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刘参

2022-07-12 19:27:57 百科资料

刘参(?-前162年),西汉代孝王。汉太宗孝文皇帝刘恒的第三子,生母不详。汉文帝继位后,前178年封为太原王,两年后改封为代王。

刘参在位十七年,在前162年时薨逝,谥号孝,子共王刘登嗣。

  • 本名 刘参
  • 别称 代孝王
  • 所处时代 西汉
  • 民族族群 汉人
  • 去世时间 前162年

人物生平

  刘参(?-前162年),汉文帝刘恒之子。汉文帝三年(前177年)三月,有司请立皇子为诸侯王,于是当时诸子皆立为王。其中刘参被立为太原王,刘恒另一子刘武被立为代王。两年后,刘武转徙为淮阳王,代地尽归太原王刘参,刘参号遂易为代王。建都于晋阳(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代王藩系从此肇基。代王刘参的生母地位低微,甚至连姓名都没有留下,因此刘参在文帝时并不得宠,他的藩国势力也较小,在汉代的诸侯王国中基本上不起很大的作用。刘参前后为王17年,文帝后元二年(前162年)去世,谥为孝王。刘参死后,由他的儿子刘登继任第二代代王。

史书记载

史记记载

  史记·卷五十八·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

  孝文帝凡四男:长子曰太子,是为孝景帝;次子武;次子参;次子胜。孝文帝即位二年,以武为代王,以参为太原王,以胜为梁王。二岁,徙代王为淮阳王,以代尽与太原王,号曰代王。参立十七年,孝文后二年卒,谥为孝王。子登嗣立,是为代共王。立二十九年,元光二年卒。子义立,是为代王。十九年,汉广关,以常山为限,而徙代王王清河。清河王徙以元鼎三年也。

汉书记载

  汉书·卷四十七·文三王传第十七》:

  代孝王参初立为太原王。四年,代王武徙为淮阳王,而参徙为代王,复并得太原,都晋阳如故。五年一朝,凡三朝。十七年薨,子共王登嗣。二十九年薨,子义嗣。元鼎中,汉广关,以常山为阻。徙代王于清河,是为刚王。并前在代凡立四十年薨,子顷王汤嗣。二十四年薨,子年嗣。

  地节中,冀州刺史林奏年为太子时与女弟则私通。及年立为王后,则怀年子,其婿使勿举。则曰:"自来杀之。"婿怒曰:"为王生子,自令王家养之。"则送儿顷太后所。相闻知,禁止则,令不得入宫。年使从季父往来送迎则,连年不绝。有司奏年淫乱,年坐废为庶人,徙房陵,与汤沐邑百户。立三年,国除。

  元始二年,新都侯王莽兴灭继绝,白太皇太后,立年弟子如意为广宗王,奉代孝王后。莽篡位,国绝。

家庭成员

家世

  高祖父:刘荣

  曾祖父:刘煓

  曾祖母:王氏(王含始)

  祖父:刘邦(汉太祖高皇帝)

  祖母:薄姬

  父亲:刘恒(汉太宗孝文皇帝)

哥哥

  大哥:刘启(汉孝景皇帝)

  二哥:刘武(梁孝王)

弟弟

  四弟:刘揖(梁怀王)

儿子

  儿子:刘登(代共王)

孙子

  刘义(清河刚王)

  刘馆

  刘顺

  刘嘉

  刘军

  刘贤

  刘忠

  刘郢

  刘迁

  刘遇

曾孙

  刘汤(清河顷王)

  刘禄

  刘迁

  刘寅

  刘成

  刘豹

  刘福

  刘弘

  刘乐

玄孙

  刘年(清河王)

  刘()(名不详)

  刘推

  刘不识

  刘江

  刘千秋

  刘亲

  刘步可

  刘徒

  刘万世

五世孙

  刘如意(广宗王)

  刘京

  刘尊

  刘元

  刘霸

  刘尊

  刘遒始

  刘光禄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