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偏信则暗

2022-07-11 16:28:45 百科资料

偏信则暗,汉语成语,拼音是piān xìn zé àn,意思是只听信一方面的话,就不能明辨是非。出自《潜夫论·明暗》。

  • 中文名称 偏信则暗
  • 拼音 piān xìn zé àn
  • 出处 《潜夫论·明暗》
  • 注音 ㄆㄧㄢ ㄒㄧㄣˋ ㄗㄜˊ ㄢˋ
  • 反义词 兼听则明

成语出处

  汉·王符《潜夫论·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不能明辨是非。

  示例

  《论语.颜渊第十二》:子曰:片言可以折狱(清阮元挍勘云:片言可以折狱者,释文出以折云:鲁读折为制,今从古,案古多假折为制,墨子尚同中引书吕刑:制以刑作折则刑),其由也与(仲由,字子路)?集解: 孔(孔安国)曰:片犹偏也,听讼必须两辞,以定是非。偏信一言,以折狱者,唯子路可。唐孔颖达疏云:此章言子路有明断笃信之德也。子曰片言可以折狱 者其由也与者,片犹偏也,折犹决断也。凡听讼,必须两辞,以定是非。偏信一言,以决断狱讼者,唯子路可。故云其由也与。偏信一言,则是非难决。唯子路才性明辨,能听偏言,决断狱讼,故云唯子路可。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