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冬寒菜

2022-07-06 09:48:25 百科资料

冬寒菜(学名:Callirhoe involucrata)又名:冬苋菜、马蹄莱等,属锦葵目,锦葵科植物。作汤或炒食,营养丰富,具有一定药用价值。原分布于美国中部及南部各州。分布于北温带,中国也有分布。

  • 中文学名 冬寒菜
  • 二名法 Callirhoeinvolucrate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 纲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简介

  ​冬寒菜每百克嫩茎叶含水分90 克,蛋白质3.1 克,脂肪0.5 克,

冬寒菜

  碳水化合物3.4 克,钙315 毫克,磷56 毫克,铁2.2 毫克,胡萝卜素8.98 毫克,维生素已0.13 毫克,B20.3 毫克,尼克酸2 毫克,维生素C55 毫克。

  冬寒菜性味甘寒,具有清热、舒水、滑肠的功效。治肺热咳嗽,热毒下痢、黄疽、二便不通、丹毒等病症,脾虚肠滑者忌食,孕妇慎食。

  冬寒菜别名冬苋菜、马蹄莱、冬葵、滑菜、滑肠菜等,是锦葵科锦葵属二年生或一年生草本植物。冬寒菜以幼苗或嫩茎叶供食,营养丰富,可炒食、做汤,柔滑叶美、清香。其食用期由幼苗开始直至开花初期,冬寒菜是一种供应期较长的绿叶蔬菜,因其生长期长,产量不高,—般多只在地边或零星地栽培,而很少用菜地做大面积种植。

产地分布

  原分布在美国中部及南部各州。多年生匍匐性草本。具肥大直根;叶根出,外形冬寒菜

  圆形有5-7个深裂,裂片成倒披针至倒卵形,边缘有缺口或缺刻,托叶长3厘米,生于花萼基部;花单生,直立在延长的花梗上花冠酒杯状,花瓣深红色或浅红,先端截形多有不整齐齿牙,花茎7.5厘米,雄蕊相连成一筒状,花柱分枝,丝状,柱头生于内侧边缘,春夏之间开花;离果,具分果(mericarps)10-25个。

  分布于北温带,中国有4种,产各地,其中锦葵M.sylvestrisL.常栽植为花卉,冬葵(葵菜)M.verticillataL.亦有栽培,摘其嫩叶供蔬食。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叶有角或分裂;花单生于叶腋内或成束;小苞片3片,分离;萼5裂;花瓣5,顶部凹入,白色或玫瑰红色;雄蕊柱的顶部有花药;果由数心皮组成,成熟时各心皮彼此分离且与中轴脱离。冬寒菜(5张)

生物学特性

  (1)植物学特征冬寒菜

  冬寒菜根系发达,直播者主根深入土中达30厘米以上,侧根水平分布有60厘米。茎直立,一般高约30~90厘米。摘梢后分生能力强。叶互生,具长柄,叶片圆扇形,基部心形掌状,5~7浅裂,裂片短而广钝头,有圆锯齿,茎及叶均具有密毛茸,特别是叶脉基部毛茸更多。花具短柄,簇生于叶腋,形小,淡红或紫白色。果实扁圆形,种子淡棕色,扁平肾脏形,表面粗糙,千粒重8克。

  这些可能是专业种菜户的记录,一般到了特定的时期就要收获,所以,植株高度只有90厘米左右。但我在广东珠海种的中寒菜,年前冬天种的,第二年3月去看,因没有采摘,不施肥的情况下,最高的植株达3米左右,比一层楼房还高许多,当时有拍照留念。

  (2)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冬寒菜性喜冷凉湿润的气候条件,忌高温,抗寒力强,耐热力弱,生长适温为15~20℃,轻霜不枯死,低温还可增强品质。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保水保肥力强的土壤更易丰产,不宜连作。

菜谱

  绉纱鱼腐浸冬寒菜

  在广东一年有四分之三处于湿热气候,为了适合这种生活环境,广东人除了喜欢在进餐时喝老火例汤,还喜做煲菜,也就是在砂锅里加入上汤,再放入冬寒菜炖一锅,这样有汤有水吃起特别有滋味。这种饮食方式一来可以生津止渴,二来可以祛湿下火,三来可以滋补强身。

  1.鱼腐、骨头上汤备好。  2.冬寒菜摘去老梗,清洗干净待用。  3.骨头上汤倒入砂锅里,加入少量清水。  4.用中火烧到微开时放冬寒菜,用筷子把冬寒菜压入汤中。  5.煮至鱼腐发胀变软,加入适量盐即可食用。  

品种选择

  1.紫梗冬寒菜

  茎绿色,节间及主蔓均紫褐色,叶脉基部的叶片亦呈紫褐色,七角心脏形冬寒菜

  ,主脉7条,叶柄较短,叶大肥厚,叶面有皱。生长势很强,较晚熟,开花期迟,生长期长。如湖南的糯米冬寒菜,株高22厘米,开展度35厘米,单株叶7片,从播种至始收40~50天,侧芽萌发力强,可一次播种多次收获,亩产3000~4000千克。

  2.白梗冬寒菜

  茎绿色,叶较薄较小,叶柄较长,较耐热,较早熟,适于早秋播种。如浙江丽水冬寒菜,第1次采收时,一般株高~15厘米左右,开展度15~20厘米,茎粗1.5厘米,叶长8厘米、宽10厘米,叶柄长12厘米、粗0.4厘米。

  3.冬寒菜

  江西省农家品种。株高28厘米,开展度34厘米,分枝力强,叶扇形,绿色,叶面有皱褶,主脉明显,有5~7条放射状皱纹,呈绿色,叶缘锯齿状,叶脉绿色,全株披白茸毛。品质优,从播种至始收70余天,亩产1250~2500千克。

栽培季节

  冬寒菜只能在春季和秋季栽培。春播品质优,秋播品质差。因耐热力弱,夏季冬寒菜

  播种常自行“化苗”死去,故夏季不宜栽培。冬季也不能生产。

栽培技术

  (1)整地做畦播种

  冬寒菜播种前要整地做平畦,亩用种量1~1.5千克,播种方法可撒播或穴播,撒播需种量大,穴播需种量小。穴播株行距25厘米左右,每穴播种4~5粒。冬寒菜

  (2)中耕除草间苗

  冬寒莱生长期间要及时中耕、除草,撒播的在真叶4-5片时间苗2次,苗距16厘米左右,以2~3苗为1丛。穴播的间苗2~3次。

  (3)追肥浇水

  冬寒菜耐肥力强,需肥量也较大。播种后即可淋浇净人畜粪作为种肥,并起掩盖种子利于发芽的作用。每收割一次追肥浇水一次。春季生长旺盛期,更应加强肥水管理。

  (4)病虫害防治

  冬寒菜虫害有地老虎、斜纹夜蛾和蚜虫等,可采用毒饵诱杀或敌百虫防治。病害有炭疽病、根腐病等,可用50%复方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农抗120水剂200倍液喷雾防治炭疽病。根腐病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400倍液喷雾防治。

  (5)采收

  冬寒菜一般株高15厘米时即可采收,采收时茎基部留1~2节,留节过多,侧枝萌发过多,分散养分,影响产量品质。采收次数一般在旺盛生长期5~7天1次,亩产可达1500~2000千克。

食用功效

  具有清热排毒,消暑解渴,解烟酒,减肥,抗疲劳诸功效。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