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国

倪国,都城称为郳城。西周初期,倪国衰落。
在殷商之前,黄帝后裔就建立了邾娄部落。周武王灭商后,邾娄被封为诸侯国,称为邾,周公旦摄政时期,为了削弱诸侯国的势力采取分而治之的办法,借邾国夷父颜有功于周室,封其次子友郳地,故叫郳国。因从邾国分出,故名小邾国。叔术到滥(今山东滕州),建立了滥国(以倪立国) 。山东滕州官桥镇 古倪国文化研究会 和倪氏倪氏祖祠。
春秋时期,邾武公夷父颜有功于周王朝,周王封他的庶子友来 ,在该倪国的废墟上立国,国号仍叫倪国。
友的子孙三代一直居郳城为国君。到友的曾孙犁来为第四代国君时,始东迁四十周里建城立国,城初名 犁来城、倪犁城,其后也被呼为郳城。
"郳"、"倪"为同源字,一城邑,一姓氏,"郳"去"邑"为姓氏"倪"。这是倪姓源于滕州故地的依据。
- 中文名 郳国
- 故 名 小邾国
- 现 址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
- 别 名 小邾娄国
- 首君 友
简介
小邾国地处齐、鲁、宋、楚等大国之间,到春秋时代的中后期,各大诸侯国要挟小国连年结盟征战,小邾国终因国势衰微被灭亡。楚宣王在位时(公元前369--前340年)灭邾、小邾,掠走了"二邾"的遗民南迁邾城,故址在今湖北黄冈西北十里,见何光岳《楚源流史》,此后,这里的遗民便成了世居南方的支族。小邾曾一度复国,不久又被鲁国所灭亡。邾古称邾娄,小邾古称小邾娄,鲁穆公在位时(公元前372--前289年),依据"邾娄"的合音拼为"邹",始改邾为"邹",改邾绎山为"峄山"(见《汉书》),

友立国的 城此后也呼为"土城",才真正从政治上和名义上灭亡了"二邾"。秦代在这里置县,汉高祖时分小邾为蕃(滕)县、薛(薛城)县,不久合并更名昌虑县,王莽时昌虑县又更名承县,小邾国终被淹没在名目繁多的郡县制里,最终才从历史版图上消失。
历史溯源
公元前653年,倪犁来始得周王之命晋封"子"爵。倪犁来晋爵后,与位于今邹城境内邾国颜氏故地爵位相同,而且是同宗之国,为表示自己的国家由同宗邾国分立而建,国号又有区分,倪犁来更改国号,把郳国更名为小邾国。

自友到犁来,四代国君才始称小邾子,倪犁来城也开始俗称为小邾城。由于战争的原因,小邾国史--《小邾春秋》失传,《滕县志·小邾世家》一文是依据《春秋》、《左传》、《公羊传》及战国以后的诸史书集纂而成,且标明郳城的地理位置,同时还吸纳了鲁国《陋巷志》的内容。千百年来,史学界、地方志学界对这段历史多有争议,甚至否定滕州市境内的小邾国及国君友其人。为此,清道光《滕县志》专载了在郳犁城出土的《马珍墓志》为佐证。小邾国自友到他的曾孙犁来,倪犁来之孙小邾穆公,穆公之孙惠公,惠公在位时春秋结束进入战国,惠公以下六世被楚国所灭。这期间,小邾国共袭传十四代国君,灭国时约在公元前325年以后。
墓葬遗址
另外,至于新世纪之初所发掘的东江小邾国墓葬遗址,具体是小邾国的迁移后的都城还是墓葬,对此今有很多的争论。主要是围绕墓葬区域的围墙建筑及其围墙内类似的宫室建筑,是陵园墙与享堂,还是宫墙与宫室,还在论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