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虫脲
CAS号:35367-38-5
伏虫脲是一种新杀虫剂,对许多重要害虫的幼虫具有胃毒作用。它通过干扰表皮沉积作用,使昆虫不能正常蜕皮或变态而死亡。也可抑制昆虫卵内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皮形成,使卵不能正常发育孵化,同时对昆虫的生殖力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该品杀虫谱广,特别是对鳞翅目幼虫的效果尤为明显。由于其特有的作用机制,对人畜低毒,对天敌危害性小,是近年来发展的比较好的选择性杀虫剂。
- 中文名 伏虫脲、除虫脲
- 外文名 Diflubenzuron
简介
Teflubenzuron
又称农梦特。
产品为淡黄色结晶。熔点222.5℃。不溶于水,略溶于丙酮、环己酮。LD50>5000mg/kg。
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苯甲酰脲类昆虫生长调节剂,可用异氰酸-2,6-二氟苯甲酰基酯与2,4-二氟-3,5-二氯苯胺反应制取。
对昆虫的作用为抑制几丁质的合成,用于果树、蔬菜、棉花等作物,防治双翅目、鞘翅目、鳞翅目等的幼虫。
制剂有悬浮剂。
性质
纯品为白色晶体,m.p.230~232℃。相对密度1.56,蒸气压1.32×10-5Pa(50℃)。易溶于乙腈、二甲基亚砜,可溶于醋酸乙酯、乙醇、二氯甲烷,稍溶于乙醚、苯、石油醚,在丙酮中溶解度为6.5g/L,在水中为0.1mg/L。对光、热较稳定,常温下贮存稳定,遇碱或强酸易分解,能被土壤微生物分解。工业品为白色至浅黄色结晶,m.p.210~230℃。对眼和皮肤有刺激作用,无人体中毒报道。
用途
1.苯甲酰脲类杀虫剂。抑制昆虫壳多糖的合成。以胃毒作用为主,兼有触杀作用。残效期较长,但药效速度较慢。用于防治鳞翅目多种害虫,尤对幼虫效果更佳,对作物、天敌安全。如防治小菜蛾、斜纹夜蛾、甜菜夜蛾、菜青虫等,在卵孵盛期至1~2龄幼虫盛发期,用25%悬浮剂500~1000倍液喷雾。防治玉米螟、玉米铁甲虫,在幼虫初孵期或产卵高峰期,用20%悬浮剂1000~2000倍液灌心叶或喷雾,可杀卵及初孵幼虫。防治黏虫,在幼虫盛发期,用20%悬浮剂75~150g/hm2加水750kg喷雾。防治柑橘潜叶蛾,在抽梢初期、卵孵盛期,用25%悬浮剂2000倍液喷雾。此外还可防治梨小食心虫、毒蛾、松毛虫、稻纵卷叶螟等。
2.用于杀灭玉米、小麦上的粘虫
3.对鳞翅目害虫有特效,对鞘翅目、双翅目多种害虫也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