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假蒟

2022-07-11 04:15:31 百科资料

假蒟(学名:Piper sarmentosum Roxb.),又名蛤蒌、假蒌、山蒌等。多年生、匍匐、逐节生根草本,长数至10余米;小枝近直立,无毛或幼时被极细的粉状短柔毛。

叶近膜质,有细腺点,下部的阔卵形或近圆形,长7-14厘米,宽6-13厘米,顶端短尖,基部心形或稀有截平,两侧近相等,腹面无毛,背面沿脉上被极细的粉状短柔毛;叶脉7条,干时呈苍白色,背面显著凸起,最上1对离基1-2厘米从中脉发出,弯拱上升至叶片顶部与中脉汇合,最外1对有时近基部分枝,网状脉明显;上部的叶小,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基部浅心形、圆、截平或稀有渐狭;叶柄长2-5厘米,被极细的粉状短柔毛,匍匐茎的叶柄长可达7-10厘米;叶鞘长约为叶柄之半。

  • 中文学名 假蒟
  • 拉丁学名 Piper sarmentosum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形态特征

  多年生、匍匐、逐节生根草本,长数至10余米;小枝近直立,无毛或幼时被极细的粉状短柔毛。

假蒟

  叶近膜质,有细腺点,下部的阔卵形或近圆形,长7-14厘米,宽6-13厘米,顶端短尖,基部心形或稀有截平,两侧近相等,腹面无毛,背面沿脉上被极细的粉状短柔毛;叶脉7条,干时呈苍白色,背面显著凸起,最上1对离基1-2厘米从中脉发出,弯拱上升至叶片顶部与中脉汇合,最外1对有时近基部分枝,网状脉明显;上部的叶小,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基部浅心形、圆、截平或稀有渐狭;叶柄长2-5厘米,被极细的粉状短柔毛,匍匐茎的叶柄长可达7-10厘米;叶鞘长约为叶柄之半。

  花单性,雌雄异株,聚集成与叶对生的穗状花序。雄花序长1.5-2厘米,直径2-3毫米;总花梗与花序等长或略短,被极细的粉状短柔毛;花序轴被毛;苞片扁圆形,近无柄,盾状,直径0.5-0.6毫米; 雄蕊2枚,花药近球形,2裂,花丝长为花药的2倍。雌花序长6-8毫米,于果期稍延长;总花梗与雄株的相同,花序轴无毛;苞片近圆形,盾状,直径1-1.3毫米;柱头4,稀有3或5,被微柔毛。

  浆果近球形,具4角棱,无毛,直径2.5-3毫米,基部嵌生于花序轴中并与其合生。花期4-11月。

产地生境

  产于中国广东、广西、福建、云南、贵州及西藏(墨脱)各省区。生于林下或村旁湿地上。印度、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也有。

近种区别

  假蒌一般生长在村边的竹林缘,或和竹子混生在一起;它的叶子跟胡椒的叶子很相似,叶面光亮有革质,有一种特异的香味。它的花白色,由多数的小浆果集合而成圆柱状,长1.5-3.5厘米,直径0.3-0.5厘米,也有特异香气。 而胡椒(Piper nigrum L.)叶厚,近革质,阔卵形至卵状长圆形,稀有近圆形,长10-15厘米,宽5-9厘米,顶端短尖,基部圆,常稍偏斜,两面均无毛;叶脉5-7条,稀有9条;浆果球形,无柄,直径3-4毫米,成熟时红色,未成熟时干后变黑色。

繁殖方式

  一般是以种子自然繁殖和传播,也可人工用叶腋中块茎繁殖,假蒟种子成熟后落入土中,休眠越冬后,竖年3-6月间温湿度适宜时萌发,它的生命力极强也即很“赖生”,不用施肥也不用浇水,一年四季生长旺盛且常绿。

主要价值

  温中散寒,祛风利湿,消肿止痛。用于胃肠寒痛呃逆,脘腹疼痛,腹泻,风寒咳嗽,水肿,疟疾,牙痛,风湿骨痛,跌打损伤。根治风湿骨痛、跌打损伤、风寒咳嗽、妊娠和产后水肿;果序治牙痛、胃痛、腹胀、食欲不振等。蛤蒌有滋阴,于女性减少色斑、调节内分泌、产后补血气等食用功效。

假蒟

物种考证

  《本草图经》:荜拨,今岭南有之,多生竹林内,正月发苗作丛,高三四尺,其茎如箸,叶青圆,阔二三寸,如桑,面光而厚。三月开花,白色在表。七月结子,如小指大,长二寸已来,青黑色,类椹子。九月收采,灰杀。暴干,南人爱其辛香,或取叶生茹之。

  《纲目》:段成式言青州防风子可乱荜茇,盖亦不然。荜茇气味正如胡椒,其形长一二寸,防风子圆如胡荽子,大不相侔也。

  《唐本草》:荜拨,生波斯。丛生,茎叶似蒟酱,其子紧细。味辛烈于蒟酱,胡人将来入食味用也。

  《酉阳杂俎》:荜拨,出摩伽陁,呼为荜拨梨,拂LI呼为阿梨诃咃。苗长三四尺,茎细如箸,叶似蕺叶,子似桑椹,八月采。

  《海药本草》:按徐表《南州记》:荜拨本出南海,长一指,赤褐色为上。复有荜拨)短小黑,味不堪。与阿魏和合良,亦滋食味。得诃子、人参、桂心、干姜,治虚冷肠鸣泄痢。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