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充电宝

共享充电宝是指企业提供的充电租赁设备,用户使用移动设备扫描设备屏幕上的二维码交付押金,即可租借一个充电宝,充电宝成功归还后,押金可随时提现并退回账户。
2017年12月13日,共享充电宝入选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的"2017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新词语" 。2019年8月,有消费者反应,多个共享充电宝品牌悄悄涨价 。2020年12月,公安部网安局官方微信发布了一则重要提醒:共享充电宝可能被植入木马程序,一旦插入手机,可能会盗取你的个人信息。
2021年4月,研究机构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在线共享充电宝设备量已超过440万,用户规模超过2亿人。随着用户规模与落地场景的激增,消费者对共享充电宝的价格变得越来越敏感。
- 中文名称 共享充电宝
- 外文名称 Shared charging point
- 功能 充电
- 属性 充电器
发展历史
共享充电宝是在"共享"风口上出现的全新细分行业。2014年8月,来电科技成立 ,随后,才有了接二连三的入局者。
2017年以来,随着共享经济概念的火爆,共享充电宝也被资本推上风口。而除了融资大战之外,专利大战早在2016年就已爆发 。
2016年7月22日,来电科技以侵犯其3件实用新型专利权为由将云充吧告上法庭。2016年10月,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来电科技胜诉,要求云充吧立即停止制造、使用、销售、许诺销售等侵犯来电科技专利权的行为,并赔偿来电科技人民币60万元。云充吧不服判决并随即向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
实际上继云充吧后,来电科技后来又相继起诉街电、友电等侵权。其中街电科技因聚美优品的3亿元投资、陈欧亲自出任董事长而被广泛关注 。2017年5月,聚美优品CEO陈欧3亿元投资共享充电宝企业,资本在抢时间,其布局在未来最晚不会超过5个 。
2017年7月,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宣布二审判决,驳回了云充吧的上诉,并维持原判。这场长达一年的专利纠纷告一段落 。
2017年7月27日,智能共享充电公司怪兽充电宣布获得高瓴资本,清流资本、蓝弛创投、顺为资本等机构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 。
2017年10月11日,共享充电宝首现出局者, 乐电官方微信宣布停止运营 ,回收所有共享设备 。截至2017年10月11日,该公司已回收所有充电宝设备,并提醒用户将未提现的押金提现,提现后余额会在1至2个工作日退回。该公司的客服电话一直处于占线或者无人接听的状态。乐电于2017年3月份上线,在杭州铺设了近200台设备,覆盖公交站、商场、KTV、酒店等场所。乐电与街电的类型相似,均是固定场所下的可移动型充电宝 。
截止2019年底,"三电一兽"的市场份额已达到96.3%。
截至2021年3月,共享充电宝行业形成"三电一兽"+美团的市场格局。2021年伊始,"三电一兽"中的怪兽充电计划2021年上半年赴美上市。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7年-2020年,共享充电宝的总用户规模呈上升趋势,从2017年的0.8亿人增长到2020年的2.9亿人,但增长速度却在明显放缓,年增长率从104.9%降到56.3%,再降到15.6%。虽然各家已经开始向三四线城市布局,但下沉市场的培育还需要几年的时间。
2021年4月,研究机构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在线共享充电宝设备量已超过440万,用户规模超过2亿人。
使用流程
共享充电宝的借取流程大致可以分为四步,扫码--注册--付款--借出,一般情况下整个流程花费不到3分钟。归还方式则类似于共享单车,用户可以在公众号平台上根据充电宝的GPS定位,就近归还。
2017年4月,在江西南昌中山路的设备共设置了40个充电宝存放端口,设备上方的屏幕注明了操作流程、费用提示、异常解答、使用教程和客服电话。用户打开手机中的微信或支付宝进行扫码操作,一台充电宝便会自动弹出。在设备上操作选择归还,手机随即收到包括归还时间、归还地点、租借时长、产生费用等在内的详细信息。该设备中还有数据线,但仅供出售,每条价格为10元。
应用场景
在江西南昌,两名群众手机即将没电,其中一人不仅通过该设备借了一台充电宝,还顺便买了一条数据线。感觉这与共享单车很像,非常方便。另外,借用后可以在其他地方归还,也省了很多麻烦。
在深圳,几名群众聚餐,恰巧遇到全部人手机都没电,此时一名群众直接取来组合桌面式电源,共享充电宝为其提供了5分钟的免费应急充电。
市面上的共享充电宝从使用场景来分,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
移动模式下的移动共享
一是移动模式下的移动共享,代表是"来电科技",主攻大场景;人和充电设备都是可以移动的,比如从A地借充电宝到B地还,主攻大场景大设备,包括商场、高铁、火车站、机场、景点、医院等人流量大的地方,一台单机设备可放几十个充电宝。
固定场景下的移动共享
二是固定场景下的移动共享,代表是"街电科技",主攻小场景;人在A点附近活动时,有借充电宝的需求,可以从一个没那么大的机柜里付押金后借出。主攻小型柜台,场景包括餐厅、咖啡馆、酒吧等,一般单柜有6个或12个充电宝。
固定场景下的固定共享
三是固定场景下的固定共享,代表是"嘟嘟",主打的是每一张桌面;线机一体,桌面上有共享充电宝时,不需要交付押金,扫码付费后就可以直接充电。
收费情况
三种模式的付费方法都选择了扫码付费,一般为前0.5-1小时免费,此后每小时收费1元。在江西南昌,用户扫码后需要存入100元押金,充电宝归还后,押金将退回相关账户。如果芝麻信用分在600分及以上,还能免交押金。1小时内,用户可以免费借用,超时则按照1元/小时计费,10元/天封顶。
2019年8月22日,记者了解到,各品牌共享充电宝的最高收费标准为8元/小时,主要集中在景区、口岸等人流量大、地段好,但相对难进驻或难维护的区域;大部分场景中,各品牌的平均租金为2-4元/小时。
2021年3月,据看看新闻,商圈和医院等场所每小时充个电要3-4元,酒吧夜店等则高达10元/小时。除此之外,封顶价格也让人咋舌,每24小时封顶价24元到40元,有用户因未及时归还,一天花掉99元,等同于买了个充电宝。
2021年4月12日,新民晚报评: 不能让共享充电宝成为"吞金兽"。前半小时免费、1元/小时、3元/小时、5元/小时、10元/小时……共享充电宝的使用费自2017年以来,蹭蹭蹭往上涨,引发外界热议。消费者在这其中的体验感是最差的,完全处于"被动挨宰"的地位,俨然有一种被"薅羊毛"的感觉。所以,像类似的"霸王条款",还真得要有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来管一管,不能任由它们一路自说自话涨下去。
注意事项
在江西南昌入驻的设备在规模和免费时间上有所区别。一些大商场的设备往往有三四十个充电宝,免费使用一个小时。一些餐厅的设备只有十个左右,免费使用时间只有5分钟。因此,群众在租借时需看清设备上的提示,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所有充电宝都是品牌公司生产的,不存在盗取用户隐私的问题。如果充电宝发生安全问题,将由保险公司予以理赔。
2020年12月6日,公安部网安局官方微信发布了一则重要提醒:三类共享充电宝可能被植入木马程序,一旦插入手机,可能就会盗取用户的个人信息。一是商场里的可租赁移动电源,二是火车站里叫卖的满电充电宝,三是扫码免费送的充电宝。不要随意领取和购买来历不明的移动电源,如有需要,请选择正规产品。连接移动电源时,如弹出是否"信任"提示,请保持警惕。
社会评价
共享充电宝的初衷就是以更低的价格提供产品和服务。刚投入市场时,消费使用价格基本是"白菜价",随手一用支付个几毛钱或者几块钱毫无感觉。但是一次次温水煮青蛙式的渐进式加价后,如今共享充电宝的价格早已不再"亲民",共享企业已然离自己"初心"越来越远,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