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击蒙

2022-06-27 04:42:17 百科资料

击蒙,典故名,典出《周易》卷一《蒙卦》。"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 王弼 注:"击去童蒙,以发其昧。"击,一本作" 系 "。后遂以"击蒙"指发蒙、启蒙。

  • 中文名称 击蒙
  • 拼音 jī méng
  • 注音 ㄐㄧ ㄇㄥˊ
  • 解释 发蒙;启蒙

基本信息

  词目:击蒙

  拼音:jī méng

  注音:ㄐㄧ ㄇㄥˊ

  解释:发蒙;启蒙。

详细释义

典源

  《周易》卷一《蒙卦》

  「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三国魏·王弼注:「处蒙之终,以刚居上,能击去童蒙,以发其昧者也。」

释义

  "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 王弼 注:"击去童蒙,以发其昧。"击,一本作" 系 "。后遂以"击蒙"指发蒙、启蒙。

用典示例

  唐 杜甫 《寄司马山人十二韵》:"道术曾留意,先生早击蒙。"

  明 宋濂 《育王禅师裕公三会语录序》:"其言之也,欲击蒙於当时,其传之也,将泽物於后世。"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独以击蒙讲武之学隶政官者,由强迫教育为在官所有事。"

相关阅读

  爻辞的"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是说在敲击振聩蒙昧时, 千万不宜过急过激,不然将激化矛盾,反而酿成仇寇;但如治理蒙昧得当,自当防止了仇寇的发生。也即是说在治理蒙昧时,千万不要导致仇寇,而要防止仇寇的发生。

  此一爻实乃谈的是《周易》中的"君子""大人"们治国经邦之道,当然,这里特指的是在事物由《屯》卦至《蒙》卦的起始时期的治国经邦之道。

  《周易》六十四卦的第四个卦--蒙卦,就是专门讲小孩子教养问题的。一个新生事物出生,一个新生命呱呱落地,这个过程是艰难的,这个阶段叫"屯"卦。之后,因为初生的生命毕竟蒙昧、懵懂,因此要启蒙、发蒙,就进入到"蒙"卦,蒙卦每一爻代表了不同状态,提示相应的发蒙策略。

  上九则讲对于那些非常蒙昧的人,在教育上应当严厉一些,但也不能过于激烈。这里用"为寇"比喻过分暴烈的方式,用"御寇"比喻适当严厉的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使关系顺畅,目标一致,取得有利的发蒙结果。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