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

冷眼,汉语词汇。
拼音:lěng yǎn
释义:冷静理智的眼光。冷淡的态度
- 中文名 冷眼
- 拼音 lěng yǎn
- 解释1 冷静理智的眼光
- 解释2 冷淡的态度
条目
冷眼
拼音
lěng yǎn
解释
(1) [cool detachment]∶冷静理智的眼光
冷眼向洋看世界
(2) [cold shoulder; cold treatment]∶冷淡的态度
冷眼相待
引证解释
1.冷静、客观的眼光。
唐 徐夤 《上卢三拾遗以言见黜》诗:"冷眼静看真好笑,倾怀与说却为寃。"
元 曾瑞 《留鞋记》第一折:"他可有浑身俏,我偷将冷眼窥,端的个眉清目秀多伶俐。"
宋·朱嘉《朱文公文集续集·一·答黄直卿》:"故其后复申炎所陈,荐举之说,乃是首尾专为王地,冷眼旁观,手足俱露,甚可笑也。"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府尹冷眼看 吴氏 时节,见他面上毫无不忍之色,反跪上来道:'求老爷一气打死罢!'"
清 李渔 《慎鸾交·论心》:"所以我辈择偦,全要具一副冷眼,看他举动如何。"
茹志鹃 《高高的白杨树·妯娌》:"冷眼看了一个月,二妈觉得日子倒是过得极平稳,但自己盼望的那种和气却看不到。"
2.冷漠的眼光;轻蔑的眼光。
宋 黄庭坚 《鹧鸪天·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元 杨显之 《潇湘雨》第四折:"正是常将冷眼看螃蟹,看你横行得几时。"
明 高明 《琵琶记,南浦嘱别》:"你宁可将我来埋寃,莫将我爹娘冷眼看。"
丁玲 《母亲》一:"有两个小孩子,拖着她,家产完了,伯伯叔叔都像狼一样的凶狠,爷爷们不做主,大家都在冷眼看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