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凫溪香鱼

2022-07-14 00:38:10 百科资料

凫溪,是宁波宁海县五大溪流之一,发源于大里,马岙的山涧小溪,自西向东,注入象山港,古代称野鸭为"凫"可见这条溪当年野鸭之多,宁波著名特产--香鱼。

  • 中文名称 凫溪香鱼
  • 拉丁学名 Plecoglossus altivelis
  • 别称 细鳞鱼
  • 二名法 Plecoglossus altivelis
  • 界 动物界

基本介绍

  就产于此溪中,因名"凫溪香鱼"。清光绪《宁海县志》载:"香鱼产溪中,又名细鳞鱼,无腥而香,其长随月,至7-8月,长7-8寸,过此则生子而味不美,出凫溪者佳。"

  90年代,由于凫溪中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及上游水电站的建造,香鱼几乎绝迹,为了让香鱼一直香下去,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可以将这种珍贵的小鱼得以延续,养殖户们在成功养殖香鱼的同时,在凫溪中也放入了一些香鱼,希望凫溪能够恢复到原先的生态环境。

形态特征

  体狭长而侧扁,吻小嘴尖,鳞细溜滑,鳍呈放射状。

生活习性

  香鱼是洄游性鱼类,在大海中生长发育,每年暑起至八月间洄游至咸淡交融的溪涧入海口繁育后代;喜栖息在水浅、温低的通海溪涧中,以食石上苔藓为生,因其背脊上生有一条满是香脂的腔道,能散发浓郁的芳香而得名。

经济价值

  可食用

种群分布

  香鱼的产地很广,东亚的日本、朝鲜和我国辽宁、福建等地都有产,但以宁海凫溪产为佳,肉质细嫩清美,且伴有丝丝宜人的黄金瓜香味。人工育成的香鱼,虽非野生,其口味已令我们几个绝倒:细、嫩、鲜而不腥,油而不腻,并伴有丝丝令人愉悦、若有若无、不可名状的香。

发展历史

  250多年前的一个清风明月的仲夏孟秋夜,悠游江南的乾隆来到了宁海凫溪畔。是夜,装扮成商贾的乾隆及其一随从借宿凫溪畔一寺庙。正欲整装休寝之际,乾隆忽闻一阵异香,久鼻端而不散,遂"闻得香而特循,后入名家",乃知香味之源-原来是几位村夫在烤一种小鱼。在尝过了这一被村民称作"皇帝老子也吃不到"的小鱼之后,乾隆对其味赞不绝口,回去之后即传旨把它列为贡品。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