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判别式法

2022-06-27 02:43:06 百科资料

"判别式法"是我们解题时常用的方法,对初高中同学来说,在解题中常常用到,掌握它很有必要,下面举例说明它的作用。

  • 中文名称 判别式法
  • 作用 判断方程有没有根以及有几个根
  • 说明 判别式法简化为关于x的二次方程
  • 运用 求函数的值域等

定义

作用

  可以判断方程有没有根以及有几个根,b^2-4ac<0无根,b^2-4ac=0有两个相等根即一个根,b^2-4ac>0有两个不相等根

说明

  可用判别式法简化为关于x的二次方程。

  例如y=50x/(1+(x的平方)) ,附加限制条件(x>0) ,求y的最大值 。

  yx^2-50x+y=0 由于两根之积为1,说明两根同号,那就必然是同正,所以两根之和为正,也就是50/y>0。

定义域情况

  定义域非R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被抠掉了一点或两点(不会考多)只需检验即可 ( 至于具体如何检验: 应当理解,判别式法的原理在于求 x有解情况下 y的范围 这解可能为两个 也可以为一个 也就是说即使抠掉的那个点在某y值下是一个解 只要此时判别式不等于零也就是还有另外的解 而那个解在定义域内则该y 值就可以取到 理解到这里就行了)

  第二种也就是诸如(x>0) 。这种一般有两种考虑方法。

  第一种就是从正面考虑,也就是在判别式大于等于零下,分为"一个解大于零另一个解小于等于零"和"两解均大于零(包含两解相等)"两种可能具体方法。须用韦达定理求解。

  还可以从反面考虑,也就是在判别式大于等于零下排除两解都小于等于零的情况

  还有种可能就是定义域为x>1。

  此情况,只需参照上面方法,将 X1*X2 转化为(X1-1)(X2-1)这种形式即可。若求和亦然。

  应当提的是 当遇到第二种情况(即并非抠点的情况)时,适用判别式法的题就比较少了,那样会比较麻烦。

  应清楚解题方法。比如如下例题,最简单就是把x 除下来,然后求均值就可结束。

运用

求函数的值域

  例1. 求函数的值域。

  解:将原函数变形得,把此方程看作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该方程一定有解,利用方程有解的条件求得y的取值范围,即为原函数的值域。

  当时,(说明函数值可以为0)。

  当时,令,解得

  故原函数的值域为

求最值

  例2. 已知,且,试求实数a、b为何值时,ab取得最大值。

  解:构造关于a的二次方程,应用"判别式法"。设 (1)

  由已知得 (2)

  由(1)(2)消去,对a整理得 (3)

  对于(3),由,解得或。由,舍去,得。

  把代入(3)(注意此时),得,即从而。

  故当时,取得最大值为18。

证明不等式

  例3. 已知。证明:恒成立。

  解:不等式变形为

  将不等式左边看作关于y的二次函数,令。由,从而有:

  ,即。

  对于二次函数,图象开口向上,且在x轴上方,所以恒成立,即恒成立。

求参数的取值范围

  例4. 对于函数,若存在,使成立,则称为的不动点。已知函数,对于任意实数,函数恒有两个相异的不动点,求a的取值范围。

  解:对任意实数b,恒有两个相异的不动点对任意实数恒有两个不等实根对任意实数b,恒有两个不等实根对任意实数恒成立。

  可以将看作关于b的二次函数,则对任意实数恒成立

  故的取值范围是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