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剥皮鱼

2022-07-14 06:41:37 百科资料

剥皮鱼学名叫绿鳍马面鲀,又叫马面鱼,潮汕俗名:迪仔、剔皮鱼在上海和闽浙一带称橡皮鱼,在北方称猪油、皮匠鱼、面包鱼、烧烧角。

剥皮鱼是一种温暖性近底层鱼类,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南、黄、渤海,朝鲜和日本,也见于南非。不仅产量高,而且鱼汛比较集中,其主要汛期在2月上旬至5月下旬。目前以我国东海的产量为最多,最高年产量已达25万吨左右,已成为我国仅次于带鱼的第二位的海洋经济鱼类品种 。

  • 中文名 剥皮鱼
  • 拉丁学名 Thamnaconus modestus
  • 界 动物界
  • 门 脊索动物门
  •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营养价值

  剥皮鱼资源丰富,无毒,含有蛋白质、维生素及脂肪等营养成分(见表1),营养价值不比其它鱼类 差,是一种价廉物美的食用鱼类。但由于鱼的外观难看,一般消费者习惯上不太爱吃。

剥皮鱼

烹饪方法

  此鱼鱼肉比较淡,因此用豆豉、酱油、姜丝、蒜蓉焖煮最好吃。 切片煮汤,用一点芫荽和姜丝调味,非常可口,不妨一试。剥皮鱼肉可以制成美味鱼松,成品比传统的鱼松优越。肌肉纤维长,色香味佳的小包装方便食品。又可制成烤鱼片,干烤剥皮鱼,配以玉兰、冬菇、油菜,香菜。特点是色枣红、味清、鲜、香。还有醋溜剥皮鱼,配料莴笋、木耳、油菜。成品金红色,味香、焦、酸略甜,都别有风味。

各类剥皮鱼菜肴

  另外,剥皮鱼还可以用盐水焖煮。煮时可配以胡椒粒,以提高鲜味。这种煮法能最大程度地保留剥皮鱼的鲜味,鱼肉也更显鲜嫩滑爽,焖煮的汤汁更是下饭的好料。

药用价值

  剥皮鱼肝大,可制鱼肝油。肝占全鱼重量的3.9~7.4%,含油量高达50~60%。油灰还可代替桐油灰。鱼骨可做鱼排罐头,头皮内脏可做鱼粉。鱼皮能制取成可溶性食用鱼蛋白。这是一种富含蛋白质的营养食品,不仅含多种氨基酸,而且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因此对于年幼儿童以及一般体弱多病者都是一种良好的营养食品。不过所制得食用蛋白具有特殊的腥臭味,所以会影响其食用价值。

  剥皮鱼的食疗作用:可治胃病、乳腺炎、消化道出血等症。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