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倒牛奶的女佣人

2022-07-14 08:56:13 百科资料

《倒牛奶的女佣人》(外文名:The Milkmaid)是约翰内斯·维米尔于1658年至1660年创作的油画,现藏于阿姆斯特丹国立美术馆 。

该画作描绘了17世纪荷兰市民的日常生活。约翰内斯·维米尔把一个简朴的厨房画得很有感情,甚至令人产生怀旧心理。整个画面色彩厚实,光线柔和,与人物的性格特征融为一体 。

  • 中文名称 倒牛奶的女佣人
  • 外文名称 The Milkmaid
  • 画作类型 油画
  • 创作时间 1658年至1660年
  • 作者 约翰内斯·维米尔

画作内容

  该画作描绘了一个女子,也许只是个挤奶女工或者清洁女佣人,她正在将粗陶罐里的牛奶倒尽。女佣人身上散发着一种肃穆庄重的气质,她淳朴的圆脸,粗制的衣着,正撇下地板下的脚炉,塞起胸前围裙的一角,忙着要将粗陶罐里的牛奶倒尽,神情专注认真。女佣人旁边是一扇窗子,窗子上有一格玻璃破损。窗子透进的光线照亮了墙上挂着的铜水壶纸柜连。窗户旁边的墙上挂着一只藤篮和一盏马灯。桌上杂乱地摆着一些食物。女佣人的后方是一面墙,在女佣人头部微浆樱的左上角,有一根钉在墙上的钉子 。

创作背景

  约翰内斯·维米尔所生活的年代,是荷兰独立后新兴市民阶层高度发达的时代,而约翰内斯·维米尔所居住的德尔夫特城,据说有"欧洲最清洁的城市"之称。约翰内斯·维米尔不同时期的风俗画,都体现了一些时代特点,该画作就是体现这些特点的作品,它提供了那个约翰内斯·维米尔所生活的年代人民的普遍心理信息 。

艺术鉴赏

主题

  该画作中墙根处的一块瓷砖上描绘有爱神丘比特。丘比特的形象与一旁的暖脚炉都是女性情欲的象征。约翰内斯·维米尔在该画作中加入这两个元素大概是作为反衬,意在强调画面所倡导的节欲和简净主题 。

形象

  《倒牛奶的女佣人》画面并不迎棕纹复杂,轮廓清晰,环境朴素,把一个简朴的厨房画得很有感情,甚至令人产生怀旧心理。女佣人是个健壮的村妇,正在倒牛奶,她显然是安于自己的工作,脸上透出红润。这种专注更增强了场景的安宁静谧感,可以联想到的声音只有牛奶流注入碗的涓滴之声 。

技法

  约翰内斯·维米尔采取了一种与表现上流社会完全不同的技巧,他的笔触充满了活力,他大胆而谅察阿又铺张地运用了黄、蓝、绿、白、红等色彩,使画面富有力感而又质朴无华 。

构图

  该画作所有人和物的质感都很强烈。构图不很复杂,人物轮廓较为清晰,周围环境淳朴。作品色彩厚实,光线柔和,与人物的性格特征融为一体。画家将一个简朴的厨房画的很有感情,甚至能令不少观者产生不同的怀旧心理,仿佛看到自家的厨房一角。而窗子是房间的一个光源。约翰内斯·维米尔描阀盛腊腿绘了窗子上一格破损的玻璃。破洞处透过的光线有所不同。窗子透进的光线照亮了墙上挂着的铜水壶,水壶的反射光与墙上的阴影完美映衬。在画面的最上端,女佣人头部的左上角,有一根钉在墙上的钉子。这个写实细节实际上说明了此处起初可能挂有一幅画或者地图,但为了不分散观者的注意力、破坏画面的人物重心,约翰内斯·维米尔将此处改画为了墙壁 。

历史传承

  20世纪初,该画作险被美国人买去,故荷兰国会决议由国库出钱买回。现藏于阿姆斯特丹国立美术馆 。辩和重立

重要展览

  自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1885年建成后,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经过了近10年、耗资5亿美元的重新装修和改造,修缮期间,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的菲利普斯展厅一直保持着开放,展出博物馆最著名的展品,包括维米尔的《倒牛奶的女佣人》 。

作者简介

  约翰内斯·维米尔(1632年-1675年)是一位优秀的风俗画家,又常常被看做"荷兰小画派"的代表画家。综观他的作品,流露出一种清新、恬静的诗意。他的作品大多是风俗题材的绘画,基本上取材于市民平常的生道虹活。代表作有《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倒牛奶的女佣人》等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