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尔诺贝利日记

《切尔诺贝利日记》是由布莱德利·帕克执导,杰西·麦卡尼、乔纳森·萨多斯基、奥利维亚·泰勒·达德利出演的惊悚片。
该片以发生在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为背景,讲述了一群追求刺激的年轻人,在导游的带领下来到核事故遗址普里皮亚季探险,却遭到变异生物袭击的故事。
该片于2012年5月24日在美国上映。
- 中文名 切尔诺贝利日记
- 类型 惊悚
- 外文名 Chernobyl Diaries
- 主演 杰西·麦卡尼,乔纳森·萨多斯基,戴文·凯利,内森·菲利普斯
- 片长 88分钟
剧情简介
由6名年轻的旅客组成的远足小分队,决定远离大家通常会选择的旅游路线和景点,只为了追求一下惊险刺激的极致享受,并为此专门雇佣了一位能够满足他们与众不同的需求的向导,可以带着他们"不走寻常路"。一路上,对多方发出的警告置若罔闻,这名向导还是将这些旅客带到了著名的"幽灵城市"普里皮亚季,这座位于乌克兰的小城镇,曾经是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工作的工人们的家园,但是随着那场核事故的降临,这里也迅速地被荒废了,成为了一片无主的废墟,空气中弥漫的是令人窒息的尘埃。



最初的时候,这6位年轻人只是打算在这座看起来没有任何生命迹象的废城里做短暂的停留,顺便满足一下自己的猎奇心理。然而,他们很快就发现,他们似乎被困住在了这里,而且对目前的处境束手无策--最让他们感到惊恐的是,他们竟然感觉到了还有其他生命体在偷偷地向他们靠近,而且怀揣的显然是相当险恶的用心和目的 。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 | 演员 |
---|---|
克里斯 | 杰西·麦卡尼 |
保罗 | 乔纳森·萨多斯基 |
娜塔莉 | 奥利维亚·泰勒·达德利 |
阿曼达 | 戴文·凯利 |
若伊 | 英格丽德·波尔索·贝达尔 |
迈克尔 | 内森·菲利普斯 |
迪米特雷·蒂亚琴科 | 尤里 |
职员表
制作人 | Rob Cowan |
---|---|
导演 | 布莱德利·帕克 |
副导演(助理) | Sean Guest |
编剧 | 奥伦·佩利 |
摄影 | Morten Søborg |
配乐 | Diego Stocco |
选角导演 | Terri Taylor |
艺术指导 | Aleksandar Denic |
服装设计 | Momirka Bailovic |
视觉特效 | Mark O. Forker |
布景师 | Mina Buric |
资料来源
角色介绍
![]() | 克里斯 演员 杰西·麦卡尼美国少年,带着女友娜塔莉以及她的朋友阿曼达一行人正在进行环游欧洲的旅行,并打算在莫斯科向娜塔莉求婚。在一行人抵达乌克兰后,克里斯遇见了他的哥哥保罗。在保罗的提议下,一行人决定展开一段极限旅游,他们和另外两名游客组团,前往乌克兰著名的"幽灵城市"普里皮亚季。 |
![]() | 娜塔莉 演员 奥利维亚·泰勒·达德利娜塔莉是克里斯的女友,原本正在进行一段快乐的欧洲之旅,然而一切都在她们进入普里皮亚季禁区后改变了。在克里斯被怪物袭击受伤后,娜塔莉留在车内陪伴他,但是两人最终都在其他人寻找救援时被变异的动物袭击致死。 |
![]() | 保罗 演员 乔纳森·萨多斯基保罗是克里斯的哥哥,居住在乌克兰,正是通过他的介绍,一行人才得以跟随当地导游前往普里皮亚季--一个因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而被废弃的城市。但他们并不知道,这里除了他们,还存在着其他生命。 |
![]() | 阿曼达 演员 戴文·凯利娜塔莉的闺蜜,在旅行不久前跟男友分手了,因此她是被娜塔莉好不容易才拽过来一起旅游的。最终阿曼达成为一行人中唯一逃出来的幸存者,可惜她仍然因发现了军方的秘密而被无情扼杀。 |
![]() | 尤里 演员 迪米特雷·蒂亚琴科尤里是当地的一名导游,带领克里斯一群人来到了荒凉的普里皮亚季。然而,正当他们准备驱车离开这里时,车子却无法发动。尤里发现车子的电路被某种生物咬断了,他们被困在了这里。 |
影片制作
影片阵容
影片的制作人、编剧奥伦·佩利并不 想启用太多大演员的阵容,因为影片的风格不太适合著名演员来出演 。



创作背景
故事的灵感来自于网上的一个女孩拍摄的一些视频,当奥伦·佩利看到普里皮亚季荒凉的景象的时候,他非常难过。但是另一方面,奥伦·佩利发现自己找到了一个好的恐怖片的素材。在那些视频资料里,奥伦·佩利看到了植物、动物还有很多别的人类使用过、居住过的痕迹。于是奥伦·佩利就在脑子里塑造了一个这里被不知名物体占据,然后又有人类闯入了故事 。
发行信息
上映信息
国家/地区 | 上映/发行日期 | 国家/地区 | 上映/发行日期 |
---|---|---|---|
美国 | 2012年5月24日 | 中国香港 | 2012年9月20日 |
俄罗斯 | 2012年5月24日 | 爱沙尼亚 | 2012年5月25日 |
立陶宛 | 2012年5月25日 | 加拿大 | 2012年5月25日 |
瑞典 | 2012年6月8日 | 冰岛 | 2012年6月13日 |
荷兰 | 2012年6月14日 | 葡萄牙 | 2012年6月14日 |
意大利 | 2012年6月20日 | 匈牙利 | 2012年6月21日 |
德国 | 2012年6月21日 | 波兰 | 2012年6月22日 |
英国 | 2012年6月22日 | 爱尔兰 | 2012年6月22日 |
科威特 | 2012年6月28日 | 土耳其 | 2012年6月29日 |
法国 | 2012年7月11日 | 比利时 | 2012年7月11日 |
尼加拉瓜 | 2012年7月12日 | 新加坡 | 2012年7月12日 |
洪都拉斯 | 2012年7月13日 | 墨西哥 | 2012年7月13日 |
巴拿马 | 2012年7月13日 | 危地马拉 | 2012年7月13日 |
巴西 | 2012年7月13日 | 哥伦比亚 | 2012年7月13日 |
萨尔瓦多 | 2012年7月13日 | 玻利维亚 | 2012年8月2日 |
阿根廷 | 2012年8月2日 | 智利 | 2012年8月9日 |
丹麦 | 2012年9月20日 | 西班牙 | 2012年9月21日 |
秘鲁 | 2012年10月11日 | 韩国 | 2014年2月13日 |
影片评价
国内评价
《切尔诺贝利日记》有着纪录片和故事片混搭的风格,这样的讲述故事的方法很容易就能让人想起拍摄了数部续集的《灵动:鬼影实录》 。从预告片来看,历史影像+晃动的手提摄影无疑为影片营造出了真实的恐怖氛围 。但是这部以恐怖的核事故为噱头的伪纪录风格影片,在影评人那里很难得到良好待遇 。



《鬼影实录》之后,好莱坞一直试图开发"未知生命体"的灵异恐怖片,但也必须冒着弄巧成拙的风险--《切尔诺贝利日记》就是典型一例。影片的剧本出自《鬼影实录》的编剧奥伦·佩利之手,但故事却并没有引起观众的兴趣,这部有点类似于《人皮客栈》的作品,成为又一部被影评人狠批的故弄玄虚的电影 。(搜狐网评)
国外评价
影片在东欧真实观光景点的取景还是十分有效的 。(《好莱坞记者报》评)
影片的恐怖程度和《灵动:鬼影实录》系列完全不可相提并论,但比其他低成本恐怖片要强些 。(《娱乐周刊》评)
片中唯一的悬念在影片进行没多久的时候就显得十分清楚了,导致影片剩下的部分只能让人觉得是一次故地重游而已 。(《华盛顿邮报》评)
除却有些令人不可置信的真实取景环境和勉强称得上吸引人的铺垫以外,影片只是那种年轻游客被用毫无创意并且完全不吓人的方式屠杀的故事 。(《今日美国》评)
影片拥有一个和许多恐怖片一样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在一个不同一般的铺垫之后,一切都崩溃了 。(《后视镜》评)
影片中那一丁点儿悬疑和惊吓的痕迹不能消解贯穿全片的那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影片从头到尾都毫无悬念可言 。(《综艺》评)
影片具有一定的创意,但可惜的是,编剧并没有在一个可以制造故事的环境中,制造必要的惊悚效果,导致影片后半段逐渐流于平庸和乏味 。(《Variety》杂志评)
影片的问题不是"太有侵略性",而是它实在太傻了 。(Movieline网站评)
在影片中,愚蠢被放大到了极致 。(《亚利桑那共和报》评)
悬念和惊讶的缺乏让这部了无生趣的影片成为了另一种意义上的核污染 。(《洛杉矶时报》评)
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