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全断面法

2022-07-08 00:44:08 百科资料

这种方法是隧道断面一次开挖成形,然后再支护衬砌。其优点是可以减少开挖对围岩的反复扰动,有利于保护围岩的天然承载力且施工方便。缺点是对地质条件要求较严,要求围岩的自稳性能好。

  • 中文名 全断面法
  • 外文名 full face excavation method
  • 定义 隧道断面一次开挖成形
  • 优点 减少开挖对围岩的反复扰动
  • 适用 Ⅳ~Ⅵ类硬岩的石质隧道

主要工序

  全断面开挖法是指按设计开挖面一次开挖成型。适用于Ⅳ~Ⅵ类硬岩的石质隧道,采用深孔爆破。

  全断面开挖法的主要工序是:使用移动式钻孔台车,首先全断面一次钻孔,并进行装药连线,然后将钻孑L台车后退到50m以外的安全地点,再引爆,使一次爆破成型,出渣后钻孑L台车再推移开挖面就位,开始下一个钻爆作业循环,同时进行锚喷支护或先墙拱后衬砌。

  (1)加强对开挖面前方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的调查。对不良地质情况,要及时预测、预报、分析研究,随时准备好应急措施(包括改变施工方法),以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进度。

  (2)各工序机械设备要配套,在尺寸、性能和生产能力上都要相互配合,工作方面方能环环紧扣,不致彼此互受牵制而影响掘进,以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和条工序之间的协调作用。并注意经常维修设备及备有足够的易损零部件,以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3)加强各种辅助作业和辅助施工方法的设计与施工检查。尤其在软弱破碎围岩中使用全断面法开挖时,应对支护后围岩进行动态量测与监控,对各种辅助作业的三管两线(即高压风管、高压水管、通风管、电线和运输路线)要求保持技术上的良好状态。

  (4)重视和加强对施工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使其能熟练掌握各种机械和推广新技术,不断提高工效,改进施工管理,加快施工速度。

  (5)全断面法开挖选择支护类型时,应优先考虑锚杆和锚喷混凝土、挂网、撑梁等支护形式。

施工顺序

  全断面法的全称为"全断面一次开挖法",施工顺序如下:

  ①用钻孔台车钻眼。然后装药、连接爆破网路。

  ②退出钻孔台车,引爆炸药,开挖出整个隧道断面。

  ③排除危石(俗称"找顶")。

  ④喷射拱圈混凝土,必要时安设拱部锚杆。

  ⑤用装碴机将石碴装入运输车辆,运出洞外。

  ⑥喷射边墙混凝土,必要时安设边墙锚杆。

  ⑦根据需要可喷射第二层混凝土。

  ⑧开始下一轮循环。

  ⑨通过量测判断围岩和初期支护的变形,待基本稳定后施作二次模注混凝土衬砌。

  全断面法原则上适用于Ⅰ~II级围岩中的铁路单线和双线隧道、Ⅳ级闹岩中的铁路单线隧道以及公路的双车道隧道。其要求必须具备大型施工机械;隧道长度或施工区段长度不宜太短,否则采用大型机械化施工的经济性差,根据经验,长度小于1km。

  经过多年的实践与发展。我国已能存软弱欠稳定的围岩巾采用全断而法,说明通过一定的下程措施及有效的工程管理,施下方法的适用性是可以改变的。

  根据围岩的稳定程度亦可以不没锚杆或仅局部设锚杆。对稳定性稍差的围岩,一般应先施作拱部初期支护,以防止应力集中造成的刚岩松动剥落,而且这样也比较方便施工,因工人可以站在碴堆上作业。待拱部初期支护基本处理完后,再出碴,就可以清理出边墙及隧底的工作空间以进行相应的初期支护。但对于围岩整体性较好、自稳能力强、光面爆破效果好的围岩,为了提高支护效率。加快工程进度,可以每2~3个掘进循环进行一次初期支护。

适用条件

  全断面法适用于以下条件:

  (1)巷道断面尺寸小或较小。

  (2)巷道(隧道)断面尺寸大或较大,但岩层完整、岩石较坚硬.具备钻爆施工所需的大型设备能够进行高位钻孔和装药等作业的条件。铁路和高速公路隧道的高度一般在8m左右,但由于施工单位具备这些条件,一般都可采用全断面法。

注意事项

  (1)由于一次开挖断面大,围岩相对稳定性降低,且每循环开挖工作量较大,要求具有较强的开挖、出渣和支护能力。

  (2)确保使用的机械设备配套,合理采用平行交叉作业来提高施工进度。

  (3)利用深孔爆破增加循环进尺,控制周边眼间距及角度改善光面爆破效果,减少超欠挖,及时施作初期支护,根据围岩条件变化及时调整施工方法,确保施工安全。

  (4)二次衬砌及时紧跟,I、Ⅱ级围岩二次衬砌距掌子面距离≤200m,Ⅲ级围岩≤80m。在软弱破碎围岩中使用全断面法开挖时,应加强辅助施工方法设计与检查。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