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击鼓戏民

2022-06-28 08:12:40 百科资料

楚厉王有警,为鼓以与百姓为戍。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惊,使人止之。曰:"吾醉而与左右戏,过击之也。"民皆罢。

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

  • 中文名称 击鼓戏民
  • 出处 《韩非子》
  • 寓意 在事关重大的事情上,不得儿戏
  • 类别 汉语词语

原文

  楚厉王有警,为鼓以与百姓为戍。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惊,使人止之。曰:"吾醉而与左右戏,过击之也。"民皆罢。

  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

译文

  楚厉王遇到紧急的情况就用击鼓来召集老百姓守城。(有一天,厉王)喝醉酒了,误拿起鼓槌击鼓,老百姓都大为惊慌,厉王派人去制止他们,厉王说:"我喝醉了酒就同大臣们开玩笑,误敲了鼓。"老百姓听了都回家了。

  过了几个月,有紧急的情况,(厉王)击鼓发出警报,老百姓没有赶去守城,于是(厉王)更改了原先的命令重新申明报警信号,老百姓才相信他。

注释

  1.击鼓戏民--戏:戏弄

  2.为鼓以与百姓为戍--击鼓召集百姓来守卫城。戍:戍守。为鼓:击鼓。戍:守城。与(同盟,在文中也可以解释为"召集")

  3.过击之也--过:过失。

  4.使人止之--止:阻止。使:派遣

  5.击鼓而民不赴--赴:赶赴。

  6.更令明号而民信之--更:更改

  7.吾醉而与左右戏--左右:左右大臣

  8.有警--警:警报,紧急的情报

  9.吾醉而与左右戏--戏:开玩笑,闹着玩

  10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号:标志,信号。信:相信

  11居数月--居:经过

  12.皆:都

文章理解

  问:"有警,击鼓而民不赴"的原因什么?

  答:因为百姓以为楚厉王又喝醉了,与他们开玩笑。(百姓以为楚厉王又"醉而与左右戏")

人物个性

  从楚厉王承认自己"过击之也"的话和他"使人止之"、"更令明号"的行为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所以老百姓仍然相信他。

寓意

  在事关重大的事情上,千万玩不得儿戏。如果拿原则问题开玩笑,就会失信于民,招致大祸。击鼓戏民的把戏只能败坏信誉,玩这种游戏无异于自取败亡。并且要知错就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