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松藻

刺松藻(Codium fragile),亦称"海松"、"鼠尾巴"。绿藻纲,松藻科。藻体深绿色、海绵质,细胞多核。高10-30cm,薄体圆柱状具复叉状分支,体内髓部周围生有囊胞,排列成光合作用的栅状皮层。固着器盘状或皮壳状。仅有性生殖。生长在中、低潮带岩石上或石沼中。周年生长,盛期7-9月。世界性泛暖温带性海藻,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均有分布。中国沿海有分布,黄海、渤海沿岸习见种类。可食用和药用。
- 中文名 刺松藻
- 学名 Codium fragile (Suringar) Hariot, 1889
- 二名法 Codium fragile
- 界 植物界
- 门 绿藻门
简介

刺松藻为藻类植物松藻科刺松藻(Codium fragile(sur.)Hariot. 的嫩藻体,又名刺海松、软软菜等。藻体黑绿色,海绵质,幼体被白色绒毛。高10-30 厘米,向上多分叉枝。生长在低潮带岩石上。渤海、黄海习见,采收幼体鲜食。刺松藻幼藻体每百克含蛋白质13.3 克,脂肪0.45 克,碳水化合物16.79克,还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等。刺松藻性味甘咸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水、驱虫的功效。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等。刺松藻驱虫疗效较高。
形态特征
刺松藻藻体呈树枝状, 多为鹿角形分枝、圆柱形枝体, 少数扁平状, 内部为海绵形结构, 由管状丝状体交织组成, 表面由紧密排列的丝状体组成棍棒状囊体, 成直立或葡萄状生长。它们多生长在中、低潮带的岩石上, 为多年生绿藻, 夏季特别茂盛。
药用功效
刺松藻性味甘咸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水、驱虫的功效。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等。刺松藻驱虫疗效较高。过去我国南方沿海渔民常用海松藻炖水煎服, 以驱蛔虫、清肠胃等。
价值
刺松藻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 占66.86 %, 其中不溶性膳食纤维占43.04 %; 蛋白质含量较高, 占21.67 %, 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百分比为42.2 %, 限制氨基酸为蛋氨酸和胱氨酸, 氨基酸评分86, 氨基酸构成合理, 属优质蛋白; 脂肪含量低, 占3.47 %, 其中不饱和脂肪酸丰富, 占47.46 %, 尤其是具有显著保健功能的EPA 等多饱和脂肪酸含量高; 矿物元素含量丰富, 尤其是微量元素Cu, Fe, Zn 含量高。因此, 长刺松藻是一种高膳食纤维、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 且富含铁、锌等微量矿质元素的天然理想保健食品原料, 具有很好的开发价值和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