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六韬·鬼谷子

2022-07-11 20:30:08 百科资料

《六韬·鬼谷子》是2007年中华书局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曹胜高,安娜。

  • 书名 六韬·鬼谷子
  • 作者 曹胜高,安娜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出版时间 2007年4月1日
  • 页数 329 页

内容简介

  尤其是汇综了先秦兵学的诸多精华,内容丰富。其中,《文韬》论治国用人,《武韬》论用兵,《龙韬》论军事编制,《虎韬》论特殊作战、武器和阵型,《豹韬》论战术使用,《犬韬》论军队的指挥训练。自西汉以后,逐渐受到重视。如刘备曾临终要求刘禅读《六韬》,诸葛亮也曾将《六韬》与《申》、《韩》、《管子》等书手抄一遍。到了北宋神宗元丰年间始,《武经七书》成为武试必读的书,对中国兵学产生极大的影响。

  《鬼谷子》阐述了战国纵横家所崇尚的权谋策略和言谈辩论技巧。今本《鬼谷子》分上中下三卷。上卷含《捭阖》、《反应》、《内键》、《抵巇》四篇,中卷含《飞箝》、《忤合》、《揣篇》、《摩篇》、《权篇》、《谋篇》《决篇》、《符言》等八篇,以阴阳捭阖为基础,说的是各种谋略权术的使用,颇适用于竞争环境。下卷含《本经阴符七篇》、《持枢》、《中经》等三篇,其中述盛神、养志、实意、分威、散势、转圆、损兑等其中自我修炼方法,具有参考价值。

人物介绍

  鬼谷子,姓王名诩,一说为春秋时代卫国(今河南鹤壁市淇县)人;一说为战国时代卫国(今江西省贵溪市)人;但具体生卒日不详,是"诸子百家"之一纵横家的鼻祖,主要著作有《鬼谷子》及《本经阴符七术》。

目录

  文韬

  文师

  盈虚

  国务

  大礼

  明传

  六守

  守土

  守国

  上贤

  举贤

  赏罚

  兵道

  武韬

精彩页

  本篇阐明了治国要略在于爱民,使民可获利,使民有所成,使民可生存,使民有所得,使民有所乐,使民有所喜,要避免伤害百姓、杀戮百姓、侵夺百姓、奴役百姓、激怒百姓等行为,对待百姓应该有"如父母之爱子。如兄之爱弟"。

  文王问太公曰:"愿闻为国之大务。欲使主尊人安,为之奈何?" 太公曰:"爱民而已。"

  译文:文王问太公说:"希望听您讲述治国的要务。如何才能 让君主受到尊敬,使人民安定呢?" 太公说:"爱民罢了。"

  文王曰:"爱民奈何?"

  太公曰:"利而勿害,成而勿败,生而勿杀,与而勿夺,乐而勿苦,喜而勿怒。"

  译文: 文王说:"如何爱民呢?"太公说:"使人民获得利益而不是损害他们,使人民有所 成就而不是导致他们失败,使人民能够生存而不是杀害他们,给予人民而不是随意夺占,使人民快乐而不是让他们受苦,使人民高兴而不是让他们愤怒。"

  文王曰:"敢请释其故。"

  太公曰:"民不失误则利之,农不失时则成之,省刑罚则生之,薄赋敛则与之,俭宫室台榭则乐之①,吏清不苛扰则喜之。民失其务则害之,农夫其时则败之,无罪而罚则杀之,重赋敛则夺之,多营宫室台榭以疲民力则苦之,吏浊苛扰则怒之。故善为国者,驭民如父母之爱子②,如兄之爱弟。见其饥寒则为之忧,见其劳苦则为之悲。赏罚如加于身,赋敛如取己物。此爱民之道也。

  注释:①宫室台榭:指当时豪华的宫廷台阁。台,土筑的高台,高 坛。榭,台上的房子。②驭:控制,统治。

  译文:文王说:"冒昧地请您解释一下缘故。"

  太公说:"使百姓不失去本务就是给予他们利益了,使农耕不误天时就是促成他们生产了,不惩罚没有罪的人就是保障他们生命了,减轻税赋就是给予他们财物了,少营造宫室楼台就是使他们安乐了,官吏清廉不苛刻扰民就是使他们高兴了。如果使百姓失去了本务那就是损害了他们的利益,使农民耕种误了农时那就是毁坏了他们的生产,惩罚没有罪的人那就是对他们进行残害,加重赋税那就是掠夺他们的财物,多营造宫室楼台那就是使人民疲惫增加他们的痛苦,官吏腐败苛刻扰民那必然会激怒百姓。所以善于治理国家的人,治理百姓就好似父母爱护子女一样,像兄长爱护弟妹一样。遇见饥寒交迫的人要为他担忧,遇见劳累辛苦的人要为他们悲怜。赏罚百姓就要像加在自己身上一样,对人民征收赋税就要像索取自己的财物一样。这就是爱民之道。"P13-P15

  为人凡谋有道,必得其所因,以求其情。审得其情,乃立三仪①。三仪者曰上、曰中、曰下。参以立焉,以生奇。奇不知其所拥②,始于古之所从。故郑人之取玉也,必载司南之车③,为其不惑也。夫度材、量能、揣情者,亦事之司南也。故同情而俱相亲者,其俱成者也;同欲而相疏者,其偏成者也④;同恶而相亲者,其俱害者也;同恶而相疏者,其偏害者也。故相益则亲,相损则疏,其数行也。此所以察同异之分,其类一也。故墙坏于其隙,木毁于其节,斯盖其分也⑤。故变生事,事生谋,谋生计,计生议,议生说,说生进,进生退,退生制,因以制于事。故万事一道,而百度一数也。

  注释:①仪:标准。②拥:拥塞,闭塞。③司南之车:即指南车,车上装有磁石,车有小人常指南方。④偏成者也:原文作偏害,俞樾《诸子平议·补录》以为当作"偏成",可从。⑤分:分裂。

  译文: 凡是给人家出谋划策都有一定的规律,必须探求事情的原委,以推究实情。要想详尽地探求对方实情,就需确立三条标准。这三条标准就是上智、中才、下愚。三条标准互相参验运用,就能生出奇谋。奇谋顺从事理,没有阻塞,从古代就已经开始依循。所以,郑国人人山采玉时,都要驾着指南车去,为的是不迷失方向。那么考量才干,测定能力,揣摩实情,也就是行动的"指南车"。所以情投意合的人一起谋事,是因为大家都可以成功;欲望相同的人不一起谋事,是因为只有一部分可以成功;凡是恶习相同的人一起谋事,是因为大家共同受害;凡是恶习相同的人不一起谋事,是因为一部分人受到损害。所以双方有利就相互亲近,双方损害就相互疏远,正是这个规律在发挥作用。所以要用这个区分同异,同类事物的道理是相同的。因此墙壁都是由于有裂隙才塌倒,树木是由于有疖疤才毁坏。这就是墙和树木分界之处。所以,变化产生事端,事端引出谋略,谋略需要计划,计划需要议论,议论导致辩说,辩说就有采纳。采纳就生摈弃,于是就形成制度,用来制约事端。如此看来,万事万物的变化都有相同的道理,各种制度也都有一定的规则。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