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捷
关捷,满族作家,1960年10月17日出生。世居沈阳,系长白山瓜尔佳氏。出身于一个尚武的镶黄旗家族。
- 中文名称 关捷
- 民族 满族
- 出生日期 1960年10月17日
- 职业 记者,作家
- 代表作品 《人民艺术家李默然》《铁血军魂:一八〇师在朝鲜》《顺治迁都》
简介
关捷,男,满族。1960年10月17日出生。世居沈阳,系长白山瓜尔佳氏。出身于一个尚武的镶黄旗家族。三百多年来,族人以身负十八处箭伤仍奋勇杀敌的始祖玛库礼为自己的偶像,视第一个攻上汀州城头的三世祖安崇阿巴图鲁为自己的楷模。因此,清初至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前的时段内,代代为将领,辈辈出英烈。然而,到了绝望的清末,族人纷纷弃武从文。曾祖以来,嗜书者如潮。父辈兄弟十余人,半为"孔子",半为"华佗"。族中老人叹道:吾族弓箭朽矣。

2014年出版作品《人民艺术家李默然》获得第八届辽宁文学奖。2015年出版作品《铁血军魂180师朝鲜》获得第九届辽宁文学奖。
2019年7月25日,关捷被沈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评为沈阳市优秀退役军人称号。
2019年9月4号,关捷被辽宁省委宣传部,辽宁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辽宁省精神文明办评为辽宁好人·最美退役军人荣誉称号。
作品简介
关捷,系玛库礼之十四代孙。面貌棱角分明,而须眉志在嚣张,依稀武夫模样。曾一度从戎,终因无敌可杀,无城可攻,旋即怅怅然解甲而回归书房。从此,执笔为生。回首二十年笔墨生涯,唯一觉得无愧于祖先的是,所写从来都是有关国家民族的大义文字,未曾有过一钩一划与胭脂纠缠不清。外界论曰:"黄钟大吕",似乎唯物史观。诸多体裁当中,最喜杂文。不看时令,更不看眼色,常于忍无可忍之时,拈过笔来,咬牙切齿地痛骂一番阻碍中国发展的种种丑恶人和丑恶事。1992年走入新闻行列,此前曾为军人、工人、教师。1993年调入《青年时报》1995年调入《沈阳日报》近十年来,写出一定数量的新闻与文学作品。通讯、报告文学、杂文、言论、散文,是他惯于使用的体裁。
作品屡屡被《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工人日报》、《法制日报》、《羊城晚报》、《新民晚报》、《人物》、《大地》、《读者》、《散文百家》、《传记文学》等知名报刊转发或转载。
曾获中国青年新闻奖,邵飘萍杯全国杂文大奖赛一等奖。华东五省杂文大赛一等奖。报告文学集《寻找英雄》,曾有相当反响。《光明日报》于1994年12月30日,作整版报道;《中国青年报》于1995年2月5日,在一版做整版报道;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1995年5月1日做特别节目报道,播出前在"新闻联播"节目中做隆重介绍。
2001年3月,中国文联出版社与他签约,以版税制的形式重新出版《寻找英雄》,并在北京大学做大型签名售书活动,受到师生欢迎,北京电视台、《北京青年报》等媒体做了详尽报道。同年6月,《读者》杂志发表长篇报告文学做介绍;7月6日,《文汇报》发表长篇评论文章。同年9月,中国文联出版社以版税制的形式,将他三年中在《沈阳日报》上发表的特别报告结集出版,书名为《幕后新闻》,共27万字。新书在北京图书城上市,受到读者喜爱。《文汇读书周报》、新浪网、搜狐网相继做了热情介绍、转载和评论。
出版作品
《寻找英雄》、《琴心剑胆》、《幕后新闻》、《神警传奇》、《人民艺术家李默然》、《三毛的流金岁月》《铁血军魂:一八〇师在朝鲜》 《顺治迁都》 《日本你必须还我天道》
近年较有影响的作品
《恐龙正在我们的头上飞》、《揭开孔子诞辰之谜》、《京郊农民大征婚》、《农民做模特第一人》、《杜甫草堂连绵12个世纪的秘密》、《为大禹守陵4000年》、《安葬被弃古尸:人道主义的金版传奇》、《那七名大学生,你为何忘了恩人?》。这些新闻作品曾被各地报刊杂志广泛转载,其中《那七名大学生,你为何忘了恩人》被中央电视名实话实说栏目转用。
新闻写作特点是,强调使命感与责任感,关注社会热点,注重文化含量,讲究新闻与文学的结合,力求用较完美的语言形式表现充实的新闻人物与新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