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伤寒论

2022-06-26 13:39:38 百科资料

《伤寒论(第2版)》是人民卫生出版社于2011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熊曼琪。

  • 书名 伤寒论(第2版)
  • 作者 熊曼琪
  •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年4月1日
  • 页数 1082 页

内容简介

  《伤寒论(第2版)》为中医药学高级丛书(第二版)之一,是由全国近十所中医院校。科研机构专家共同编写而成。《伤寒论(第2版)》第一版自2000年出版以来,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得到专家,学者的普遍认可和好评。但十年过去,对《伤寒论》的研究又有了长足的发展,一些新的观点,新的成果亟待补充,故对该书进行修订。本版仍以刘渡舟教授据明代赵开美摹宋刻本《伤寒论》主编的《伤寒论校注》为蓝本,分上。下两篇编写。上篇十章,以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霍乱病,阴阳易差后劳复病分章论述。每证设原文,词解,提要,释义,选注,评述,治法,方药,方义,方论选,点评,临床应用,按语,现代研究等项阐述。下篇四章,分别为类证辨析,类方辨析,用药辨析。专题研究。书末附有方剂索引。《伤寒论(第2版)》在第一版基础上,对临床应用,现代研究等栏目内容进行了筛选与补充,增补了部分专题研究,对第一版中存有争议或不规范之处进行了修订。力求内容准确。文辞精炼。符合学科的发展要求。《伤寒论(第2版)》对《伤寒论》进行了系统。全面。科学的挖掘,整理。研究,既有历代医家的精辟论述,又有当代新的研究成果,条分缕析,平正通达,全面。系统。深入地发掘《伤寒论》理论和实践资料,汲取历代研究精华,反映现代研究成果,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反映了当代伤寒学发展的最高水平。《伤寒论(第2版)》可供高等中医药院校师生,科研人员,高级临床中医师参考使用。

目录

  绪论

  上篇

  第一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第一节 太阳病概论(1-11)

  一、太阳病提纲(1)

  二、太阳病的分类--中风、伤寒、温病(2、3、6)

  三、辨太阳病传与不传(4、5)

  四、辨太阳病病程的变化(8、10)

  五、太阳病欲解时(9)

  附:其他五经病欲解时(193、272、275、291、328)

  六、外感病初起辨阴阳的要点(7)

  七、辨寒热真假(11)

  第二节 桂枝汤证(12、13)

  第三节 桂枝汤证的兼证、变证及禁忌证(14-27)

  一、桂枝汤证的兼证(14、18、20)

  (一)桂枝加葛根汤证(14)

  (二)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18)

  (三)桂枝加附子汤证(20)

  二、桂枝汤证的辨证(15、21、22、24、25、26)

  三、坏病处理原则与桂枝汤禁忌证(16、17、19)

  四、太阳病轻证(23、25、27)

  第四节 桂枝汤证疑似证(28-30)

  一、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28)

  二、甘草干姜汤证、芍药甘草汤证(29)

  三、证象阳旦(30)

  第二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第一节 葛根汤证及其辨证(31-34)

  第二节 麻黄汤证(35-37)

  第三节 麻黄汤证兼证(38-41)

  一、大青龙汤证(38、39)

  二、小青龙汤证(40、41)

  第四节 解表发汗方的辨证选用(42-57、95)

  一、辨宜用桂枝汤解外的脉证(42-45)

  二、辨可不可发汗与小发汗(46-52)

  (一)辨麻黄汤证与衄乃解(46、47)

  (二)二阳并病与小发汗(48)

  (三)辨可不可发汗(49-52)

  三、桂枝汤的灵活应用(53、54、57、95)

  四、表证衄血之辨(55、56)

  第五节 太阳病汗吐下后的变证(58-74、76-82、162)

  一、汗吐下后邪去正虚欲愈(58、59)

  二、辨汗吐下后变证的虚寒与实热(60-70)

  (一)虚寒变证的脉证、病机(60)

  (二)干姜附子汤证(61)

  (三)桂枝新加汤证(62)

  (四)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63、162)

  (五)桂枝甘草汤证(64)

  (六)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证(65)

  (七)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66)

  (八)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67)

  (九)芍药甘草附子汤证(68)

  (十)茯苓四逆汤证(69)

  (十一)误汗后的虚实辨证(70)

  三、五苓散证(71-74)

  四、栀子豉汤证(76-81)

  五、真武汤证(82)

  第六节 峻汗禁例(83-89)

  第七节 表里先后辨(90-92)

  第八节 小柴胡汤证(96-101)

  第九节 小柴胡汤证的兼变证与疑似证(102、103、104、105、107、108、109)

  一、小建中汤证(102)

  二、大柴胡汤证(103)

  三、柴胡加芒硝汤证(104、105)

  四、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107)

  五、肝邪乘脾肺证(108、109)

  第十节 太阳病火逆变证(110-119)

  第十一节 太阳病吐后变证(120-123)

  第十二节 太阳蓄血证(106、124-127)

  一、蓄血轻证(106)

  二、蓄血重证(124-127)

  第三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第一节 结胸与脏结的比较(128-130)

  第二节 结胸证治(131-141)

  一、大结胸证治(131-137)

  (一)大结胸的病机与证治(131、134、135)

  ……

  下篇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