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身藏珠

《剖身藏珠》是一篇文言文,出自《资治通鉴》。
- 中文名称 剖身藏珠
- 含义 贪财不要命
- 出处 《资治通鉴》
- 发生时间 唐朝
原文
上①谓侍臣曰:"吾闻西域② 贾③胡得美珠,剖身以藏之,有诸?"侍臣曰:"有之。"上曰:"人皆知笑彼之爱珠而不爱其身也;吏受赇抵法④,与帝王徇⑤奢欲而亡国者,何以异于彼胡之可笑邪!"魏征⑥曰:"昔⑦鲁哀公谓孔子曰:'人有好忘者,徙宅而忘其妻。'孔子曰:'又有甚于此者,桀、纣乃忘其身。'亦犹是⑧也。"上曰:"然。朕与公辈⑨宜戮力相辅,庶⑩免为人所笑也!"
译文
皇上对侍臣说:"朕听闻西域有个商人,得到一颗无价的宝珠,就剖开自己的肚子,把宝珠藏在里面,(因而丢了性命)有这回事吗?"侍臣回答说:"是有这么回事。"皇上说:"人们都知道,嘲笑这个商人爱惜宝珠而不爱惜身体,但有的官员因贪赃受贿而受法律制裁(丧命),和有的皇帝因放纵奢欲而亡国的,与那个胡商的可笑行为有什么两样呢?"魏征说:"从前鲁哀公对孔子说:'有个健忘的人,搬家而遗忘了妻子'。孔子说:'还有健忘得更严重的呢:桀、纣把自己都忘了。'也和这个事是一样啊。"皇上说"是啊,我和你们应该同心合力地互相帮助,希望能够避免被他人所讥笑啊!"
注释
①上:指唐太宗李世民。
②西域:汉代以后对玉门关以西地区的总称。
③贾:商人。
④受赇抵法:受赇,收贿赂。抵法,触犯了法律。
⑤徇:以身从物叫徇,也就是舍身地追求某种思想、感情、欲望等。
⑥魏征:唐初政治家。字玄成,馆陶人。为太宗先后陈谏二百余事。 ⑩鲁哀公:春秋时鲁国国君。公元前468年秋天,鲁哀公被鲁国大夫三恒(孟孙、叔孙、季孙三家贵族)赶出国外。
⑦昔:从前
⑧是:这。
⑨公辈:你们。
⑩庶:表示可能或希望
⑪西域:汉代以后对玉门关以西地区的总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