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前庭大腺脓肿

2022-06-28 01:10:28 百科资料

 前庭大腺脓肿症状表现为阴唇肿胀疼痛;阴道前庭下外侧出现疼痛,波动感肿块;局部发热,红斑

基本概述

  前庭大腺导管由于慢性炎症刺激而阻塞后可引起腺体囊性扩张。在急性炎症感染时脓液被吸收后也可形成囊肿。分娩时阴道及会阴外侧部裂伤发生较重的疤痕组织,及会阴侧切损伤前庭大腺导管,使前庭大腺分泌引流受阴,导致囊肿形成,当囊肿被感染后则形成脓肿。

前庭大腺脓肿

  前庭大腺脓肿的病原体大多数为阴道内的厌氧和需氧菌。感染常为多种病原体合并感染,包括:变形杆菌、消化链球菌,大肠杆菌和其它革兰氏阳性菌。少数为淋球菌和沙眼衣原体。

疾病描述

  前庭大腺位于双侧阴道口下部,腺管开口于前庭边缘,当腺管者塞,腺体形成单纯性囊肿,这时由

  于腺体分泌受阻并无症状,但当囊肿被感染后则形成脓肿,常见于20-40岁女性。

临床表现

  前庭大腺脓肿症状表现为阴唇肿胀疼痛;阴道前庭下外侧出现疼痛,波动感肿块;局部发热,红斑。

  囊性包块位于大阴唇后部下方,向大阴唇外侧方向突出。发病多为单侧,也可双侧。在较长时间内可不出现任何症状,常在妇科检查时被发现。囊肿生长较缓慢,一般不超过鸡蛋大小。小的囊肿呈椭圆形或梭形。较大的囊肿可引起外阴坠胀及性交不适等。检查可发现肿块占整个大阴唇中下1/3部位,小阴唇完全被展平,阴道口被推向健侧。前庭大腺囊肿继发感染时可形成脓肿,反复感染可使囊肿扩大。

诊断信息

  前庭大腺脓肿主要诊断依据为体检发现前庭大腺位置形成瘤性、局限性、波动感肿块,脓肿内容物需进行淋菌和衣原体培养,宫颈分泌物培养有助于诊断性传播疾病。

治疗信息

  急诊治疗:

  局麻下穿刺引流,患者取截石位,为使患者感到舒适,可使用镇痛剂,具体有以下几种方法。

  ——单纯穿刺引流法

  ——Word导管法

  ——造口术

  常规穿刺引流后,抗生素的使用并非必需,如形成蜂窝织炎或患者免疫力受损,需使用广谱抗生素,如可能有性传播疾病,建议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治疗:

  前庭大腺炎症急性发作,脓肿尚未形成时需卧床休息,减少摩擦,可取前庭大腺开口处的分泌物作细菌培养,根据病原体及药物敏感情况,选用合适的抗生素静点及口服,如先锋霉素类、青霉素、庆大霉素、菌必治等抗生素,或碘胺类药物。

  中药口服:

  龙胆草、柴胡、桔梗、桅子、黄芩、车前子 (单包)、皂角刺、生地、连翘、大黄、川楝子,水煎,早晚各1次温服。

  坐浴:

  ①食盐50克,加入200毫升40℃温开水中,坐浴,每日l次,每次10一15分钟,10日为1疗程。

  ②蒲公英、紫花地丁、金银花、连翘、玄参等水煎坐浴,每日1一2次,每次10一15分钟。

  (4)热熨疗法:取食盐适量炒热后装入布袋,敷于患处,每日1次,7日为1疗程。

  (5)微波疗法:每日或隔日1次,每次15分钟。

  (6)若脓肿形成后可切开引流行造口术。

  单纯穿刺引流法:

  ——局麻后,拇指与其它指间固定脓肿,展开外阴部,平行于处女膜缘,对脓肿表面粘膜穿刺。

  ——穿刺脓肿时要穿透两层界面,第一层为外阴粘膜,其次为脓肿壁,脓液外流表明穿透脓肿壁。

  ——用碘仿纱布包扎伤口,24-48小时后复诊,去除纱布。

  ——24小时开始坐浴

  ——患者可能需行造口术,因本方法有较高的复发率。

  Word导管法:

  ——Word介绍了一种小的可充气的球形导管治疗前庭大腺脓肿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使患处形成有

  上皮覆盖的管道,而无需再行造口术。

  ——用单纯穿刺引流法造成脓肿开口,且此开口应足够大使得导管容易放入且充气后不易滑出。

  ——将导管的球囊顶部插入脓肿腔后,用25号针(尽量缩小穿刺孔大小)注入2-4ml水,过量注水会使患者有不适感,应抽水适量水。

  ——24小时后开始坐浴,2-4天后复诊。

  ——导管留置6-8周直至上皮覆盖完成,去除导管后,腺体不重新恢复功能,导管过早掉出不常

  ,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应重新将导管插入,否则脓肿的愈合将与单纯穿刺引流一样。

  造口术:

  ——本术式是通过将脓肿的切口边缘与阴道粘膜壁边缘而造成持续性瘘。本方法在急性期实施较为

  困难,因为脓肿壁易脆不易缝合。随访发现这种方法较好。

  ——找出覆盖脓肿表面的圆形外阴粘膜区域。

  ——外翻脓肿边缘,用可吸收线(polyglaetin)将其缝合于外阴上皮缘上,该开口以后会收缩,但绐终是开放的。无需包扎。

  ——24-48小时后开始坐浴。1周后复诊。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