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鸣理论
2022-07-06 03:53:21 百科资料
共鸣理论认为人能够对不同波长的波产生共鸣,也叫位置理论。
共鸣理论 在赫尔姆霍茨看来,由于基底膜的横纤维和感声细胞(毛细胞)长短不同,靠近蜗底较短,靠近蜗顶较长,就像长短不同的弦一样,能够对不同波长的声音产生共鸣。声音刺激的波长短,由短纤维发生共鸣作出反应;声音刺激的波长长,由长纤维发生共鸣。人耳基底膜约有24000条横纤维,它们分别反应不同波长的声音,基底膜的接收引起听觉细胞的兴奋,从而产生不同的音调感觉(类似于人眼看到颜色的色调)。该理论强调了基底膜部位对声波的作用,音调的感觉取决于基底膜上发生最大刺激兴奋的集体位置,因而也叫位置理论。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