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凡高的生与死

2022-07-09 18:35:15 百科资料

本片被赞誉为影史最好的关于艺术家的纪录片之一 影片以凡高在1872年直到1890年间给兄弟Theo写的信为线索,维辩地带出天才艺术家的创伤。凡高是最了不起的艺术家当中的一个,本片则是一个被拷打的天才的生活,是所有以凡高为题材的电影作品中最杰出的一个。《村声》杂志称:这是一部难得的正直触及天才灵魂的作品。

  • 中文名 凡高的生与死
  • 外文名 Vincent
  • 出品时间 1987-09-15
  • 制片地区 澳大利亚
  • 导演 Paul Cox

职员表

  Writing credits (in alphabetical order)

  Paul Cox

  Cast (in alphabetical order)

  John Hurt .... (voice)

  Marika Rivera

  Gabriella Trsek

  Produced by

  Tony Llewellyn-Jones .... producer

  Original Music by

  Norman Kaye

  Cinematography by

  Paul Cox

  Film Editing by

  Paul Cox

  Sound Department

  James Currie .... sound

演员表

角色配音
梵高John Hurt 
character1Marika Rivera

影片简介

  这个纪录片是凡高的传记片,通片以画外音叙述的方式,诵读凡高给其弟提奥的信,画外音以画家的身份代言,没有任何凡高生前的画面及属于凡高的演员扮演、场景再现这样的手法出现,既然是画家的心灵自述,因此,这个片中的画面几乎所有的镜头都是主观的,即摄影机所拍摄的画面都是模拟画家的当时心境下的视野,比如面对夕阳解读生命,面对田野诉说树叶的色彩,摄影机都是按照画外音中凡高的心绪波动来调动镜头,通常我们摇动摄影机时讲究平滑顺畅,但实际上,人在观看景色--尤其是空旷的原野时,人视野的巡视不是平稳顺滑的,而是断断续续,也许视野里的某一个画面吸引我们驻足片刻,这样,镜头在摇动时,也要按照人眼观景的特性来摇摄影机。

  这个片也可以是那种编年历史般的人物纪录片,从画家出生到死亡的区间,截取典型的人生场景,这样平庸的手法实在是太多了。而现在我看到的这种拍摄,它的高明在于,毋庸靠高昂的成本去再现历史,去航拍,去使用用一个师的群众去呐喊。导演以第一人称的身份以1872年到1890年凡高给弟弟写的信为线索(凡高遗留有大量信笺,见《亲爱的提奥》南海出版公司),如此以来画家复活了,画外音只是按照画家遗留的档案来模拟复述,而镜头呢,恰如其分的主观镜头的运用才为画家添上了复活的灵魂,一切都随着画家的视觉行动,所有的心理动机有了现实的依托。并且----这种主观的拍摄方式一旦开始进行,操作极其简单,只要一个人一架机就可以完成了,影片摄制者最需要掌握的就是弄懂凡高的心路历程,然后并再以镜头模拟好画家及时心理时的视界,就这么简单,但却非常伟大。

  人物传记的意义在于弄懂一个人的历史及其生的价值,那么没有比人物自身更懂得自己,《凡高的生与死》一片就是把摄影机变成了凡高,至少是巧妙地扮演了他的灵魂,艺术家的创伤一目了然。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