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明草

决明草又叫"决明子",一年生豆科草本植物,除种子可供药用外,还可将草决明用文火炒香后,代茶长年饮用,对治疗近视、痔疮、便秘、高血压、高血脂均有明显效果。
- 中文学名 决明草
- 拉丁学名 Catsia tora Linn
- 别称 决明子、草决明、马蹄决明、假绿豆
- 二名法 Senna obtusifolia
- 界 植物界
形态特征
决明子为一年生半灌木状草本;决明花黄色,荚果细长,四棱柱形;小决明植株较小,荚果较短,是重要成份之一。以其有明目减肥之功而名之。决明子味苦、甘、咸,性微寒,入肝、肾、大肠经;润肠通便,降脂明目,治疗便秘及高血脂,高血压。清肝明目,利水通便,有缓泻作用,降血压降血脂。

地理分布
生于山坡、路边和旷野等处。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 区。全世界热带地方均有。安徽、广西、四川、浙江、广东等省,南北各地均有栽培。
经济价值
入药
决明子是中医眼科的要药,适用于肝热或肝经风热所致的目赤涩痛、羞明多泪等症。可单品煎服,亦可配伍夏枯草、桑叶、菊花等同用。历代方书中都可查到决明子丸、决明子散等眼科名方。

决明子又具有缓泻的作用,极适于老年人的热结便秘、阴虚肠燥等症,有泻下而不伤正之誉。对于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等症,决明子与菊花、钩藤等配伍,也有平肝降压的作用。
代茶
一位养生有道的寿星写诗说:"愚翁八十目不瞑,日书蝇头夜点星。并非生得好眼力,只缘常年服决明。"微炒后的决明子浸泡代茶饮,是老年保健的便方。以10g~20g置杯中,开水浸泡,色黄清香,味道甘苦,别有风味。患高血压和习惯性便秘的人不妨一试。一杯决明子茶,也许会给你带来健康和快乐。但因其性味微寒,脾胃虚弱者不可久服。
制枕
宋代文学家黄庭坚有诗云:"枕囊代曲肱,甘寝听芬苾。老眼愿力余,读书真成癖。"诗人 盛赞的是决明子枕清热安神、明目助眠的作用。唐代的《大明本草》即说:"作枕,治头风明目,胜于黑豆。"用决明子杂以菊花制成药枕,软硬适中,清利头目,是中医外治法之一。一囊药枕,伴人安眠甘寝,欣然入梦。

食用
清代的《广群芳谱》中说:"为茹及点茶食,苗叶可作酒曲。"茹是蔬菜的总称。草决明的嫩苗、花叶、嫩果均可食用。其叶子用火炙后极香,点茶食,即指制作"熟水",这是宋代开始流行的一种保健饮料。

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
宜选排灌条件较好的平地或向阳坡地,忌连作每亩施农家肥2000千克,配加过磷酸钙60千克作基肥。深翻,整细耙平,作成1.3米宽的平畦。

生长习性
喜高温、湿润气候。适宜于砂质壤土、腐殖质土或肥分中等的土中生长。
繁殖方法
用种子繁殖。于4月中、下旬,选籽粒饱满、无虫蛀的种子,用50℃温水加入新高脂膜浸泡24小时,捞出稍晾干后,按行距60厘米开沟条播,沟深5-7厘米。播种后,覆土3厘米,稍加镇压,浇水。10- 15天就可出苗。每亩用种2千克。
如播种时用地膜覆盖可显著提高决明子的产量和质量。
田间管理
1.间苗、定苗苗高5厘米左右时开始间苗。苗 高15厘米时,结合中耕除草按株距30 - 40厘米定苗。

2.中耕除草出苗后至封行前,应经常除草,浇水雨后土壤板结要及时中耕。并注意株间浅锄,行间深锄。苗高40厘米左右时进行最后1次中耕时培土,可防倒伏。
3.追肥封行前,结合培土追肥1-2次,每亩施农家肥1000千克,配加15千克尿素,施后立即浇水。
4.排灌整个生长期都应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尤其是花期天旱应及时浇水。雨季注意排水。
5.病虫防治根据植保措施喷洒药剂杀灭病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