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僭越

2022-06-30 18:44:06 百科资料

僭越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jiàn yuè,指超越本分行事。古时指地位低下的冒用在上的名义或器物等等,尤指用皇家专用的。

  • 中文名称 僭越
  • 释义 超越本分
  • 范围 皇家专用
  • 读音 jiàn yuè
  • 出处 《魏书》

释义

  1、超越本分行事。2、用为谦词

出处

  《魏书·清河王怿传》:"谅以天尊地卑,君臣道别,宜杜渐防萌,无相僭越。"

词语释义

  僭:超越(本分)

  【形】

  虚伪〖sham;hypocritical〗

  僭而无征。--《左传·昭公八年》

  覆为我僭。--《诗·大雅·抑》

  又如:僭乱(虚妄淆乱);僭词(虚妄之辞)

  过分〖undue〗

  不僭不滥,不敢怠遑。--《诗·商颂·殷武》

  又如:僭溢(过分);僭奢(过分奢侈)

  差失,罪过;乱〖fault;crime;indisorder〗

  不僭不贼。--《诗·大雅·抑》

  表示自谦〖modest〗。如:僭先(越礼先。谦词);僭忝(谓越分愧居上位。用为谦词);僭易(冒昧、轻慢。谦词);僭谈(谦词。所说的超越本分)

  超越本分,古时指地位在下的冒用在上的名义或器物等等, 尤指用皇家专用的。

  现在指无权冒用或要求;盗用;非法霸占; 用了自己的级别所不应该用的礼仪等。

  可与越俎代庖对照使用。

  在马基雅维利的《君王论》的献辞中有提到。表示臣下身居卑位敢于指点君王的所作所为是一种犯上行为的谦辞。

例句

  1、超越本分行事

  《魏书·清河王怿传》:"谅以天尊地卑,君臣道别,宜杜渐防萌,无相僭越。"

  《北史.卷一九.魏孝文六王传.清河王怿传》:谅以天尊地卑,君臣道别,宜杜渐防萌,无相僭越。

  宋文天祥《提刑节制司与安抚司平寇循环历》:"今某自有章宪样子,岂敢事事干与,犯僭越之诛。"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一回:" 玄德 不能隐讳,遂曰:'舍弟见 操 僭越,故不觉发怒耳。'"

  明归有光《上赵阁老书》:"君子伸於知己而诎於不知己,是以冒渎而忘其僭越焉。"

  王任叔《疲惫者》:"五六十岁的老翁,讨了一个老婆慰慰寂寞,在中国的社会里并不算什么一回事。然而在他便觉得有些僭越了。"

  2、用为谦词

  清·孔尚任《桃花扇·访翠》:"﹝小旦﹞何不行个令儿,大家欢欢。﹝丑﹞敬候主人发挥。﹝小旦﹞怎敢僭越。"

  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我平素对于 马氏 的学说没有什么研究,今天硬想谈'马克思主义'已经是僭越的很。"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