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口平移法
2022-07-13 05:52:31 百科资料
切口平移法是合成探针标记的方法之一
- 中文名 切口平移法
- 外文名 nick translation
双链DNA探针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下列两种:切口平移法和随机引物合成法。
切口平移法(nick translation) 利用微量的DNA酶Ⅰ使待标记的双链DNA分子产生若干切口,然后利用DNA聚合酶Ⅰ的5'→3'外切酶活性从从切口的5'端除去核苷酸;同时DNA聚合酶Ⅰ还有5'→3'的聚合酶活性可将反应体系中的核苷酸底物连接到切口的3'羟基末端。由于在切去核苷酸的同时又在切口的3'端补上核苷酸,从而使切口沿着DNA链移动,此时若反应体系中含有标记的核苷酸,它们就会掺入到新合成的链中,获得带有标记的DNA探针。最合适的切口平移片段一般为50-500个核苷酸。
切口平移反应受几种因素的影响:
(1)探针的大小及比活与DNA酶Ⅰ的用量直接相关,酶量过多会造成切口过多,探针长度下降而且还会引起新合成的标记链被切开。所以,DNA酶Ⅰ的用量不宜过多。
(2) 通常标记0.5~1gDNA样品只需加入20~100pg的DNA酶Ⅰ。
(c) DNA模板中的抑制物如琼脂糖会抑制酶的活性, 降低标记效率,故应使用仔细纯化后的DNA。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