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镜头稿本

分镜头稿本是拍摄制作的蓝图和依据,是对文字材料应用影视画面语言进行再创作的过程。
- 中文名称 分镜头稿本
- 内容 原始文字
- 形式 镜头
- 特点 有节奏
- 意义 拍摄制作的蓝图和依据
基本简介
电视教材的"文字稿本"是制作的基础,它为导演写"分镜头稿本"提供了依据。导演在写分镜头稿本过程中要作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相关资料
钻研文字稿本
文字稿本是分镜头稿本编写的依据,必须认真钻研,并与编稿人员交流,彻底弄清与掌握以下问题:
1.教学对象:弄清教学对象是写分镜头稿本的前提,导演必要时要作实地调查,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知识水平,使稿本介绍的知识、选取的形象能符合学生的实际。
2.教学目标:明确学生通过该专题电视教材学习达到哪些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哪些理论知识,培养什么能力,形成思想感情等。
3.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明确教材应包括多少知识点,哪些是知识性,哪些是技能性的,哪些是重点、难点,并在内容深度、广度方面掌握适当,使之符合教学对象的培养目标要求。
如《熔化·凝固》一节,学生通过海波的熔化、凝固实验,了解物态的变化,固态→液态,叫熔化。掌握晶体物质有一定的熔点,凝固点,并且熔点与凝固点相同。其重点在观察、记录海波的熔化过程,并画出熔化曲线,知道熔化过程中要吸热。
凝固过程则是非重点。只通过讲解,说明凝固过程,让学生知道晶体也都有一定的凝固点,并且熔点与凝固点相同。凝固过程中要放热,至于过程则省略。
而为什么熔化要吸热,凝固要放热则不介绍。
4.结构特点:要领会文字稿本采用哪种结构方式去组织与表达知识,结构有哪些特色,并考虑在分镜头稿本中如何去体现与强化这些特色。或者不合适的地方作调整。


钻研有关资料
为了能更深刻地领会文字稿本的精神,同时还应钻研其它有关资料。
1.课程的教学大纲与文字教材:
进一步明确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参考文字教材的结构,引用的实验、资料等。
2.课程教材教法指导书:(教学案例)
这类资料提供一些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方法的指导,能使分镜头稿本的编写符合教学的原则与与方法,增强教学性。
3.同类课题的影视资料:
了解这些资料可以学习别人的长处,发现一些珍贵的资料作为现成视听资料。如系列片《初中物理》参考了动画版《初中物理》,《初中物理物理实验技巧》则参考了北京电教馆的《初中物理实验》一片。
参与有关教学活动
1.听课:有机会应听教师的讲课,会启发你发挥电视手段的长处,去设计镜头,这样写出的稿本更能符合实际需要。
2.召集教师学生讲座会:研讨该课题的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问题,请他们对文字稿本提出意见,共同研究该题,电视教材的构思与设计,集思广益,为创作分镜头稿本打下基础。


熟悉拍摄题材
落实拍摄题材
1.导演与编稿人员研究落实文字稿本上写的画面题材。写在文字稿本上的画面内容都应该是有出处的,基本上可供拍摄的。应与编稿人员明确落实,做到心中有数(如文字稿本中有一大段是动现,不能做,考虑换别的素材)。
2.导演构思的新题材也要落实。导演在构思分镜头稿本时,原来文字稿本上的题材,可能由于拍摄条件可制作技术上的原因,而不能使用,必须补充新的题材;其次根据构思还可能要再增加一些新题材,这两方面的题材导演都应与编稿人员商量,是否合适,并逐一落实。
熟悉拍摄题材
1.现有视听资料的熟悉,可用的部分有哪些,如何采用?
2.对外景题材应做实地调查。
3.实验操作的题材要反复观看操作过程。熟悉实验过程和关键、要领,便于分镜头时的镜头选择及景别划分,突出重点内容。
4.对需要的电视动画特技,最好设计出初步方案,并试验,证明可行。
5.对表演的教师或共他演员要经过试用后确定。
在熟悉了题材之后,动手写分镜头稿本时,不仅能写得具体、形象,而且切实可行。否则写出的稿本就会空洞,到拍摄时再现场修改或补充,既浪费时间,又影响制作质量(尤其一些实验)。
构思分镜头
掌握了题材之后,就得将这些题材加工组织,这一工作过程的实质就是构思分镜头。构思分镜头要抓住以下几个关键:
从整体到镜头,逐一构思。
1.构思整体结构,调整段落。
写分镜头稿本时,不一定完全按文字稿本的顺序,将画面内容简单地分成"镜头"就行,根据教学原则或电视手法的表现方式,可以对整体结构和段落作适当的调整。
2.构思段落中的镜头组。
参照文字稿本逐一考虑每一段落应该采用的镜头组,以及镜头组之间的联系,通过一个个镜头组去构成一个段落,说明某一教学内容。
3.在脑海中分镜头。
镜头组确定后,就要在脑海中将每一个镜头组去进行分镜头,以及这些镜头如何组接起来,说明某一个问题或表达某一个意义。当然在划分镜头时要按照上述的几个依据来划分。
这样就把整个电视教材用一个个镜头表示出来了。
重点、难点处下工夫
写分镜头稿本时,应在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处多下工夫,并充分运用典型题材,电视动画,特技手段去突破难点、重点。
1.运用典型题材。
构思分镜头时,要利用一些典型的题材去主题思想,要求导演要熟悉教学内容,又要有丰富的知识和生活经验。
2.运用电视动画。
电视动画既形象,又能抽象概括,对解释自然科学中的运动变化过程,具有很强的表现力。若能在关键部分,成功地运用动画去说明问题,能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功的原理的动画)。
3.运用电视特技。
如拍摄的特技、电子特技、编辑特技等,在构思时,要充分利用这些电视特技手段,为教学内容的呈现服务。
在艺术处理上做文章
在构思分镜头时,导演还应充分运用影视艺术的表现手法,去增强电视教材的表现力。这里所指的艺术性,是指电影、电视特有的艺术性,包括电视、电影的艺术形式及表现手法。
(1)艺术形式
在艺术形式上,分镜头稿本的编写要从"形、声、光、色、美、乐"六个方面着手,下工夫去加强科学教育片的艺术效果。
形,指画面内容的形象。形象要生动、新颖、动态谐调、造型优美、立体感强、质感强。
声,指解说和音响效果。解说要精练、流畅,用词准确、优美,并且易于上口,娓娓动听。
"形声并茂",常常是人们评论电视或电影艺术性时主要的赞语。
光,指光线,指光的各种效果。光是电视和电影这类摄影艺术形式中特有的组成部分。逆光、光晕、光环、光的造型、光的变化、光的影调和光的透视都给观众以极其动人的艺术享受,导演在构思时要把光的效果考虑进去。
色,指色彩。色彩不仅在色相上能准确地表现出对象的属性,还能在色调、色度和色性上造成迷人的艺术效果。彩色电视和彩色电影这种艺术特点在编写分镜头稿本时要注意应用。
美,指美术。美术的含义本来很广,从电视和电影角度来看,主要强调的是化妆、布景和动画。导演在美术方面要提出明确的、内行的要求,并把握和估计最后的美术效果,尽量注意美术效果与真实效果的统一。
乐,指音乐。导演在编写分镜头稿本时就要从主题,从内容形式上考虑音乐的使用。用或不用,怎样用,用什么音乐,都要从整体艺术效果上全盘考虑,。音乐选配适当可以大大加强片子的艺术感染力,导演也必须在这方面充分注意。
(2)表现手法
电视和电影的诸多表现手法,也体现了电视和电影的艺术性。导演要熟悉这些表现手法,正确而熟练地使用它们,以加强片子的艺术性。
在使用各种表现手法(诸如构图手法、拍摄技巧等)时注意要一不落套,二不滥用。比如片片都来个你追我赶的慢镜头,这谓之落套;漫无目的的地将镜头东摇西甩,猛推快拉,这谓之滥用。这些要引以为戒,在编写分镜头稿本时要注意。
在使用各种表现手法时,一些优秀的科学教育片的宝贵经验是值得学习的,也是应注意运用的。这里介绍一下有关运用表现手法的经验和常识:
①要有意识地运用构图手法描述画面内容,包括主体和陪体的安排,画面上景物上、下、左、右、前、后位置的安排,视野范围(通过景别表现)和镜头变化(通过拍摄技巧表现)的处理等等,不一而论。甚至可以直接用画图来取代画面文字内容,这在国处电视教学片的工作稿本中是流行的,在我国也是值得提倡的。
②景别要注意变化,不要在景别一西半栏中老是出现一连串的中景。景别没有变化,长时间让观众看到相似的空间范围,感觉就"平"。没有起伏,节奏就慢。这种情形,电影行话称为"二半吊子镜头"、"拉洋片"。景别的变化要注意逐渐变化,由近景逐渐到远景,或由远景逐渐到近景、特写。前才称为后退式景别变化,后者称为前进式景别变化。这些形式上惯用的表现手法要纳入稿本,为我所用,为主题内容所用,才能加强艺术效果。
③在技巧的使用上要灵活使用推、拉、摇、移、跟。一般从艺术角度上讲,画面内容是一些静止不动的景物,可多考虑使用镜头运动变化的技巧;画面内容是一些本身运动变化着的事物或较细微的对象,可多考虑使用固定镜头。这也是一种表现手法上的对比作用。
④编写时要考虑镜头组接的手法。构思分镜头时,对镜头的分法,镜头之间的组接,组接的方式等,要依据组接原则和表现方式。(如停机再拍,逐一出现)
同时要适当选用组接的"化、淡、划、甩"等技巧,并注意寻找和构思镜头内容过渡的衔接因素,并在画面内容的文字描述中注明,以引起拍摄和剪辑(编辑)人员的注意。
⑤编写时要考虑节奏。利用镜头的内容变化、景别变化、拍摄运动的快慢变化和长短组接,并利用音乐、音响等诸因素,造就片子强烈的节奏,或形成出片子舒缓的韵律,使片子表述的知识内容一环扣一环,不松弛,不断线,有起伏。这种镜头的长、短、快、慢的变化,以及引起的节奏变化,是导演借以引导或强制观众集中注意力,接受片子所传输的知识内容的一种有效的艺术表现手法。节奏,在文字稿本中是较难体现的,但是到了导演手里,在分镜头稿本中,却要明显地、具体地体现出来,这是导演应具备的艺术造诣之一。
不同类型,不同对象,选择适当的节奏类型。
无论是艺术形式或表现手法,都体现了导演创作的艺术功力。但是,科学教育节目的艺术性,应融于科学性之中,它的巧妙构思、有趣的情节、生动的形象、优美的解说、独特的表现手法,都应紧紧围绕着科学内容。
当然利用艺术手法去加强电视教材的表现力是一件非常复杂的工作,要充分发挥艺术的表现力为电视教材的科学性、教学性服务,要求导演不仅要熟悉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而且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还要运用到分镜头稿本的创作中。
示例1:
镜号 | 景别 | 技巧 | 时间(s) | 画面内容 | 解说词 | 音乐 | 效果 |
1 | 45 | 出现片头(第四小组制作) | |||||
2 | 全|近 | 迭 | 14 | 电脑主机和各部件的图片 | 这是一台电脑主机,它包括电源,光驱,主板,软驱,硬盘等部件. | ||
3 | 全 | 迭 | 4 | 出现问号 | 它们是怎么样安装上去的呢?下面我们将一一介绍. | ||
4 | 全 | 切 | 5 | 出现机箱 | 首先,将电脑的机箱外壳取下来. | ||
5 | 全 | 切 | 7 | 出现5寸固定架标志 | 这个是5寸固定架,可安装光驱和5寸硬盘等 | ||
6 | 全 | 7 | 出现3寸固定架标志 | 这个是3寸固定架,可用来固定小软驱和3寸硬盘等 | |||
7 | 全 | 7 | 出现电源固定架标志 | 这个是电源固定架,用来固定电源 | |||
8 | 全 | 切 | 7 | 出现底板 | 这快大的铁板是用来固定主板,我们叫做底板 | ||
9 | 全 | 切 | 7 | 出现机箱背面槽口 | 这些槽口是用来固定板卡,打印口和鼠标口的 | ||
下面我们进行安装 | |||||||
10 | 迭 | 4 | 字幕:安装电源 背景出现主机,前景出现电源图片 | 第一步 安装电源 | |||
11 | 中 | 切 | 10 | 出现安装电源的画面 | 把电源放在固定架上,对准螺丝口 | ||
12 | 近 | 切 | 4 | 拧上螺丝的画面 | 拧上螺丝 | ||
13 | 全 | 迭 | 10 | 字幕:安装软驱,硬盘和光驱 背景出现主机 | 第二步 安装软驱,硬盘和光驱 | ||
14 | 中 | 切 | 6 | 安装光驱的画面 | 把光驱安装在5寸固定架上,保持光驱前面与机箱面板齐平 | ||
15 | 全 | 切 | 6 | 出现光驱的位置 | |||
16 | 中 | 切 | 5 | 拧上螺丝的画面 | 用螺丝固定 | ||
17 | 中 | 6 | 安装软驱的画面 | 把小软驱安装在3寸固定架上 | |||
18 | 全 | 切 | 5 | 出现安装好了的软驱的画面 | 保持光驱前面与机箱面板齐平 | ||
19 | 近 | 切 | 5 | 拧上螺丝的画面 | 用螺丝固定 | ||
20 | 全 | 迭 | 5 | 字幕:安装硬盘 背景出现主机,并出现硬盘的图片 | 下面要安装硬盘 | ||
21 | 全 | 切 | 6 | 出现硬盘固定架位置 | |||
22 | 中|近 | 切 | 5 | 安装硬盘的画面 | 把硬盘插入固定架中,注意方向,保持硬盘正面朝上,接口部分背对面板 | ||
23 | 近 | 切 | 3 | 拧上螺丝的画面 | 然后固定螺丝 | ||
24 | 全 | 迭 | 5 | 字幕:安装主板 出现主板的图片 | 第四步 安装主板 | ||
25 | 近 | 切 | 8 | 出现安装的cpu画面 | 主板上的cpu和内存要先安装好 | ||
26 | 近 | 切 | 8 | 出现安装的内存的画面 | |||
全 | 切 | 6 | 出现螺钉孔的画面 | 在主板上有5-7个螺钉孔 | |||
27 | 中 | 切 | 7 | 安装主板的画面 | 底板上也有许多螺钉孔,选择合适的孔与主板匹配,把固定螺钉旋紧在底板上,然后把主板小心的放在上面,注意把主板的键盘口,鼠标口,传并口和机箱背面挡线的孔对齐 | ||
28 | 近 | 迭 | 5 | 拧上螺丝的画面 | 依次把螺丝拧紧,就可以了 | ||
29 | 全 | 迭 | 9 | 字幕:接插电源线和数据线 并出现电源线和数据线的图片 | 接插电源线和数据线 | ||
30 | 全 | 切 | 20 | 出现介绍主板的画面 | 主板上有许多插槽,各种功能卡只有插入这些插槽才能工作 | ||
这个是isa插槽,一般用来接网卡,声卡 | |||||||
这个是agp插槽,用来插显卡 | |||||||
这是cpu插槽,用来插cpu | |||||||
这个是内存插槽,是用来插内存条的 | |||||||
主板上还有许多接口,如 | |||||||
这是电源线接口,用来连接电源线 这是数据线接口,用来连接数据线 | |||||||
31 | 近 | 切 | 6 | 出现接插主板电源线的画面 | 首先,将主板电源线接好,连接时要注意电源的方向 | ||
32 | 近 | 切 | 6 | 出现接插硬盘,光驱,软驱的电源线的画面 | 再将硬盘,光驱,软驱的电源线接好 | ||
33 | 全 | 切 | 9 | 介绍软驱数据线的画面 | 接下来,我们连接数据线,首先连接软驱数据线,它一般分为a,b,c三段,a,b段用来连接主板一端,c段连接软驱 | ||
34 | 近 | 切 | 9 | 连接软驱数据线的画面 | 将软驱用软驱线和主板的ide口相连,注意色线对应,这样就不会出错 | ||
35 | 全 | 切 | 8 | 介绍硬盘数据线的画面 | 然后连接硬盘数据线,它亦分为三个接口,分别跟主机的ide口,硬盘,光驱连接, | ||
36 | 近 | 切 | 7 | 连接硬盘数据线的画面 | 插线时先接主板,再接光驱,最后接硬盘 | ||
37 | 全 | 迭 | 8 | 字幕:安装显示卡和声卡 背景出现主机 | 第六步 安装显示卡和声卡 | ||
38 | 近 | 切 | 8 | 安装显示卡和声卡的画面 | 如前所述,将声卡插入这个isa插槽中 | ||
39 | 特写 | 切 | 4 | 拧上螺丝的画面 | 用螺丝固定 | ||
40 | 近 | 切 | 6 | 连接光驱和声卡之间的cd音频线 | 别忘了将光驱和声卡之间的cd音频线连接好,注意方向,否则只是单声道响 | ||
4 | 如果有其他功能卡,照样插入即可 | ||||||
41 | 近 | 切 | 20 | 连接各种开关复位键和批示灯的画面 | 接下来,我们将主机箱的各种开关复位键和批示灯连接到主板上,这些连接线上都写有各自的名称,对应主板的针脚,对应插入即可 | ||
42 | 全 | 切 | 6 | 出现整机(包括显示器,鼠标等)的画面 | 最后,把机箱盖盖好,主机安装完毕 |
示例2:
镜号 | 景别 | 技巧 | 时间 | 画面 | 解说 | 音响 | 音乐 | 备注 |
1 | 全景 | 摇 | 13″ | 书架、电脑台及电脑、窗户、墙上挂的足球、床、摆满东西的桌子 |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Jerry的房间,感受一下他房间里的几何图形。大家注意观察:房间里有哪些平面图形?有哪些几何体? | 小 | 钢琴曲《献给爱丽丝》 | 拍摄点为房间门口 |
2 | 中到近 | 推 | 3″ | 书架 | 我们首先来看看书架 | 中 | ||
3 | 近 | 特写 | 5″ | 书架上的书 | 这是什么几何体? | |||
4 | 近 | 特写 | 5″ | 书架上的圣诞帽 | 这是什么几何体? | |||
5 | 中到近 | 摇 | 5″ | 窗户 | 这里有哪些平面图形? | |||
6 | 中到近 | 摇 | 5″ | 电脑 | 这里有什么几何体?这里有哪些平面图形? | |||
7 | 近 | 特写 | 5″ | 显示器 | 这是几边形? | |||
8 | 中到近 | 摇 | 5″ | 墙 | 这里有什么几何体? | |||
9 | 近 | 特写 | 10″ | 墙上的风扇 | 这是什么几何体?有哪些平面图形? | |||
10 | 近 | 特写 | 5″ | 墙上的足球 | 这是什么几何体? | |||
11 | 中到近 | 摇 | 7″ | 床 | 这里有什么几何体?这里有哪些平面图形? | |||
12 | 近 | 特写 | 5″ | 叠整齐的被子 | 这是什么几何体? | |||
13 | 中到近 | 摇 | 7″ | 桌面 | 这里有什么几何体?这里有哪些平面图形? | |||
14 | 近 | 特写 | 5″ | 有棱角的笔筒 | 这是什么几何体? | |||
15 | 近 | 特写 | 5″ | 笔筒口 | 这是什么平面图形? | |||
16 | 近 | 特写 | 5″ | 笔筒侧面图形 | 这又是什么平面图形? | |||
17 | 近 | 特写 | 5″ | 一筒透明胶 | 这是什么几何体? | |||
18 | 近 | 特写 | 5″ | 透明胶口 | 这是什么平面图形? | |||
19 | 近 | 特写 | 5″ | 三角尺 | 这是什么几何体? | |||
20 | 近 | 特写 | 5″ | 三角尺的正面 | 这是什么平面图形? | |||
21 | 近 | 特写 | 5″ | 三角尺的侧面 | 这是什么平面图形? | |||
22 | 近 | 特写 | 5″ | 书本 | 这是什么几何体? | |||
23 | 全景 | 摇 | 10″ | Jerry的房间 | 回忆一下,刚才体会到哪些几何平面图形和哪些几何体? | 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