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八卦图
先天八卦图,是古人用来推演世界空间时间各类事物关系的工具。"先天"与"后天"出自《乾·文言》:"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在宋代以前,没有先天与后天八卦组合结构的文献记录,据说是宋代道士陈抟精于易学,开辟了图书解易的先河,据传陈抟根据《说卦》中的"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而创造出一个"先天八卦图";根据"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而创造出了"后天八卦图"。这两个八卦图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
- 中文名称 先天八卦图
- 起源时间 远古时代
- 辩证思想 对立统一
- 卦名 乾、兑、离、震、巽、坎、艮、坤
历史渊源
先天八卦,是古人用来推演世界空间时间各类事物关系的工具。它是乾坤定南北,坎离定东西,是天南地北为序,上为天为乾,下为地为坤,左为东为离,右为西为坎。故先天八卦数是: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它的中间数为0,以代表五或十。0象征着宇宙的元气。它的序数对宫相加之和为九数。先天八卦演变过程中,首先是太极,其次是两仪,接着是四象,最后是八卦,它们是宇宙形成的过程。
图形结构
太极图由于阴阳两面方位的移动和变换,而又出现了不同的图像。先天八卦图,坤震离兑居左,坤为母,离再索而得女,兑三索而得女,三卦皆阴,只震一索而得男为阳。故太极图左面用黑色表示属阴,黑中白点表示阴中有阳。乾巽坎艮居右,乾为父,坎再索而得男,艮三索而得男,三卦皆阳,只巽一索而得女为阴。故太极图右面用白色表示属阳,白中黑点表示阳中有阴。
内涵
先天八卦讲对峙,即把八卦代表的天地风雷,山泽水火八类物象分为四组,以说明它的阴阳对峙关系。《周易说卦传》中将乾坤两卦对峙,称为天地定位;震巽两卦对峙,称为雷风相薄;艮兑两卦相对,称为山泽通气;坎离两卦相对,称为水火不相射以表示,这些不同事物之间的对峙。按上述峙图式的内容,先天八卦可分为三个周期:
第一周期:从坤卦左行,表示冬至一阳初生,起于北方;从乾卦右行,表示夏至一阴初生,起于南方,本周期指的先天八卦图的最内圈,即由卦的初爻组成。这一寒一暑,表示太阳在一年的周期运动。
第二周期:由卦之中爻组成,半圈阳爻表示白昼太阳从东方升起,经南天而到西方;半圈阴爻表示太阳落山后的黑夜,这是记太阳运行一日的周期图像。
第三周期:由卦之上爻组成,半圈阴爻表示月亮运行的上半月,即朔;半圈阳爻表示月亮运行的下半月,是为弦。由此可见,这一图象是统一年月日时周期。
先天八卦图是由伏羲所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