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身漂移

侧身漂移是建立在普通漂移基础上,在入弯瞬间点一下反方向键,减少过弯时的拖泥带水,实现更高效率的一次性过弯。
要想将最佳化漂移发挥到最佳状态。让漂移时间达到最短,漂移线也最短,车速减得最少,而且可以喷火!这是一项长期的训练,对于手指的敏感度要求较高!这就得靠艰苦的训练了!
- 中文名称 侧身漂移
- 外文名称 暂无
- 分类 QQ飞车
- 定义 技巧
指法剖析
操作如下(以右转过150度弯为例):
第一步,按下(不是点击)右,进入漂移状态。进入漂移状态的瞬间,快速点击左键一下,期间不放开向右和向前的方向键。
第二步,过弯。这个时候你会发现车子的过弯轨迹拉长,而且不是一个抛物线。而是入弯线这边变成了直线,在入弯时才开始弯曲,甚至在入弯前漂移路径还会先往外滑。这是个特别短暂的过程,在这只是对技术进行说明。
第三步,轻点左键后将过弯过程维持0.3到0.5秒左右,立刻放开右键,换左键。这个时候就是普通的拉车头动作,双喷。
很多玩家会发现这就是一个普通漂移双喷!而难就难在要在入弯瞬间加一个左键轻点,这个操作要占据一定意识反应时间,身体协调操作时间,所以当你操作完以后大概马上就要出弯了,又要拉回车头了。
所以本来只是在普通漂移中插入一个点击动作,但是当时的手指其实很忙。以右转为例,中指一直按着,无名指落下,食指敲击一下,无名指抬起,食指敲击第二下不放拉车头,如果还要带左手的q操作。只是这几点,就需要玩家有很高的指法熟练程度。
硬件要求
侧身漂移也有对键盘的要求。普通的键盘是不能同时按住2个以上的方向键,如果有游戏键盘是最好的,如果没有游戏键盘的话,可以把方向键改到数字键。
数字键主流推荐:上(8)下(5)左(4)右(6) 或上(5) 下(2) 左(1) 右(3)
字母键主流推荐:上(I)下(K)左(J)右( L) 或上(U)下(J)左(H)右(K)
最佳方法
漂移的最佳化路径1
大家看多视频后,会发现跟顶尖高手的漂移有个很明显的区别,他们一般飘得非常非常轻!别急,这都是经过艰苦训练才出的结果!打个比方,比如在上坡(森林有二处要用到,工地起跑后第一个弯)加速进行漂移时或者未加速漂移时,不要飘早了,飘早了就会导致飘得比较重,速度损失比较大!而且调整车身需要更长的时间!掌握好时间段在上坡快完时再进行漂移!
漂移的最佳化路径2
最佳化断位。何为最佳化断位,也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完一次断位漂移全部动作!怎么训练?大家可以在练习场,快速的把一连串断位动作连接起来!尽量达到速度最快!而用时最短!眼睛盯着时速表,不要低于150KM/H!
漂移的最佳化路径3
紧缩整体车轮痕迹!既把跑完一圈的车轮痕迹缩索到最小,也就是所谓的WANMEI贴弯!这也是项长期的训练过程!重点在于入弯!还有大家稍微运用一点三维空间想象能力,把地图看成一个整体,怎么样的路程距离最短,然后再去实践这些细节,可以在视频受到启发!但我个人建议尽量开发自己的潜在能力!
漂移的最佳化路径4
更加熟练韩试连飘(双飘跟连喷接替进行)link跟左连飘!(连飘时尽量让喷火达到临界值,既漂移角度最小而能喷火)连飘想进皆的要注意这些细节!至于该运用双飘还是运用连喷已经不再是争论的话题,能连飘是一项本事,但是在连的同时能调整车身,目的在于贴着壁连,这个我相信很多高手未能完全做到!
漂移的最佳化路径5
注意过弯时的细节!(每个图都有很多细节,对于提高成绩很有作用,等待大家研究发现!)例:跑森林进行断位飘时,尽量让车速达到最大值也就是能量快用完时进行断位飘!具体做法就是要更早的按ctrl使用N2O,这样操作起来增加了点难度,但是对于控车能力又会有所提高!而且成绩也会上升!将此例子舒展开,下破进行漂移时,尽量让坡下完后再进行断位,也就是为了车速达到最高值!
漂移的最佳化路径6
漂移完后速度的迅速提升!这个看似不起眼,但却非常影响记时赛的成绩!速度的提升就靠N2O了!
漂移的最佳化路径7
注意车身操作的细节!提高整体动作的连贯性,让失误接近零!大家出弯时尽量让车子已经调整好方向,尽量让操作达到最舒适的状态!不要再进行左右晃动而进行方向调整(大忌)!至于瞬间喷火就不用我啰嗦了
漂移的最佳化路径8
能量分配细节!也许大家认为在这里说这个是多余的,不!不多余!进行漂移时如果要飘满一条气,不要把能量飘多一点,而让这条气满,这就是损失!速度损失!弄不好同水平之间进行竞技时被超!运用点:城镇高速在最后那个连飘弯不能连多了,因为紧接着的是一个180度大弯!这个大弯在加速时能积蓄一多半的能量!所以在连飘弯最多只能连2到3下,顶尖高手一般两下!而出那个180度大弯时是断位出弯!这样可以积蓄多点能量,而且可以迅速调整车身方向。
实战地图
一般侧身漂移指的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非常熟悉地图的某一个弯道的调整技巧。
海洋公园
隧道出口接下来那个S型假弯,控制赛车的位置,尽量往右边靠。因为一般键盘不是机械键盘,侧身的幅度一般很小。靠左很容易擦墙,致使侧身失败。损失掉氮气。从而影响跑图成绩。
玄灵峡谷
广义上指的是在经过变面后的下一个弯道,因为要进入一个断桥,在入弯角度非常小的情况下我们选择用侧身漂移。尽量减少失误的几率。接下来是图1,图2,图3。 图1为断桥侧身点。图2是地图开头第二个弯道,如果你没有最佳化漂移的水平,建议开始用侧身过小口,这样失误率会大大降低。图3为飞越点进行的漂移。这个看实际情况,角度把握的好正常漂移,不过集气有可能只集到90%,因为速度的缓冲不是很够。实战一般用甩尾漂移和侧身漂移。对于调整入弯角度也很有帮助。
港湾发卡
相信很多朋友刚开始练习侧身漂移都是用的这张地图。因为毕竟那个弯道对于侧身漂移来说。可侧可不侧。因为最佳化和三段式都可以通过该弯道,下面是路人玩家和顾总的侧身比较:
西部矿山
相信很多人也是最早在这张地图学习的侧身。顾正文比赛为数不多失误过的几个地方。图4为2011年SSC苏州站的比赛,赛车是科帕奇,车身较轻,所以侧身勉强通过。图5为2011年TGA夏季决赛,赛车是劲霸,漂移的半径很小,而且车本身手感很重,所以顾总在这里侧身以后还是失误了。
图6是走近道后的侧身漂移。早期赛道之王跑法是选择走近道的跑法,后来在比赛时发现,走近道会大大增加了失误率,而且在领先的时候很容易被后追者采用撞墙漂移,通过最佳化入弯卡住内道,所以后来开始选择不走近道的跑法。
图7是不走近道的侧身漂移。此跑法同样适用于计时赛和实战比赛。
瓦特厂房
曾经最难的侧身点,对于侧身的幅度以及入弯的角度都要求很高,四周障碍物很多,很容易擦墙造成失误,如今技术普及,失误率大大降低,但是在比赛时,有选手采取保守跑法,在此弯道不采用侧身通过,例如2011年TGA夏季赛决赛顾正文VS戴佳乐,2013年TGA夏季赛决赛严斌VS陈景京,采用半点漂+甩尾漂移,和玄灵峡谷的飞跃点的处理相似。而且此弯道采用侧身被搞得几率很高,所以保守跑法不会失去内道,只是过弯速度会降低不少。
亚特兰蒂斯
第一圈戴佳乐失误频频,顾总一路领先,包括零失误通过这个侧身点。第二圈由于领先过大,顾总跑法比较保守,小失误不断,并且在侧身点的弯道也出现了失误,不过不影响顾总拿下了亚特这一局比赛。
苏格兰场
苏格兰场中有多处侧身漂移的运用点,拿图8这个为例来说明。该弯道有些类似海洋公园出隧道口的S假弯,不过比海洋的侧身点要更加难,因为本身苏格兰场的赛道地图很窄,不仅考验选手的侧身技巧,并且还要兼顾最佳化漂移的路线(路线很差即使侧身调整失误的几率依旧很大,尤其是漂移半径很大的赛车),所以此处一般选择松前+侧身漂移。既保证了这个弯道集满一管氮气,又能很好调整段位出弯的角度。
接近弯道时,轻点左键并松开;出弯时迅速按左键+漂移键完成拉车头。(这里要注意左边突出的墙壁,过早的轻点反方向建会导致撞上左墙壁;过迟的轻点则会导致车头贴死内弯。)
沁园春
沁园春应该是飞车中侧身漂移运用点次数最多最经典的地图,没有之一。全图侧身调整的地方很多。起步后的第二个弯道,在飞车的早期,玩家选择松前+三段式出弯,这种跑法损失出弯速度很多,以至于该弯道不能够完整集出氮气,后来玩家选择直接采用加速侧身漂移通过,熟练掌握后,失误率不高。
此弯道类似于海洋公园的第一个侧身运用点,赛车入弯时尽量靠右边赛道,避免擦到左边的墙体。
下面的弯道也没特别的难度,依旧是正常侧身漂移出弯。
全图最难的侧身点,选择走右边的变面,通过下个弯道的近道。
该弯选择的技术点很多,可以采用松前+卡气通过,这个是最快速的过弯技巧,不过容错率较低,建议高玩使用。
也可以采用松前停滞漂移的办法,此跑法最为保守,不容易失误,适合普通玩家使用。(本人跑排位一般用这种,比较求稳的一种)
最后是直接加速用侧身漂移的办法,此跑法比较对入弯角度的要求较高。
海滨小镇
海滨小镇起步阶段,计时赛跑法采用侧身跑法,实战跑法则多采用抓地过弯。
1号公路
从跳台落地后,运用小幅度的侧身漂移+快速拉车头出弯,在入弯瞬间点一下反方向键,减少过弯时的拖泥带水,实现更高效率的一次性过弯。
森林发卡
在进入上坡前的假弯时,由于入弯角度不佳,多采用侧身漂移来做调整,在发明侧身漂移之前,玩家大多采用三段式入弯做调整(即使三段式也对入弯的角度和漂移的节奏要求很高),运用侧身漂移使得漂移难度大大降低。
火星基地
此处类似于彩虹风车岛和古城秘境的小口近道,实力强的玩家可以直接对准小口用最佳化漂移入弯,技术稍微差一点的多采用松前+三段式做调整,对于普通玩家而言,还是采用侧身漂移做调整更为稳妥。
此处类似于沁园春变面的调整方式。不同的是,进入弯道多采用甩尾漂移或者侧身漂移来做调整,避免赛车掉下上方的桥面。
此处类似于早期地图爱琴海的假弯,由于入弯角度过于狭窄,右侧障碍物影响漂移角度,所以只能采用轻微侧身来做调整,快速点下反方向键来快速出弯。
连续的侧卡+快速段位接上侧身漂移+段位拉车头,要求玩家跑图的节奏要很流畅,即使技术娴熟,失误率还是很高。需要多次练习才能熟练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