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关英汉

2022-06-25 09:11:06 百科资料

关英汉(1914年1月27日-)1975年7月退休于沈阳市沈河区风雨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一位只靠退休金生活的普通老人,就是这位普通的老人,从1991年至2013年间,在灾难面前,一次又一次伸出援助之手,把自己的全部积蓄捐献给了灾区。

  • 中文名称 关英汉
  • 国籍 中国
  • 民族 汉
  • 出生日期 1914年1月27日
  • 主要成就 2010年度感动沈阳十大人物

人物简介

  关英汉 ,2010年度感动沈阳十大人物,居住于辽宁省沈河区朱剪炉街道迎宾社区。2010年,关英汉97岁高龄,每月退休金2000多元,却住在只有30多平方米的单间;裸露的水泥地面、没有电视机、没有电话,就连单人床也有近50年的历史;一件棉袄穿了几十年,领口和袖口都露出了棉花;每天严格控制吃菜的标准,一周的全部花销只有十几元。就是这位普通的老人,从1991年至2010年间,共捐款26万余元。

关英汉

感人事迹

  关英汉13岁那年,父亲便离开了人世。他感受到,灾难与不幸对人生的影响实在太大了,所以人要彼此取暖才能前行。1975年关英汉退休,自己居住。老人吃的非常简单,都是蔬菜,而且每天将吃菜的标准严格控制在2.5元钱。在老人30多平方米的单间里,单人床也有近50年的历史,房间里没有电视机,没有电话。逢年过节或是过生日,儿女们都给他钱,他就把这些钱积攒起来存上。

关英汉

  老人家每月退休金1942元,扣除杂七杂八费用外,余钱全部用来实施爱心计划。2005年1月10日上午,关英汉在家人的搀扶下来到沈河区红十字会,将毕生积蓄--8.1万元全部捐给海啸灾区,是沈城个人捐助款项数额最多的。当时沈河区会长韩丽将收到的共200多万善款,整理后,将90余万元上报给了沈阳市红十字会。

  2008年5月13日,使用两个放大镜才能看清报纸的老人看到关于汶川地震灾区消息后,他毅然决定,将还剩半个月就到期的存款6万元全部取了出来,捐献给灾区。

  老人坚持一分养老钱都不留,全部捐献给社会。2010年5月6日,关英汉老人听说朱剪炉街道成立慈善分会,老人再一次倾尽所有把这两年来省吃俭用存下来的全部家产捐献到慈善分会,共70400元,连一分利息都没留下。19年的时间里,一共捐款26万元。

  关英汉老人又在银行开了个"教育专门账户",将坚持每月把退休金捐出来,希望"孩子们都上得起学"。对于老人一下子倾囊捐赠,儿女们并不意外。

  老人的儿子说,起初也不理解,但后来明白了,爸爸从小就不容易,知道生活在痛苦中的人们最需要关怀。老人一生不吸烟不喝酒,最大的爱好就是帮助别人,只要听说哪有灾情,他肯定都会捐款。只要老人高兴做的事,全家人都支持。老人的女儿说,孝顺父母,一定要顺从父母意愿,这样父母才能快乐健康。在老人的带领下我们每个家庭也建立的捐款台账,那里记录了需要帮助的人。

  关英汉老人共有4个儿子和4个女儿,大部分儿女已经退休,生活条件都很一般。关心别人,快乐自己,已成为关英汉一家的生活理念。一遇到捐款捐助的事情,家里所有人都会集体行动。

获奖情况

  2010年6月18日,感动沈阳人物评选活动启动,历时半年经过市民自荐、单位举荐、候选人演讲、市民投票和专家综合评议,关英汉等被评选为2010年度感动沈阳十大人物。

  颁奖词:用高倍放大镜一遍遍地在报纸上动情寻找可以捐助的焦点,在危难时刻一次次地将全部存款清零。一位高寿老人的大爱如此厚重,让我们懂得生命恒久的另一重意义。

  获奖感言(5个子女代领奖):正月二十四是父亲的生日,祝他健康长寿。

网友质疑

  官媒称,沈阳百岁老汉关英汉通过沈阳红十字会,为四川芦山地震灾区捐出自己的全部存款10万元。关老汉顿时成为网络与媒体的焦点人物。

  民众发现,关英汉近几年每逢大灾都会捐出"毕生积蓄",前后共计三十余万。民众质疑,是百岁老人生财有道,还是某组织炒作有道?

  官媒新华网报导称,沈阳百岁老人关英汉日前通过沈阳沉河区红十字会向芦山灾区捐出自己的全部存款10万元,并称这是关英汉的全部存款和利息。

  报导还称,100岁的关英汉是沉河区风雨坛卫生服务中心的退休职工,生活并不富裕。

  有民众在网络上搜索发现,关英汉老人在几年内被媒体报导"倾家荡产捐出毕生积蓄"就有4次:

  2005年1月10日上午,关老汉到沉河区红十字会将"毕生积蓄"8.1万元捐给了海啸灾区;

  2008年5月,关老汉将还剩半个月到期的存款6万元全部取出,捐给了汶川地震灾区;

  2010年5月6日,关老汉向沉河区朱剪炉街道新成立的慈善分会捐出"全部家产"7.04万元;

  2013年4月24日,关老汉向芦山灾区捐出"全部存款与积蓄"10.3万元。

  调查发现,关于老人24日捐款事实的报道,大部分媒体选用"近年来全部存款和利息""存折清零"等描述关老的捐款事实。微博传言"老人捐出毕生积蓄被屡次报道"的情况并不属实。

  2013年5月2日人民日报转发新华社文章《捐款老人不是托》通过不同人士讲述,详解老人的品行、捐款能力、捐款事实、捐款动机,还原了一个生活极其简朴、但一生乐于助人的老者形象,让这位淡泊名利的老人免除了"污名化"的痛苦与煎熬。

  2013年5月3日,部分网友称在网上查询老人捐款无相关信息,人民日报、新华社 陆续发表消息追踪老人善款去向,沈阳红会称,老人捐款均已经到账,但因网络原因尚未公示。

经典语录

  "世界上心的距离是最远的,也是最近的。只有用爱心去与人沟通和交融,才是和谐的最高境界。"

捐款记录

  捐款时间

  捐款金额

  2005年1月10日

  8.1万元

  2008年5月13日

  6万元

  2010年5月6日

  7.04万元

  2013年4月24日

  10.32242万元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