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码共享

代码共享(code-sharing)是一家航空公司营销而由另一家航空公司运营的航班。即旅客在全程旅行中有一段航程或全程航程在A航空公司购买的机票,实际乘坐的是B航空公司航班,那么A和B的此航班号为代码共享。这对航空公司而言,不仅可以在不投入成本的情况下完善航线网络、扩大市场份额,而且越过了某些相对封闭的航空市场的壁垒。对于旅客而言,则可以享受到更加便捷、丰富的服务,比如众多的航班和时刻选择,一体化的转机服务、优惠的环球票价,共享的休息厅以及常旅客计划等等。正因为代码共享优化了航空公司的资源,并使旅客受益匪浅,所以它于70年代在美国国内市场诞生后,短短20年便已成为全球航空运输业内最流行的合作方式。
- 中文名称 代码共享
- 外文名称 code-sharing
- 意义 完善乘客服务
- 作用 合作共赢
种类
完全代号
共享航空公司和承运航空公司用各自的航班号共同销售同一航班,而不限制各自的座位数。
包座代号
指共享航空公司和承运航空公司达成合作协议,购买承运航空公司某一航班的固定座位数,共享航空公司只能在此范围内用自己的航班号进行销售。包座代号共享又根据所包座位能否在一定期限之前归还承运航空公司,分为锁定包座和灵活包座代号共享。从代号共享的深度和广度来分,又可分为战略性的网式共享和战术性的航线共享。
优点
1.基于联合的航线网络,可以飞往更多的地点;
2.协调有序的航班计划,可以使航班合理衔接;
3.通过常旅客管理制度,旅客能够在营销公司获取里程积分;
4.在衔接的机场减少中转时间;
5.代码共享双方的联合网络,可以有更大的费用选择;
6.无缝衔接的航班就像一个航空公司一样,方便您的出行管理;
7.在一些机场,共享双方的运送旅客和行李的设备可以共享。
辨别方式
以同为天合联盟成员的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和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的代码共享航班为例:航班号前面的二字母代码为承运航空公司代码,南方航空代码为CZ,东方航空代码为MU,两家航空公司都能以各自的代码销售对方的航班,即为代码共享的航班。航班号的第一位数字是辨别主承运航空公司的重要依据。无论旅客购买的航班代码是CZ或是MU,如果航班号第一位数字为3、6或者是8,就是由南方航空的飞机承运,旅客只须前往南方航空公司值机柜台办理乘机手续即可。如果旅客的航班号第一位数为2或者5,则为东方航空公司承运。
还有一个方法就是旅客在购票的同时,就了解清楚所购航班是否为代码共享航班,主承运方为哪个航空公司
第三,如果是网上购买机票的时候,航班右侧会有一个"握手"形状的图标,鼠标放上去,会有浮动窗口提示该航班为代码共享航班,而且窗口下方也有相关提示。
项目背景
参与双边协议的航空公司假定两个可能的角色,一个是承运方,一个是营销方。
承运方:用实体飞机执行航班的航空公司;
营销方:用自己的航班号销售航班,但不是由自己执行实际航班。
相关信息
我国的三大骨干航空公司也已于近两年分别与三家主要的美国航空公司签署了代码共享协议,他们是,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与美国西北航空公司、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与美利坚航空公司、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与达美航空公司。其中,国航与美西北航的代码共享开始得最早,始于1998年5月,合作的层次最深,领域最广。双方不仅联接了订座和离港系统,互通了常旅客项目,联合销售和促销,而且真正实现了"通程登机"和"无缝隙"服务,旅客在始发机场办理登机手续时即可一次拿到途中所有航班的登机牌,行李也可被直接运至目的地。今后,双方的合作领域将进一步扩大到培训、财务和人事管理等方面。"代码共享"这种方式使中国的航空公司得以直接吸取国外先进航空公司在经营和管理上的经验,尽快融入日益全球化、自由化的航空运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