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前囟门

2022-07-12 05:22:56 百科资料

前囟门是婴幼儿在头顶的前半部中央的菱形状的十字骨缝合交界,它是头颅上最大的骨缝交点,一般初生儿约有二至四公分的长宽度,因为此处并无骨块存在,所以摸起来很柔软。

  • 中文名称 前囟门
  • 外文名称 bregmatic fontanel
  • 类型 婴儿十字骨
  • 长度 有二至四公分
  • 手感 柔软

基本信息

  前囟门是婴幼儿在头顶的前半部中央的菱形状的十字骨缝合交界,它是头颅上最大的骨缝交点,一般初生儿约有二至四公分的长宽度,因为此处并无骨块存在,所以摸起来很柔软。在头顶后半部中央亦有一骨缝交点,叫做后囟门,尺寸较小,有时甚至摸不太到。因为整个婴幼儿骨颅的结构在前囟门最弱,没有骨片的保护,而大脑组织就在正下面,所以有时在前囟门较大的宝宝,可以用手摸感觉好似有凹凸不平的东西在下面,这就是大脑表面的纹路,如果用力压当然会造成大脑的伤害。前囟门凸出时可以用手感觉到颅内有跳动的情形,这是反应出脑内动脉的振动波。通常在半岁左右,前囟门开始变小,到一岁时就摸不太到了,但真正的消失不见(例如以X光来检定)则要等到两岁左右了。

  前囟出生时约1~2cm,以后随颅骨生长而增大,6月龄左右逐渐骨化而变小,最迟于1.5岁闭合。前囟大小以两个对边中点连线的长短表示,前囟检查在儿科临床很重要。

  如脑发育不良时头围小、前囟小或关闭早;甲状腺功能低下时前囟闭合延迟;颅内压增高时前囟饱满;脱水时前囟凹陷。

前囟门的自然变化

前囟门凸出

  头颅内压力(俗称脑内压)高时,前囟门会凸出,如下列情形:

  1.平躺时较站坐时要鼓出。

  2.哭闹、咳嗽、用力或排便时,因全身出力所以脑内压力增加,为正常现象。

  3.发烧时,因为心跳加快及全身血流速及血流量亦加多,所以颅内压力自然增加了。

  4.脑炎、脑膜炎、脑出血及脑水肿,因为使颅内的体积增加而迫使压力亦升高了。

前囟门凹陷

  当颅内压力降低时,前囟门自然会凹陷,如下列情形:

  1.站立或坐立时。

  2.腹泻而有全身脱水现象时,因头颅内的水份亦会相对的减少,所以颅内压力自然降低了。

  3.休克或身体(脑部除外)大出血,全身血量及血压都减少,颅内压力自然就降低了。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