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血五根汤

凉血五根汤,中医方剂名。出自《赵炳南临床经验集》。具有凉血活血,解毒化斑之功效。主治血热发斑,热毒阻络所引起的多形性红斑(血风疮)、丹毒初起,紫癜、结节性红斑(瓜藤缠)及一切红斑类皮肤病的初期偏于下肢者。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结节性红斑。
- 中文名称 凉血五根汤
- 出处 《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 组成 白茅根、瓜蒌根、茜草根、紫草根、板蓝根
- 功用 凉血活血,解毒化斑
- 主治 血热发斑,热毒阻络所引起的多形性红斑(血风疮)、丹毒初起,紫癜、结节性红斑(瓜藤缠)及一切红斑类皮肤病的初期偏于下肢者
正文
凉血五根汤
来源
<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白茅根
【来源】本品为禾本科植物白茅的根茎。

【性味与归经】甘,寒。入肺、胃经。
【功效】清热生津,凉血止血。
【临床应用】
1. 用于热病烦渴,胃热呕哕,肺热咳嗽。白茅根能清肺胃之热,故适用于上述诸症,常作辅助药应用。又在麻疹出疹期与恢复期,均可用茅根煎汤作饮料,取它清热生津的功效。
2. 用于血热妄行、吐衄尿血等症。本品有凉血止血作用,治血热妄行之症,可以单用,也可配小蓟、藕节等同用。
此外,本品尚有利尿作用,可用于水肿,热淋,黄疸等症。
【用量与用法】9~30g,鲜品30~60g 。
【按语】
1. 白茅根味甘性寒,善清肺、胃之热,因它有利水作用,故能导热下行。它的特点是:味甘而不泥膈,性寒而不碍胃,利水而不伤阴,尤以热症而有阴津不足现象者,最为适用。
2. 本品清肺胃的功效与芦根相似,但芦根清热血火,善清气分热;白茅根凉血止血,偏于血分。 瓜蒌根15~30克茜草根9~15克紫草根9~15克 板蓝根9~15克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凉血活血,解毒化斑。
主治
多形性红斑(血风疮),丹毒初起,紫癜,结节性红斑(瓜藤缠)及一切红斑类皮肤病的初期,偏于下肢者。
16例报道
>2004年06期
杨思林
过敏性紫癜又称出血性毛细血管中毒症,属于一种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临床特点除紫癜外,常有皮疹及血管神经性水肿、关节炎、腹痛及肾炎等症状.西医治疗以使用抗组织胺类药物及肾上腺皮质激素为主,容易复发.笔者从1995年以来采用凉血五根汤治疗过敏性紫癜16例,效果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