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凝灰岩

2022-07-06 14:31:00 百科资料

凝灰岩(含矿)(Tuff (Ore-bearing))是采集于福州市红寮乡寿山村杜陵元和洞的岩石标本。

  • 中文名称 凝灰岩(含矿)
  • 外文名称 Tuff (Ore-bearing)
  • 产地 福州市红寮乡寿山村杜陵元和洞
  • 保存单位 国家岩矿化石标本资源共享平台

基本信息

  名称:凝灰岩(Tuff)

  新鲜的颜色:灰色、浅黄色、紫红色等

  地表风化后的颜色:黑紫色、灰绿色等

  主要矿物:火山灰尘

  说明:块状或层状,由火山较细粒的碎屑推积而成,有时薄层的凝灰岩常与沉积物相伴。

  凝灰岩是一种火山碎屑岩,其组成的火山碎屑物质有50%以上的颗粒直径小于2mm,成分主要是火山灰,外貌疏松或致密,有层理的称为层凝灰岩,颜色多样,有紫红色、灰白色、灰绿色等。根据其含有的火山碎屑成分,可以分为:晶屑凝灰岩; 玻屑凝灰岩;岩屑凝灰岩。 凝灰岩是常用的建筑材料,也可以作为制造水泥的原料和提取钾肥的原料。

凝灰岩

  火山凝灰岩简称。一种压实固结的火山碎屑岩,在颜色和形态上有点像混凝土。主要由粒径小于2毫米的晶屑、岩屑及玻屑组成。碎屑物质小于50%。质软多孔隙或致密。按火山碎屑物的成分可以进一步细分为:玻屑凝灰岩、晶屑凝灰岩、岩屑凝灰岩及混合型凝灰岩。玻屑凝灰岩一般在时代较新的尚未受强烈变动的地层中容易保存下来,其蚀变作用多从脱玻化开始,常见的产物是膨润土及漂白土。可作建筑材料与水泥原料。

  凝灰岩是火山喷出地表,颗粒比较细(可以随风漂移,可距离火山口较远)下落地表的火山灰,堆积固结成岩的产物,主要以中酸性为主,大部分出露于晚侏罗系。

  在福建"南园"地区出露最完整,所以命名为南园组。在江西,上饶鹅湖岭附近出露最完整,故命名为鹅湖岭组。

火山凝灰岩

  主要为一套凝灰岩,凝灰质砂岩、粉砂岩互层夹安山岩、粗面岩的火山岩系地层。

特性

  凝灰岩为细粒之火山碎屑沉积物,由火山 喷出之灰、砂胶结而成, 岩石内之玻璃质碎屑为透明而略黄色或褐色,呈微小裂片或泡抹状 小片;此外尚含有破碎的斑晶及固化的熔岩小块。

凝灰岩

分类

  岩石

  依不同的形成方式,可粗略分为三类: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岩浆岩

  火山岩

  流纹岩;粗面岩;响岩;英安岩;安山岩;粗安岩;玄武岩

  浅成岩

  斑岩;霏细岩;细晶岩;伟晶岩;玢岩;粒玄岩;煌斑岩

  深成岩

  花岗岩;正长岩;二长岩;花岗闪长岩;闪长岩;辉长岩;斜长岩;橄榄岩;辉石岩;角闪石岩;蛇纹岩;蛇纹大理岩;碳酸岩

  沉积岩

  碎屑岩

  碎屑岩;砾岩;角砾岩;砂岩(又分为石英砂岩,长石砂岩、岩屑砂岩,杂砂岩);粉砂岩;泥岩;页岩

  火山碎屑岩

  集块岩;凝灰岩

  生物岩

  石灰岩;燧石;硅藻土;叠层岩;煤炭;油页岩

  化学岩

  石灰岩;白云岩;燧石

  变质岩

  接触变质岩

  角页岩;大理岩;石英岩;矽卡岩;云英岩

  区域变质岩

  千枚岩;片岩;片麻岩;混合岩;角闪岩;麻粒岩;榴辉岩;板岩

  动力变质岩

  糜棱岩

产状

  有块状、层状,属火成碎屑岩类(Pyroclasic Rocks),多产於火山之附近,但薄层常与沉积物相伴,故砂岩、页岩或石灰岩中亦可发现。

成因

流纹凝灰岩

  凝灰岩是一种火山碎屑岩,主要由<2mm的火山碎屑物组成,其含量占70%以上。这是一种熔结火山碎屑岩。其特征为,构成的火山碎屑物有岩屑、晶屑、塑变玻屑、浆屑和火山尘,其中塑变玻屑和浆屑是其特征组分;熔结凝灰岩的特征结构构造是柱状节理、假流纹构造和塑变结构。主要由<2mm的火山碎屑物组成,其含量占70%以上。颜色多样,有灰白色、白色、红色、淡绿色、紫色等,有时可见斑杂状的色环。外貌疏松、多孔、有粗糙感。火山碎屑物中小于2mm的占总含量的70%以上。凝灰岩外貌疏松、多孔、有粗糙感。

特征

  1.晶屑玻屑凝灰岩:颜色以灰白色为主,凝灰结构,块状构造。晶屑玻屑含量小于10%,晶屑以石英、长石及少量暗色矿物组成。玻屑含量3-10%,玻璃质。凝灰质胶结,块状构造,岩石坚硬,厚层-巨厚层状。产于距离火山口较远地带。

  2.凝灰岩:灰白色为主,晶屑特征同上,只是晶屑含量10-30%。凝灰结构,块状构造。产于距离火山口较远地带。

角砺凝灰岩

  3.熔结凝灰岩:晶屑特征同(1),灰-深灰色,熔岩结构,块状构造,胶结物为熔岩胶结,岩石致密坚硬。

  4.流纹质凝灰岩:晶屑特征同(1),灰-深灰色,流纹条带(黑白相间)清晰,流纹结构,块状构造,熔岩质胶结,产于距离火山口较近地带,岩石致密坚硬。

  其他还有中性火山岩为:安山岩、粗面岩,不含石英为其主要特征。基性和超基性(含辉石、角闪石)的火山岩较少见,这些岩石与题目不符,这里不描述。

识别

  1、层理上,砂岩一般比较清晰,甚至有斜层理;凝灰岩则比较差,且不会有斜层理;

  2、颜色上,砂岩一般比较均一,凝灰岩则比较杂;3、碎屑上,砂岩中长石、石英碎屑磨圆度较好,大小也较为均一,因为经历过水的分选;而凝灰岩则各种几何形态都有,晶体有爆碎痕迹,即晶屑,而且大小较杂;

凝灰岩

  4、上下层位上,砂岩一般与砾岩、泥岩、灰岩组合成一个大的沉积韵律;而凝灰岩则与火山角砾岩、火山集块岩、沉凝灰岩、凝灰质灰岩等构成火山喷发韵律,甚至有次火山脉岩等。

事件

  2004年,公司组织开展"高含水后期多学科油藏研究、三元复合驱驱油效果影响因素研究"等科技攻关226项,裂缝不发育特低渗透扶扬油层有效开发"等现场试验54项,取得了"中区西部两三结合、海拉尔盆地凝灰岩压裂"等98项重大开发技术创新成果。2003年3月在辽宁省锦州市义县白台沟地区的凝灰岩和凝灰质页岩中发现的离龙类化石是潜龙的一个新种,距今约1亿1600万年。

玻璃质凝灰岩

  2003年,在张家口地区马圈村找到了夹有多层火山岩和凝灰岩的半深湖-浅湖相大店子组-西瓜园组界线过渡地层剖面,剖面内多门类化石丰富。

  工程于2002年下半年开始筹建,在有关地质部门的配合下,对周边地域进行了多次现场踏勘、取样及活性实验,发现了三个可作为天然火山灰质混合材料的凝灰岩(A矿)沸石岩(B矿)及流纹岩(C矿)储量均较大,并最终确定作为技改工程的主要混合材之一。

  该市桥东区老鸦庄乡流平寺村盛产凝灰岩,由于该岩石具有坚硬、美观、易成型、耐风化等特点,是筑路的理想材料,1998年仅公路建设就开发利用25万立方米,石料开采收入达230余万元,人均增收近2000元,是一个典型的依托公路建设带动致富的小康村。

  1997年中国水泥用沸石已超过300万t,硅藻土、凝灰岩、火山灰、浮石都达到百万t,对提高水泥产量,改善水泥性能,特别是改善水泥的安定性,增加火山灰水泥的品种,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效益做出了重大贡献。

  1997年经过野外地质踏勘及与珲春河北岸地区进行对比,认为该区处于中生代陆相火山盆地及其边缘,推测金异常可能由侏罗系安山岩、安山质凝灰岩中发育的蚀变破碎带型金矿引起。2006年以来,在主持完成小铁山隐伏矿体预测项目中,对该区构造、岩石、矿物等基础地质进行了新的研究,认为该区早中寒武世火山岩中存在5条不同规模的韧性剪切带,分布于该带中的含矿围岩(原定为石英角斑质凝灰岩)面理和线理构造十分发育,显微构造变形特征比较典型,应为一套糜棱岩类。

流纹质凝灰岩

  1996年中国地质博物馆姬书安、季强对来自辽宁省北票市金刚山上侏罗统义县组下部湖相凝灰岩中的一件不完整脊椎动物骨架化石进行研究,鉴定为一种新的翼手龙。

  同时笔者于1994年再次考察了普洱、勐腊等地有石炭系和二叠系地层,发现下石炭统地层是一套泥岩、粉砂岩及炭质泥岩夹层凝灰岩和硅质岩,与昌宁-孟连带的依柳组相差很大。

  1993年在研究抚顺西露天矿西南帮边坡稳定项目中,用浅层地质雷达仪成功地确定了影响该地区边坡稳定的软质凝灰岩的赋存状态及分布规律。

  1992年采集土壤样品,地表岩均为凝灰岩。

  1989年再赴该地,发现较丰富的化石(包括植物碎片和遗迹化石)化石组合面貌为古生代:产化石的凝灰岩夹在灰岩中,该套地层与上覆的中石炭统为连续沉积。

  1987年12月24日《人民日报》来考虑,地下档案库应尽量选在整体状(裂隙 报道:兰州博物馆于10月中旬在该市伏龙坪挖 间距大于 lin)的坚硬岩石或硬岩中,而不应 掘的东汉墓葬中发现三块直径17cm形近似现 选在凝灰岩、干枚岩、云母片岩等软质岩体 代宣纸的纸张,纸上的字迹在保存了1000多年中。

  美国于1985年,在内华达试验场的凝灰岩 软岩)中一个半径为nm的半球形空腔中进行过一次代号为"Mill Yard"部分解藕核爆炸(美国在1983年筛选出凝灰岩、玄武岩和岩盐三种地质构造的三个候选场址)。

  1981年西北大学陈景维等同志在铜川、富平、白水及蒲城一带工作结果认为,在中奥陶统峰峰纽的浅水台地相厚层白云岩之上,整合覆盖着一套厚约800米的深灰色薄板状灰岩夹角砾状灰岩和黄褐色凝灰岩,属深海相沉积,可与西部的平凉组对比,并命名为赵老峪组。

  1981年,在海南岛文昌蓬莱岭火山难公路北壁(人工剥露面)的中更新世玄武质憾绪凝灰岩中,见有桂状节理构造。

  1980年在江西抚州七里岗附近晚侏罗世的流纹英安凝灰岩中发现铁铝榴石。

  1980年,辽煤地质勘探公司科研所陈文志曾在凝灰岩所夹煤层中取样进行抱粉分析,该组合中被子植物花粉占75%,裸子植物花粉占18.7%,放类植物抱子仅6.3%。

  1980年鲜思远将五象岭剖面上部的灰黑、灰色薄层硅质岩、黑色薄层泥岩命名为五相岭组;1986年梁文基、赵明特将下部厚54.9m夹凝灰岩及少量白云岩的灰黑、灰色薄层硅质岩命名为新坡组。建于1979年4月,井深83-06m井孔为下白垩系紫灰色凝灰岩围岩介质。

  1978年采集和鉴定广西合山大隆组中的火LL(岩,有晶屑、玻屑凝结凝灰岩,晶屑、玻屑层凝灰岩和凝灰质砂岩或泥岩)。

  1977年中国北方槽区古生代地层会议仍沿用1962年全国地层会议把尼勒克县东吉仁台丰jj北西二公里处的绿色凝灰岩定为石炭系上统的结论。

  1974年6至8月间,在火山岩系中首次发现了较为广布的流纹力痢夔吉火山碎屑岩,其中尤以流纹质熔结角砾凝灰岩居多,并且对火山岩系的喷发环境、铁船山组时代归属等问题有了一些看法,现予捉出,以供探讨。

  1971年在内华达试验场的凝灰岩中进行了化爆试验,利用铜应力计测量了岩石中的应力历史。

  1971年,美国在内达华试验场用镜传感器对核爆时凝灰岩中的应力波进行了测量,使爆破测量与防护工程研究跨入了新的历程。

  1966年库兹涅茨克动物群被发现于西西伯利亚泰麦尔地区上二迭统(自上而下)的火山凝灰岩组,斯拉勃德组,列姆别洛夫组中。

  1966年钻该气田1号井时,打到东翼背斜陡带未获气,尔后在西侧钻了2号井,于井深2969m进入绿色凝灰岩层中,有气显示,并且发现地表构造缓,地下构造陡,是在凝灰岩锥体上披覆的背斜。

  1965年后,重新恢复了观测,业采用了高灵敏度电阻率变化仪和布设在多孔性与渗透性良好的火山砾凝灰岩上的小四极剖面进行观测。

  1963年,刘鸿允等在云南马龙县牛头山地区南沱组冰碛泥砾岩之下,发现了一套上部为绿黄色细砂岩、粉砂岩,黄褐色页岩,夹有凝灰岩及硅质岩,下部为绿、黄、紫等杂色泥质岩、粉砂岩、细砂岩,有透镜状硅质岩夹层,厚410米的岩系,建立牛头山组代表之。

  1963年,中国山西怀仁县鹅毛口发现一个石器制造场遗址,其石器多为打制,质料分别选用凝灰岩、煌斑岩和石英岩。

  1953年苏联第十三航空地质测聚大队将该套地层称为喷发岩组、凝灰岩组或喷发凝灰岩组,时代为晚泥盆世至早石炭肚。

  1930年建立白垄系官寨红砂岩和上侏罗统严坊凝灰岩层以来,省内外地质工作者对这一岩系曾先后做过大量的调查,但由于对其中化石研究不足,分层和对比一直比较混乱。

  1908年至1912年间,日本利用地面地质方法,在秋田盆地的绿色凝灰岩中,又发现两个小气田。

相关区别

  不同类型矿体之间的流体包裹体在类型上有一定的区别,成矿温度略显分带性,凝灰岩与凝灰熔岩的区别就在于其流体包裹体,后者主要富含火山玻璃.。

历史藏品

中国地质博物馆凝灰岩藏品图片(一)

  图片描述:中国南京市方山的凝灰岩(Tuff)的标本照片。紫红色;凝灰结构;斑杂构造;主要矿物组成为火山碎屑

  收藏单位:中国地质博物馆

中国地质博物馆凝灰岩藏品图片(二)

  图片描述:中国南京方山的凝灰岩(Tuff)的标本照片。淡紫色。凝灰结构。斑点构造。石英、长石。

  收藏单位:中国地质博物馆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