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源性致热源
2022-07-12 17:40:30 百科资料
内源性致热源(又称白细胞致热源),医学术语,是指内源性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综合调节作用使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高引起发热。
- 中文名称 内源性致热源
- 别名 白细胞致热源
- 后果 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高引起发热
- 领域 医学
内源性致热源又称白细胞致热源,如白介素(IL-1)肿瘤坏死因子(TNF)和干扰素等通过血一脑脊液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使调定点(温阈)上升,体温调节中枢必须对体温加以重新调节发出冲动,并通过垂体内分泌因素使代谢增加或通过运动神经使骨骼肌阵缩(临床表现为寒战),使产热增多;另一方面可通过交感神经使皮肤血管及竖毛肌收缩,停止排汗,散热减少。这一综合调节作用使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高引起发热。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