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做空

2022-07-07 21:18:46 百科资料

做空,又称空头、沽空(香港用语)、卖空(新加坡马来西亚用语)是一种股票、期货等的投资术语,是股票、期货等市场的一种操作模式。与多头相对,理论上是先借贷卖出,再买进归还。做空是指预期未来行情下跌,将手中借入的股票按目前价格卖出,待行情跌后买进再归还,获取差价利润。其交易行为特点为先卖后买。实际上有点像商业中的赊货交易模式。这种模式在价格下跌的波段中能够获利,就是先在高位借货进来卖出,等跌了之后再买进归还。比如预计某一股票未来会跌,就在当期价位高时借入此股票(实际交易是买入看跌的合约)卖出,再到股价跌到一定程度时买进,以现价还给卖方,产生的差价就是利润。

  • 中文名 做空
  • 外文名 Short sale/ short-selling
  • 解释 指卖出并未拥有或借入的证券
  • 其他称谓 卖空

意义

  做空是股票期货市场常见的一种操作方式,操作为预期股票期货市场会有下跌趋势,操作者将手中筹码按市价卖出,等股票期货下跌之后再买入,赚取中间差价。做空是做多的反向操作,理论上是先借货卖出,再买进归还。一般正规的做空市场是有一个第三方券商提供借货的平台。通俗来说就是类似赊货交易。这种模式在价格下跌的波段中能够获利,就是先在高位借货进来卖出,等跌了之后再买进归还。这样买进的仍然是低位,卖出的仍然是高位,只不过操作程序反了。

  做空从相关标的资产来分,有期货做空,股票做空,指数做空。就拿股票与指数相关的衍生做空工具来说,就有认购证,看涨期权,牛证。认沽证,看跌期权,熊证。认购证也可称窝轮认购证。认沽证可称窝轮认沽证。从种类上分有:货币窝轮,原油窝轮。窝轮认购证是一种看涨期权,属性有兑换比率,溢价,杠杆,引伸波幅,对冲值。窝轮认沽证也一样。只是方向不同。其中最主要的做空工具可以说是认沽证与熊证。

内容

  做空是一种股票期货等投资术语:就是比如说当你预期某一股票未来会跌,就在当期价位高时卖出你的股票,再在股价跌到一定程度时买进,这样差价就是你的利润。其特点为先卖后买的交易行为

  做空是股票、期货等市场的一种操作模式。指出做空和做多是反的,理论上是先将货卖出,然后再买进归还。一般正规的做空市场是有一个中立仓提供借货的平台。

影响

影响

  A股市场骗子不少,靠监管部门的稽查根本就管不过来。而做空机制是市场的自净机制,空方在自身利益驱使下会着眼于挖掘上市公司造假、利益输送等疑点,违法违规将置于市场主体的监控之下,这对遏制违法违规具有无比重要意义。

  做空机制的好处是多方面的。做空报告引起银行高度重视,通过审计调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资金链等方面风险点,有利于控制贷款风险。做空增加了投资者表达对股价观点的工具,增加了投资策略选择。做空有利于改善市场流动性、促进价格发现。做空有利于制衡单边交易,纠正过高估值。一个屡经空头质疑、狂轰滥炸的市场,该消灭的泡沫基本消灭,内在价值成为支撑股票价格的最重要因素,出现持续大跌、出现股灾的概率也大为降低。

  当然,一些空方为了达到盈利目的,也可能发布虚假信息,促使市场非理性下跌,由此导致谣言滋生或蔓延,但这就如同目前多方吹嘘上市公司发展前景等虚假陈述一样,只不过目标和方向相反,这些做空副作用需要通过加强监管来遏制。但总体来说,做空机制对市场的影响是利大于弊,不能因为担心其副作用而限制做空。

  目前A股市场与成熟市场的一个最大差距,或许就在于做空机制还不完善。尽管股指期货、融资融券等做空机制已经推出,尽管2015年《关于促进融券业务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等制度已经出台,但做空机制还没有真正发育起来,比如截至5月11日,沪深两市融资融券余额为8877亿元,其中融券余额仅为50亿元,空头几乎忽略不计,如此做空机制使其完善市场功能的作用远没有发挥出来。

  不仅如此,股指期货、融资融券都设立50万元的门槛,一般小散根本没有资格做空,这就使得目前的做空机制,天然地站在中小投资者的对立面,散户对空头极度仇恨。

观点

  首先是解决散户做空的权利问题。股指期货、融资融券等金融产品,当然应该建立投资者适当性制度,但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绝不能简单以资金量大小为衡量标准,一个在市场浸淫数十年的散户,其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或远胜于拥有几千万元的新入市大户,应开发迷你型股指期货,大幅降低融资融券门槛,让广大散户也有参与的权力,如果散户没有资格做空,就会使中小投资者天然地站在做空者的对立面。

  其次,对空方的虚假陈述也要完善认定办法。目前对虚假陈述的认定,多以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为依据,然而空方的一些质疑,其传播渠道显然不是上市公司信披渠道,往往是小道消息、非正规渠道,是否可以开正道、堵邪道,为空方专门设立一个质疑信息的披露渠道,以此防范市场谣言散布,同时,将此信息披露作为认定空方虚假陈述的依据。

  其三,解决融券来源。应拓宽市场化融券机制,可规定证券公司的融券来源,除了自有证券、向证金公司转融券,也可向长线投资机构、个人投资者借入。

  其四,维护空方合法权益。由于上市公司股票流通盘是固定的,那么只要多方实施操纵,空方就可能面临轧空,为此就应有效打击市场操纵;另外不少上市公司遭遇做空,如果无限期停牌,空方无法平仓,却要按融券时间承担利息费用,因此对上市公司停牌也应严格规范。

例子

  没有货先卖后买

  举例说明:看到10元的A股票,分析其后市在一定时间里会跌至8元,而你手中又没持有A股票,这时你可以从持有A股票的人手中借来一定的A股票,并签好约定,在 一定的时间里要把这些借来的股票还给原持有人,假设现在你借来100股A股票,以10元的价位卖出,得现金1000元,如在规定时间内,该股果真跌到8元,你以8元买进A股票100股,花费资金800元,并将这100股还给原持有人,原持有人股数未变,而你则赚到了200元现金。但是,如果该股涨到12元,你就要以每股12元的价格买入A股票100股,花费资金1200元,并将这100股还给原持有人,原持有人股数未变,而你则赔了200元现金。

建议

  商品价格不会为"0"

  投资者都知道,股票对应的上市公司如果管理不善,则有可能面临退市的风险,其股价有可能回归至"0",而目前我国的期货市场上市的期货品种,除了股指期货外,其他的均为商品期货,而商品由于有生产成本的存在,使得其在下跌时价格不会跌至"0",在跌破成本时,生产者面临亏损,减少供给,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使得商品逐渐供不应求,这种市场的力量会使得价格逐渐回归至成本之上,而不会跌至"0",因此,在商品价格跌至成本线附近时,不宜做空,比如08年金融危机,钢材价格大跌,最低跌至3300元附近,已跌破成本,此时则不宜再做空。

  顺应大的趋势

  进行投资最重要的是讲究顺势而为,在上涨趋势中逢低买入,在下跌趋势中逢高卖出,这就要求投资者要具备对市场整体趋势的研判能力。因为做空只适用于大盘处于下跌趋势通道时,其它时期,如大盘处于横向整理阶段或牛市行情阶段都不能采用这种操作技巧。因此,要求投资者必须要认清未来趋势的大致运行方向。而不能逆市而为,不能为了"做空"而"做空",一旦方向做错,最终只能是丢了西瓜捡芝麻。

实施要点

  实施做空时应注意的要点是:

实施要点
  1. 要求投资者要具备对市场整体趋势的研判能力。

  因为做空只适用于大盘处于下跌趋势通道时的,其它时间,像大盘处于横向整理阶段或牛市行情阶段都不可以采用这种操作技巧。因此,要求投资者必须要认清未来趋势的大致运行方向。

  二、做空要把握好股价运行的节奏,要趁股价反弹时卖出,趁股价暴跌时买入。

  在弱市的下跌途中经常会出现短暂的反弹行情和跳水般的暴跌行情,投资者要充分利用这种市场的非理性变动机会,最大限度的利用股价的宽幅震荡所创造的差价机会来获取利润。

2015年股市异常波动与做空的关系

  从2013年6月26日至2015年6月12日,中证全指累计涨幅达215%,上证指数累计涨幅163%,沪深300指数累计涨幅146%,中证500指数累计涨幅258%,中证1000指数累计涨幅316%,形成类似于2006年和2007年的疯牛市,由于股市是钱堆出来的,因此高杠杆配资入市是推动股市形成疯牛市的主要原因。

  场内配资,指的是证券公司开展的融资融券业务,受到证监会的严格监管和风控约束;场外配资则是融资融券以外市场自发形成的,财富管理方面的金融创新涉及信托、银行、基金、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受到证监会的约束和监督极少。关于银行理财资金,根据银监会的规定,银行自营资金和信贷资金不能直接流入股市,理财资金也不得投资于境内二级市场公开交易的股票或与其相关的证券公司投资基金。

  近年来,随着银行理财资金的不断充裕和金融创新工具的日渐丰富,银行通过发展表外业务,规避信贷监管的金融创新形式应运而生,逐渐催生并滋养了我国影子银行体系。银行理财产品为影子银行体系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反过来银行通过与信托公司和融资企业的合作实现了理财产品的信用扩张。

  当2014年牛市迹象出现时,影子银行就从向实体经济放贷转而向股市放贷,各类伞形信托和配资平台在供需推动下迅速成长。在场外配资业务中,作为源头活水,银行理财资金成为"优先级"资金的主要来源之一,通过各类结构化金融产品和创新工具等渠道分流,最终汇入股市大资金池并形成了风浪。

  具体来看,银行理财资金主要通过以下三个配资渠道入市:第一,通过结构化信托产品进入股市,其规模大约在1.18万亿-1.33万亿元;第二,通过基金子公司或证券公司资管产品进入股市,其规模大约为5500亿-6000亿元;第三,通过两融收益权转让、股票质押回购、收益凭证等业务间接入市,其规模大约有1.3万亿元左右。

  在2015年股市异常波动前后存在的七种杠杆资金形式共同托起了"杠杆上的牛市"。这七种杠杆包括:证券公司的融资融券、结构化信托及配资运作模式、民间配资公司及互联网金融配资产品、基金子公司结构化资管产品、证券公司结构化资管产品、分级基金产品和证券公司其他创新型融资类业务。

  这七种杠杆资金并不能完全查到详细的数据,但融资融券是数据是可以公开查询的,如果将两融数据与中证全指走势图放在一起,可以清晰的发现两者具有高度的相关性,2014年6月16日融资融券总量为3976亿,当时股市尚处于低位,2015年6月12日融资融券达到几乎是历史最高值22300亿,中证全指也创出历史最高点8018点.

  不料2015年两融业务遭遇管理层严厉查询,两融开始下降,场外配资遭遇强行清理,随后股市开始暴跌,2015年6月15日至8月26日中证全指跌幅达-44.36%,上证指数跌幅达-43.34%,沪深300指数跌幅达-43.29%,中证500指数跌幅达-45.97%,中证1000跌幅达-49.73%,形成类似于2008年的疯熊市,融资融券里面主要是融资,融资与融券的比例基本上在200:1以上,融券完全可以忽略不计,正是由于融资融券比例严重失衡,造成多空不对称,这样一种只鼓励做多不鼓励做空的单边机制,造成股市容易暴涨,而一旦资金退去必然会有暴跌,就好比潮起之后必有潮落一样.

  部分专家比如证金公司董事长认为伴随着2015年"杠杆牛"的崛起,股指期货交易量得到了大幅增长,除了正常的风险管理功能外,在股灾期间被利用成为做空现货市场的工具,对于现货市场投资者信心和股价起到了一定的打压作用,引发市场情绪的恐慌,加速了市场的下跌,期货市场T+0的设置以及机构在股指期货上的高频交易,在市场异常波动期间也起到了一定的催化下跌的作用。其给出的证据如下:第一,股市异常波动前后,以IF1507为代表的主力合约套期保值仓位仅为40%左右,其余60%均为投机和套利盘,因此股指期货市场实际上主要成为一个投机、套利的市场。2015年6月12日至7月8日,上证指数连续下跌32%,在此期间,沪深300股指期货主力合约IF1507日均成交量平均达到持仓量的14.3倍,最高为28.5倍;中证500股指期货主力合约IC1507平均为10.3倍,最高为24.3倍;上证50股指期货主力合约IH1507分别为7.3倍和13.3倍。相对而言,海外成熟市场股指期货成交量一般不会超过持仓量的1倍,美国股指期货交易量一般高出持仓量30%-40%。第二,不少机构在股指期货中采用计算机算法驱动的高频交易策略,这种策略可以基于市场信号,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买单和卖单,进行跨市场瞬时套利或单边投机交易。在我国,由于一只股票只能在一个交易场所进行,因此高频交易不是现货跨市场套利,而是在期货、现货市场之间套利。高频交易在我国属于新兴事物,尚没有相对严格的监管措施,在期、现货市场发展不匹配的情形下,几乎形成了低风险高收益的套利环境,其带来的盈利效应非常富于投机诱惑性,对期、现货市场带来的冲击远高于境外市场,巨大的"追涨杀跌"作用加剧了短时间内股指的大幅波动。第三,股指期货在股灾期间经常出现严重贴水现象,有引领现货指数杀跌的嫌疑.

  其实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看法是因为这些专家没有彻底理解股指期货到底是什么东东,首先科普一下,股指期货是以股票现货指数作为标的物的标准化期货合约,具有杠杆性,双向性,零和性,均衡性,对称性,相关性,周期性等七大特性,由于股指期货会在每个月第三个星期五以股票现货指数收盘之前两个小时的算术平均价作为交割结算价,所以不论平时期货和现货的基差有多大,指数期货最终必然会强制向股票现货指数收敛归零,导致期货会紧跟现货指数,两者具有很强的联动性,就好比一只小狗跟着主人散步,小狗有时候会跑在主人前面,有时会在主人后面,但最终前进方向是由主人决定的,套利机制就好比狗绳,将股指期货与现货指数联系在一起,现货指数才拥有最终的定价权.

  第一,股市异常波动并非股指期货交易量放大所致。2014年,2015年沪深300期指的交易量分别为2.16亿手,2.77亿手,而沪深300股票交易量分别为292亿手,709亿手,沪深300期指与股票现货的交易占比分别为千分之七点四,千分之三点九,虽然总体交易量增加,但期货交易量占比不升反降,股市本身具有牛市中交易量放大熊市中交易量萎缩的周期性特征,而2014年和2015年上半年恰逢牛市,股市交易量放大带动了期货交易量放大,而不是期货带动了现货,2014年期指相对于股票现货的交易量比2015年更高,但2014年股市波动率正常,2015年却不正常,如果用股指期货交易量来解释股灾的发生就存在逻辑上的不通。

  第二,股市异常波动并非股指期货投机盘的过错。股灾之前20个交易日即2015年5月18日至2015年6月12日沪深300期指日均交易量为163.5万手,股灾发生的头20个交易日即2015年6月15日至2015年7月13沪深300期指日均交易量为166万手,环比上升3.7%,并没有大幅度异常上升,交易持仓比上升主要系持仓量下降所致,并非投机量上升所致,持仓量下降很有可能是套期保值盘平仓所致。另外,股指期货是封闭的零和游戏,也就是对赌游戏,独立于股市之外,和股市不存在盈亏的现金交换,必须有对手盘才能发生成交,期货玩家不可能和空气对赌,也不可能和交易所对赌,更不可能和股民对赌,对赌只能在期货交易者之间进行,期货多头和空头的持仓量和交易量是完全对称的,一方的交易量和持仓量上升,另一方的交易量和持仓量必然同步上升,不会无端出现单方面的头寸上升,期货市场存在套期保值盘,投机盘,套利盘三类玩家,他们互为对手盘,套期保值盘要想实现套保的目的,必有有投机盘作为对手盘给其提供流动性支持,由于风险不能被消灭,期货就承载了风险转移的功能,风险由套保者转移给投机者,套保者是天然的空头,如果有40%的交易者是套保盘,那必须有相应的40%投机盘充当多头才能与之相匹配,剩下的20%一半是多头,一半是空头,这样最终的多空比例才对等,因此实际上投机者中的多空比例是5:1,投机者是以多头为主,为套期保值提供了流动性,是稳定股市的力量,并不是做空股市的"元凶",投机盘数量大于套值保值盘才是股指期货应有的常态,把股市发生异常波动归咎于期货投机本身就忽视了期货的零和性。

  第三,股市异常波动与期现套利无关。2015年6月,7月股指期货基本处于贴水状态,套利盘如果想要获利,必然在股指期货上做多,在现货上做空,由于期货到期时按照现货价格交割,如果反向操作赔钱几乎是确定的,但由于融券来源非常有限,在现货上进行融券做空缺乏实际的可行性,这样的套利策略就很难付诸实际。以20150629为例,当天沪深300现货收盘价4191点,跌幅-3.34%,IF收盘价4014点,跌幅-5.44%,期货出现177点的贴水,如果套利盘在IF1507合约上做多,持有至7月17日交割,交割价为4124点,可以获利110点,同时必须融券做空沪深300指数ETF基金或者融券做空沪深300指数的成分股,但这两种方式都不具有实际的可行性。股指期货之所以出现严重贴水,一方面是现货指数受到某些权重股护盘出现失真现象,比如20150629日,当天有2305只个股交易,中位数跌幅为-9.99%,但沪深300和上证指数跌幅均为-3.34%,中国石油,工商银行等权重股不跌反涨,主力护盘意图明显,造成个股普跌指数却不能如实反映的怪象。另一方面,个股大面积停牌也会导致现货指数失真。现货指数失真,但期指并未失真,于是就出现了贴水现象,给人一种股指期货引领现货指数暴跌的假象.可能有的专家又会说,既然在贴水时无法实现期指套利,那投机盘在股指期货上直接做空还不容易实现吗?可是经过上述分析,当股指期货出现严重贴水时,如果选择做空反而会赔钱,这与绝大多数人的直觉是相反的,所以某些专家凭主观臆测就做出的一些结论是非常不靠谱的.

  第四,股市本身有内在运行规律。国外成熟市场的股市与上市公司的净利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但沪深股市具有独特的周期性运行特点,2008年1月中小板的平均市盈率曾经高达91倍,随后不可避免泡沫破裂进入熊市周期,而2015年6月中小板的平均市盈率也高达85倍,接近历史最高水平,随后也进入熊市周期,两者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说明股市本身具有一定的内在规律,泡沫过于严重迟早会破裂,并非外力可为。历史上的2000年纳斯达克网络概念股崩盘,1991年日本股市崩盘都是类似的例子,人为去杠杆又加剧了泡沫破裂。

  第五,自2010年4月16日股指期货上市以来,深300股指期货当月合约按照收盘价计算,上涨814天,平均涨幅1.18%,下跌855天,平均跌幅-1.09%,上涨概率为48.7%,近似于对称分布具有均衡性的特点,而同期沪深300现货指数上涨853天,平均涨幅1.07%,下跌818天,平均跌幅-1.08%,上涨概率为51%,也基本上呈现对称分布的特点,说明股指期货不改变股市涨跌概率,但对比股指期货上市之前的六年和上市之后的六年,股市日均振幅和月均振幅均有所下降,说明股指期货可以有效降低股市波动率,抑制非理性波动,并非教科书上说的助涨助跌。

  综上,基本可以认定2015年的股市异常波动是由杠杆资金推动,最终毁于泡沫破裂和人为去杠杆,由于多空制衡机制的不完善,会使股市更容易暴涨暴跌,反观港股和美股,其拥有完善的制衡机制,其走势就平稳得多,中国如果限制包括股指期货,融券在内的做空机制的正常发展,只会使股市不断重演牛熊更替的历史老路,究竟是向前还是向后,向左还是向右,请自行决定.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