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数

众数(Mode)是统计学名词,在统计分布上具有明显集中趋势点的数值,代表数据的一般水平(众数可以不存在或多于一个)。 修正定义: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叫众数,有时众数在一组数中有好几个。用M表示。 理性理解:简单的说,就是一组数据中占比例最多的那个数。
- 中文名 众数
- 外文名 Mode
- 类别 统计学名词
- 释义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
定义
众数是样本观测值在频数分布表中频数最多的那一组的组中值,主要应用于大面积普查研究之中。
众数是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是一组数据中的原数据,而不是相应的次数。
一组数据中的众数不止一个,如数据2、3、-1、2、1、3中,2、3都出现了两次,它们都是这组数据中的众数。
一般来说,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就叫这组数据的众数。
例如:1,2,3,3,4的众数是3。
但是,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个数出现次数都是最多的,那么这几个数都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例如:1,2,2,3,3,4的众数是2和3。
还有,如果所有数据出现的次数都一样,那么这组数据没有众数。
例如:1,2,3,4,5没有众数。
在高斯分布中,众数位于峰值。
相关资料
用众数代表一组数据,可靠性较差,不过,众数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并且求法简便。在一组数据中,如果个别数据有很大的变动,选择中位数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就比较适合。
当数值或被观察者没有明显次序(常发生于非数值性资料)时特别有用,由于可能无法良好定义算术平均数和中位数。例子:{鸡、鸭、鱼、鱼、鸡、鱼}的众数是鱼。
众数算出来是销售最常用的,代表最多的
计算方法
(一)、根据单项数列求众数,不需要任何计算,可以直接从分配数列中找出出现次数或频率最大的一组标志值,就是所求的众数。(二)、对组距数列求众数。对众数的计算有两种公式:

1、上限公式:2、下限公式:
其中:f表示众数所在组次数;
f-1表示众数所在组前一组的次数;
f+1表示众数所在组后一组的次数;

L表示众数所在组组距的下限;
U表示众数所在组组距的上限;
i表示组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