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龙类
2022-06-27 17:02:58 百科资料

板龙类,或称"剑龙类",是动作缓慢、四足行走的植食性恐龙,它们的身体可以长到9米长。每只剑龙的甲板、棘和长刺都有自己独特的式样。
- 中文名 板龙类
- 亚 门 脊椎动物亚门
- 亚 目 装甲亚目
- 别 称 剑龙类
- 门 脊索动物门
基本简介
剑龙类(Stegosauria)鸟臀目恐龙--剑龙分支
爬行纲鸟龙目的1个亚目。体大,长可达6~7.5米。头只有一颗核桃那么小,不聪明,颈较短,背部弓起。后肢比前肢长,四足行走,背脊上从颈部至尾部生有两行对称的骨质、形状各异的剑板,尾端生有4条或多条三棱形或棒形的骨棘,用以御敌。齿小而多,植食性。生存于中生代的侏罗纪至白垩纪河湖附近的丛林中。

分为Scelidosauridae和Stegosauridae两科。在北美的上侏罗系发现的Stegosaurus(剑龙)是其典型种类。普通全身长7米左右,与鸟脚亚目(Ornithopoda)不同的是用四肢行走,但前肢比后肢短,推测其祖先是二肢性的。头极小,沿着弯曲的脊柱,从颈到尾端,交互地排列着两列近于三角形的骨板,紧接骨盆上面的骨板最大,向前后方向依次变小。尾有骨棘2对。齿小而弱,草食性,可能栖息在比较干燥的地方。化石在北美洲、亚洲、欧洲、非洲均有发现。在中国四川渠县嘉陵江流域发现的嘉陵龙和在沱江流域发现的多背棘沱江剑龙,新疆发现的平坦乌尔禾剑龙(Wuerhosaurushomheni),均属此类。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