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伯牙善鼓琴

2022-07-14 16:17:12 百科资料

选自《列子》,为战国郑国人列御寇所著。《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篇,讲述了琴师伯牙与樵夫钟子期之间由于鼓琴听琴而产生的交情。

  • 作品名称 伯牙善鼓琴
  • 作品别名 《高山流水》《伯牙绝弦》
  • 作者 列御寇(列子)
  • 创作年代 战国
  • 作品出处 《列子》

作者

  选自《列子》,为战国郑国人列御寇所著。《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篇。

版本一

原文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译文

  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琴的时候,内心想着高山。钟子期赞叹道:"好啊,高耸的样子就像泰山!"伯牙内心想着流水。钟子期又喝彩道:"好啊!浩浩荡荡就像长江大河一样!"凡是伯牙弹琴时心中所想的,钟子期都能够从琴声中听出来。

  有一次,伯牙在泰山北面游玩,突然遇上暴雨,被困在岩石下面;心中悲伤,就取琴弹奏起来。起初他弹了表现连绵大雨的曲子,接着又奏出了表现高山崩坍的壮烈之音。每奏一曲,钟子期总是能悟透其中旨趣。伯牙便放下琴,长叹道:"好啊,好啊!你听懂了啊,弹琴时您心里想的和我想表达的一样。我到哪去隐匿自己的心声呢?"

字译

  1、善:擅长,善于。

  2、志:志趣,心意。

  3、善哉,善:赞美之词,即为"好啊"。

  4、峨峨:高耸的样子

  5、若:好像

  6、洋洋:盛大的样子

  7、所念:心中想到的

  8、必:一定

  9、得:领会,听得出

  10、之:代词 或是结构助词"的"

  11、阴:山的北面

  12、卒(cù):通"猝",突然。

  13、援:拿,拿过来

  14、鼓:弹

  15、操:琴曲名。

  16、穷:穷尽。

  16、舍琴:丢开琴。意思是停止弹琴。

  17、逃:隐藏。

  18、逃声:躲开。隐藏自己的声音,在这里可以理解为隐藏自己的心声。逃,逃避

版本二

原文

  《伯牙鼓琴》

  伯牙子鼓琴,①其友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泰山②,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③巍巍乎若泰山。⑤"少选之间⑥,而志在流水,④钟子期复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⑦!"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⑧,终身不复鼓琴⑨,以为世无足为鼓琴者⑩。非独鼓琴若此也⑪,贤者亦然。虽有贤者,而无以接之,贤者奚由尽忠哉!骥不自至千里者,待伯乐而后至也。

译文

  伯牙弹琴,他的朋友钟子期欣赏音乐。伯牙弹琴的时候,想着在登泰山。钟子期高兴说:"弹得真好啊!我仿佛看见了一座巍峨的泰山!"过了一会儿,伯牙又想着流水,钟子期又说:"弹得真好啊!我仿佛看到了汪洋的江海!"钟子期患病死了,伯牙心里非常悲伤,他把琴打破了,把琴弦也扯断了,一辈子都不再弹琴了,认为世上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不仅弹琴是这样,有才能的人也是这样。虽然有有才德的人,但是没有人与之交接,贤者又通过什么(路径)来尽忠呢。良马不是自己变成千里马的,而是等待伯乐然后变成千里马。

字译

  鼓:弹奏

  志:意念,心情

  方:正当;在......时候,正在

  善:好

  而:来,用来

  巍巍:山高大的样子

  少选:不久,过了一会儿

  汤汤:水大的样子

  破:摔破

  绝:剪断

  复:再

  以为:认为

  若:好像

  贤者:有才能的人

  补充,高山流水:伯牙鼓琴,钟子期听,方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江河。"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翻译: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琴,心里想着高山。钟子期说:"好啊!高峻的样子像泰山!"心里想着流水,钟子期说:"好啊!水势浩荡的样子像江河!"伯牙所思念的,钟子期必然了解它的。钟子期死了之后,伯牙摔破了琴,拉断了弦,终生不再弹琴,认为世上没有值得他为弹琴的人。

版本三

原文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译文

  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历,突然遇到暴雨,停留在岩石下;心里伤感,于是取过琴而弹了起来。起先是类似于连绵大雨声音的曲子,再作出崩山的声音。每有曲子弹奏,钟子期总能寻根究源它的情趣。伯牙放下琴感叹地说:"好啊,好啊!你能听出我的心意,想象出的景象就像我心中的景象。我到哪里让我的琴声逃过你的耳朵呢?"

字译

  之:代词 或是结构助词"的"

  阴:山的北面

  卒(cù):通"猝",突然。

  援:拿,拿过来

  鼓:弹

  操:琴曲名。

  舍琴:丢开琴。意思是停止弹琴。

  逃:隐藏。

  逃声:躲开。隐藏自己的声音,在这里可以理解为隐藏自己的心声

版本四

原文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译文

  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倾听。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好啊!这琴声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眼前!"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说:"好啊!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在我耳边流淌!"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的说出他心里想的。钟子期去世后,伯牙觉得世界上再也没有比钟子期更了解自己的知音了。于是,他把自己最爱的琴摔碎,把琴弦挑断,终生不再弹琴。

字译

  善:擅长,善于。

  鼓:弹。

  听:倾听。

  志在高山:心里想到高山。志:志趣,心意。

  曰:说。

  善哉:赞美之词,有夸奖的意思,即为"好啊"。善:好。哉:语气词,表示感叹。

  峨峨:高耸的样子。

  兮:语气词,相当于"啊"。

  若:好像。

  洋洋:盛大的样子。

  所念:心中想到的。

  必:一定。

  得:领会,听得出。

  之:代词,指"伯牙所念"。

  谓:认为。

  知音: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

  乃:于是,就。

  绝:断绝。

  弦:在这里读作xián的音。

  复:再,又。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