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刘庭式娶盲女

2022-07-10 09:53:05 百科资料

刘庭式娶盲女节选自 南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寓意:一个人无论贫富贵贱,自己的条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都要遵守自己的诺言,要像刘庭式一样做一个有情有义的人,糟糠之妻不可弃;忠贞的爱情是以志同道合为基础的,不受身体状况的而改变。

  • 中文名称 刘庭式娶盲女
  • 寓意 忠贞的爱情是以志同道合为基础的
  • 出处 南宋·吴曾《能改斋漫录》
  • 年代 南宋

出处

  节选自 南宋·吴曾《能改斋漫录》

原文

  齐人刘庭式未及第时,议娶其乡人之女,既成约而未纳币也。庭式及第,其女以疾,两目皆盲。女家躬耕,贫甚,不敢复言。或劝纳其幼女,庭式笑曰:"吾心已许之矣。虽盲,岂负吾初心哉!"卒娶盲女,与之偕老。

翻译

  山东人刘庭式在科举考试落榜的时候,他的父母为他讨论要他娶和他们同乡的人的女儿,后来两家已经形成婚约,但还没有嫁入。刘庭式考上科举考试,自己的未婚妻子因患疾病,两眼都瞎了。女家是农耕之家,很穷,不敢再提起(婚事)。有人规劝他迎娶那家的小女儿,刘庭式笑着说:"我的心已经属于她了。虽然(她)失明了,我(又)怎么可以违背我早先的心意呢?"最终(刘庭式)迎娶了盲女,与她和好到老。

注释

  1.齐:指齐州,今山东境内。

  2.未及第:没考上科举名次。

  3.纳币:男方向女方送聘礼。

  4.纳:娶。

  5.卒:最终。又,《廉颇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6.偕:与.......一起,同。

  7.许:答应。

  8.既:已经。

文学常识

  及第。原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因榜上题名有甲乙次第,故名。隋朝只用于考中进士,明清两代只用于殿试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考中进士也有其他别称,如:披官锦(唐朝进士及第披官袍)、登科(也说"登第")、登龙门(源自民间传说"鲤鱼跳龙门")烧尾(据"鲤鱼跳龙门"故事,当鲤鱼跳上龙门时,就会"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折桂(以月亮中的桂树枝指代出众的人才)等等。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