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魟

刺魟(Dasyatis akajei或Red stingray)俗称黄貂鱼,又名赤魟、魔鬼鱼、鯆鱼、草帽鱼、蒲扇鱼、河狗或扁鲨,一种与鲨鱼有很近亲缘关系的鳐鱼。
- 中文名称 刺魟
- 界 动物界
- 门 脊索动物门
- 纲 软骨鱼纲
- 目 鲼形目
简介
在动物分类中列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软骨鱼纲、下孔总目、鲼形目、魟科、魟属。原产于太平洋和大西洋西部,现全球许多国家均有分布或养殖。为世界十大巨型淡水鱼之一。
外形特征
一些尾上有长尖刺的扁体软骨鱼类的统称。有时均归入魟科(Dasyatidae),但常分属于两科︰魟科和裸尾魟科(Urolophidae)。体盘状,尾长尖而柔韧,多数种的尾部有一或多个锯齿形毒刺。魟科种类栖于各大洋和南美某些河流,尾细长,鞭状,体型大小各异。萨宾河魟(Dasyatis sabina)形小,产于北大西洋西部,成体宽约25公分(10吋);但据报导澳洲的短尾魟(D. brevicaudata)可宽达2公尺(7呎)左右,长可达4公尺(13呎)。裸尾魟科种类较小,最大的长约75公分(29吋);尾较短,尾鳍发达,产于太平洋及大西洋西部。

刺魟的体型扁平,盘状。通常淡水个体长50-70厘米,宽大于长,重1.5-15公斤;海洋个体最长4米,重60-70公斤;头突出于体盘外,吻长端尖;眼小而突,外侧桔黄;喷水孔紧挨眼后,内缘桔黄;口、鼻、鳃位于腹面。鼻孔于口前方,鼻瓣延伸至口裂;口小,口裂波浪状,下有乳突5个,中间3个显著;齿细小,铺石状排列。刺魟的体背赤褐,边缘略淡,正中有一列结刺,尾部的较大;肩区两侧有1-2行结刺;胸鳍宽大;体腹乳白,边缘桔黄,有泄殖孔;尾鳍发达,前宽扁,后细长,约为体盘的2-2.7倍,柔韧鞭状。前端有1-2排扁平倒生锯齿状带毒腺尾刺,基部锋利;尾背腹各有一皮膜,腹面的较高且长,两侧桔黄。是目前所知体型最大的有毒鱼类。
生活环境
刺魟均底栖,常常部分躯体埋于浅滩。分布于暖温带和热带水域,有时数量很丰富。以蠕虫、软体动物及其他无脊椎动物为食,有时严重破坏经济贝类养殖场。被踩踏时,即甩动尾鞭,大型种类的力量甚大,足以使尾刺钉入木船。毒刺伤人可致剧痛,如果伤在腹部,可致死亡。某些其他魟类也具有尾刺,如某些蝠鲼和鲼。鲼科(Myliobatidae)有几个属产于暖温沿海水域,尾鞭细长,与其他魟类不同,头部突出于体盘之外。

动物种类
鲼科中值得提出的种类有鹞鲼(Aetobatus narinari),是大西洋与太平洋的大型种,其尾刺可致深创。加利福尼亚鲼(Myliobatis californicus)为太平洋种,以毁坏旧金山湾贝类养殖而闻名。燕魟科(Gymnuridae)与牛鼻鲼科(Rhinopteridae)均分布于热带及暖温带沿岸浅海区,体宽可达2公尺左右。可能还存在一个由深水种刺魟组成的科,1981年于南非沿岸发现的六鳃魟(Hexatrygon bickelli)为其代表,该种适应深海生活,命名人为之另立新科及新亚目。
生活习性
刺 魟主要栖息于各大洋的暖温带和热带水域。底栖性,常将躯体埋于水底泥沙中。多在夜间成群活动,以胸鳍呈波浪状上下摆动在水中平滑地游弋。具迁徙行为。被踩踏时即甩动带毒尾鞭,尾刺力量甚大,足以钉入木船,更可致被刺体深创甚至死亡。以小型鱼、虾、蠕虫、软体动物及无脊椎动物为食,对贝类养殖业具严重破坏性。

刺魟长着一根长长的尾巴,尾巴是顶端藏有毒腺的脊骨,非常锋利,上面有两排毒刺。平时它多静卧在泥沙里,一旦人在岸边赤脚踩着它,它就会抡起长鞭似的尾巴一扫,毒液立刻顺着刺尖进入人体,轻者伤口疼痛并伴有心慌,重者可能导致死亡。
生长繁殖
刺魟为卵胎生,多在春季交配,秋季繁殖。每次产卵7-8枚。雌性有护仔现象。皮厚,含丰富的胶质,水发后可烹制成味道鲜美的筵席珍品"大扒鱼皮";肉味尚佳,除可食用外另可药用;肝可提炼鱼肝油;尾刺毒液是一种含氨基酸和多肽类蛋白质,亦具药用价值。虽属危险海洋生物,但同样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种群分类


1. SHARK RAY(鲨鱼魟)
2. WHITE-SPOTTED SHOVELNOSE RAY(白点鲽鲛魟)
3. SPOTTED SHOVELNOSE RAY(花斑鲽鲛魟)
4. GOLDEN-EYED SHOVELNOSE RAY(金眼鲽鲛魟)
5. BROWN STINGAREE(棕刺魟)
6. YELLOW SHOVELNOSE-RAY(黄鲽鲛魟)
7. BLOTCHED STINGAREE(花斑刺魟)
8. ORNATE NUMBFISH(彩纹电鳗魟)
9. NUMBFISH (电鳗魟)
10. EYED SKATE(眼纹魟)
11. ROUNG SKATE(圆魟)
12. BROWN STINGRAY(棕刺魟)
13. BROWN RETICULATED STINGRAY(棕网纹刺魟) 14. BLACK-SPOTTED STINGRAY(黑点刺魟)
15. BLUE-SPOTTED STINGRAY(蓝点刺魟)
16. BLACK STINGRAY(黑刺魟)
17. COWTAIL STINGRAY(牛尾刺魟)
18. BLACK-BLOTCHED STINGRAY(黑斑刺魟)
19. BLUE-SPOTTED FANTAIL STINGRAY(蓝点扇尾刺魟)
20. COACHWHIP STINGRAY(马鞭刺魟)
21. MANTA RAY(蝠魟)
22. PATCHWORK STINGRAY(片纹刺魟)
23. RAT-TAILED RAY(鼠尾刺魟)
24. BARBLESS EAGLE RAY(无钩鹰魟)
25. SPOTTED EAGLE RAY(斑点鹰魟)
26. GHOST SHARK(魔鬼鲨)
袭击方法
刺魟长着一根长长的尾巴,尾巴是顶端藏有毒腺的脊骨,非常锋利,上面有两排毒刺。平时它多静卧在泥沙里,一旦人在岸边赤脚踩着它,它就会抡起长鞭似的尾巴一扫,毒液立刻顺着刺尖进入人体,轻者伤口疼痛并伴有心慌,重者可能导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