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何岳还金

2022-06-30 04:38:35 百科资料

"何岳还金"又称"何岳拾金不昧"。

"夫畏斋一穷秀才也"一句中的"穷"是文中的点睛之笔,将他的"穷"和他捡到的和寄存的金钱进行鲜明对比,突出他的拾金不昧,毫不贪财的高尚的品格。

  • 中文名称 何岳
  • 别名 号畏斋
  • 国籍 中国
  • 类型 文学人物

原文

  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次早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何岳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俟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

  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

  选自《金陵琐事》

何岳

译文

  秀才何岳,自号畏斋,曾经在夜晚走路时捡到两百两银子,不敢和家人说起这件事,担心家人让他留下这笔钱。第二天早晨,他携带着银子来到他捡到钱的地方,看到有一个人正在寻找东西,便走上前问他关于银子的事情,那人回答的数目与封存的标记都与他捡到的相吻合,于是就还给了那个人。那人想从丢失的钱中分一部分给何岳作为酬谢,何岳说:"我捡到钱时没人知道,都可以算是我的东西了,我连这些都不要,又怎么会贪图这些钱呢?"那人心存感激地离开。

  他也曾经在做官的人家中教书,官吏有事要去京城,将一个箱子寄放在何岳那里,箱子里面有银子数百两,官吏说:"等到以后我回来再来取。"官吏离开了许多年,却没有一点音信,后来何岳听说官吏的侄子因为其他别的事情到南方来,不是来取箱子的。何岳就把箱子托官吏的侄子带回官吏那儿。

  秀才何岳,只是一个穷书生而已,捡到钱归还,在短时期内还可以勉励自己不贪心;那金钱寄放在他家多年,而他却毫不动心,这种高尚的品质远远超过了普通人。

注释

  言:告诉,这里是名词作动词。

  曾:曾经。

  之:这件事

  封识(zhì):识,标记。封存的标记。

  遂:于是

  利:以........为利,贪图。

  宦官家:做官的人家。宦官,官吏的通称。

  俟:等待。

  以:因为

  南来:到南方来。东南西北的方位词在古文中表示"到东方/南方/西方/北方来"的意思。

  日:他日,改天。

  暂犹可勉:短时期内还可以勉励自己不起贪心。

  去数年:去,离开。数:几。

  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尝:曾经

  暂:短时期

  勉:勉励

  闻:听说

  金:银子

  其:那

  为:作为

  绝:断绝

  略:一点儿

题目

  1. 令:使,让
  2. 欲:想要
  3. 寄:寄存
  4. 俟:等候
  5. 他日:往后,有一天
  6. 去:离?
  1. 何利此数金乎?为什么要贪这几两银子呢?

  二、因托以寄去。

  (何岳)就托他把箱子寄去。

  三、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金钱寄放在他那数年却一点也不动心,凭着一点就可以看出他远过与常人。

  1.为什么要强调"非取箱也"?

  突出何岳主动交出寄存的箱子。

  2.文末指出何岳是"一穷秀才",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写出了他贫穷的境况,进一步突出他拾金不昧、毫不贪心的高尚品格。

  选自《2011年第十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专辑》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