仞利天
仞俐天,梵名 Trāyastri a,巴利名 Tāvati sa。音译多罗夜登陵舍、怛唎耶怛唎奢。又作三十三天。于佛教之宇宙观中,此天位于欲界六天之第二天,系帝释天所居之天界,位于须弥山顶;山顶四方各八天城,加上中央帝释天所止住之善见城(喜见城),共有三十三处,故称三十三天。
- 中文名 仞利天
- 别名 多罗夜登陵舍、怛唎耶怛唎奢
- 源起 广东
- 仞利天主 帝释天
简介

据正法念处经卷二十五载忉利天三十三天为:住善法堂天、住峰天、住山顶天、善见城天、钵私地天、住俱吒天、杂殿天、住欢喜园天、光明天、波利耶多树园天、险岸天、住杂险岸天、住摩尼藏天、旋行地天、金殿天、鬘影处天、住柔软地天、杂庄严天、如意地天、微细行天、歌音喜乐天、威德轮天、月行天、阎摩娑罗天、速行天、影照天、智慧行天、众分天、住轮天、上行天、威德颜天、威德焰轮天、清净天等。
此天之有情身长一由旬,衣重六铢,寿一千岁(以世间百年为一日一夜),食净抟食,有男娶女嫁之事,乃藉身身相近而以气成就阴阳,初生时,如人类六岁模样,色圆满,自有衣服。又此天具足种种妙宝,有殊胜之楼阁、台观、园林、浴池、阶道等,详载于长阿含经卷二十忉利天品。据俱舍论卷十一载,此天位于须弥山顶,四角各有一峰,高五百由旬,有药叉神名金刚手者,止住其中守护诸天。此外,尚记述此天境界之庄严情形,然与阿含经所述略异。
忉利天为帝释之住处,此信仰自古即盛行于印度。传说佛陀之母摩耶夫人命终后生于此天,佛陀曾上升忉利为母说法三个月。
忉利天的构造
佛告比丘。须弥山王顶上有三十三天城。纵广八万由旬。其城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周匝校饰。以七宝成。城高百由旬。上广六十由旬。城门高六十由旬。广三十由旬。相去五百由旬有一门。其一一门有五百鬼神守侍卫护三十三天。金城银门。银城金门。乃至无数众鸟相和悲鸣。亦复如是。其大城内复有小城。纵广六万由旬。其城七重。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周匝校饰。以七宝成。城高百由旬。广六十由旬。城门相去五百由旬。高六十由旬。广三十由旬。一一城门有五百鬼神侍卫门侧。守护三十三天。金城银门。银城金门。水精城琉璃门。琉璃城水精门。赤珠城马瑙门。马瑙城赤珠门。车磲城众宝门。
其栏楯者。金栏银桄。银栏金桄。水精栏琉璃桄。琉璃栏水精桄。赤珠栏马瑙桄。马瑙栏赤珠桄。车磲栏众宝桄。其栏楯上有宝罗网。其金罗网下悬银铃。其银罗网下悬金铃。琉璃罗网悬水精铃。水精罗网悬琉璃铃。赤珠罗网悬马瑙铃。马瑙罗网悬赤珠铃。车磲罗网悬众宝铃。其金树者。金根金枝银叶花实。其银树者。银根银枝金叶花实。其水精树。水精根枝琉璃花叶。其琉璃树。琉璃根枝水精花叶。其赤珠树。赤珠根枝马瑙花叶。马瑙树者。马瑙根枝赤珠花叶。车磲树者。车磲根枝众宝花叶。
其七重城。城有四门。门有栏楯。七重城上皆有楼阁台观周匝围绕。有园林浴池。生众宝花。杂色参间。宝树行列。华果繁茂。香风四起。悦可人心。凫雁、鸳鸯、异类奇鸟。无数千种。相和而鸣。其小城外中间有伊罗钵龙宫。纵广六千由旬。宫墙七重。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周匝校饰。以七宝成。乃至无数众鸟相和悲鸣。亦复如是。其善见城内有善法堂。纵广百由旬。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周匝校饰。以七宝成。其堂下基纯以真金。上覆琉璃。其堂中柱围十由旬。高百由旬。当其柱下敷天帝御座。纵广一由旬。杂色间厕。以七宝成。其座柔软。软若天衣。夹座两边左右十六座。
堂有四门。周匝栏楯。以七宝成。其堂阶道纵广五百由旬。门郭七重。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周匝校饰。以七宝成。乃至无数众鸟相和而鸣。亦复如是。善见堂北有帝释宫殿。纵广千由旬。宫墙七重。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周匝校饰。以七宝成。乃至无数众鸟相和悲鸣。亦复如是。善见堂东有园林。名曰粗涩。纵广千由旬。园墙七重。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周匝校饰以七宝成。乃至无数众鸟相和而鸣。亦复如是。粗涩园中有二石垛。天金校饰。一名贤。二名善贤。纵广各五十由旬。其石柔软。软若天衣。
善见宫南有园林。名曰画乐。纵广千由旬。园墙七重。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周匝校饰。以七宝成。乃至无数众鸟相和而鸣。亦复如是。其园内有二石垛。七宝所成。一名昼。二名善昼。各纵广五十由旬。其垛柔软。软若天衣。善见堂西有园林。名杂。纵广千由旬。园墙七重。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周匝校饰。七宝所成。乃至无数众鸟相和而鸣。亦复如是。其园中有二石垛。一名善见。二名顺善见。天金校饰。七宝所成。各纵广五十由旬。其垛柔软。软若天衣。善见堂北有园林。名曰大喜。纵广千由旬。园墙七重。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周匝校饰。以七宝成。乃至无数众鸟相和而鸣。亦复如是。其园中有二石垛。一名喜。二名大喜。车磲校饰。纵广五十由旬。其垛柔软。软若天衣
其粗涩园。画乐园中间有难陀池。纵广百由旬。其水清澄。无有垢秽。七重宝堑周匝砌厕。栏楯七重。七重罗网。七重行树。周匝校饰。以七宝成。其池四面有四梯陛。周匝栏楯间以七宝。乃至无数众鸟相和而鸣。亦复如是。又其池中生四种花。青。黄。赤。白。红缥杂色间厕。其一花叶荫一由旬。香气芬熏闻一由旬。根如车毂。其汁流出。色白如乳。味甘如蜜。其池四面复有园林。其杂园林。大喜园林二园中间有树名昼度。围七由旬。高百由旬。枝叶四布五十由旬。树外空亭纵广五百由旬。宫墙七重。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周匝校饰。以七宝成。乃至无数众鸟相和而鸣。亦复如是。
其余忉利天宫殿纵广千由旬。宫墙七重。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周匝校饰。以七宝成。乃至无数众鸟相和而鸣。亦复如是。其诸宫殿有纵广九百。八百。极小百由旬。宫墙七重。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周匝校饰。乃至无数众鸟相和而鸣。亦复如是。诸小天宫纵广百由旬。有九十。八十。极小至十二由旬。宫墙七重。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周匝围绕。以七宝成。乃至无数众鸟相和而鸣。亦复如是。
善见堂北有二阶道至帝释宫殿。善见堂东有二阶道至粗涩园。复有阶道至画乐园观。复有阶道至杂园中。复有阶道至大喜园。复有阶道至大喜池。复有阶道至昼度树。复有阶道至三十三天宫。复有阶道至诸天宫。复有阶道至伊罗钵龙王宫。若天帝释欲粗涩园中游观时。即念三十三天臣。三十三天臣即自念言。今帝释念我。即自庄严驾乘宝车。与无数众前后围绕至帝释前。于一面立。帝释复念其余诸天。诸天念言。今帝释念我。即自庄严。与诸天众相随至帝释前。于一面立。帝释复念伊罗钵龙王。伊罗钵龙王复自念言。今帝释念我。龙王即自变身出三十三头。一一头有六牙。一一牙有七浴池。一。一浴池有七大莲华。一一莲花有一百叶。一一花叶有七玉女。鼓乐弦歌。拚舞其上。时。彼龙王作此化已。诣帝释前。于一面立。
时。释提桓因着众宝饰。璎珞其身。坐伊罗钵龙王第一顶上。其次两边各有十六天王。在龙顶上次第而坐。时。天帝释与无数诸天眷属围绕诣粗涩园。有自然风。吹门自开。有自然风。吹地令净。有自然风。吹花散地。众花积聚。花至于膝。时。天帝释于贤。善贤二石垛上随意而坐。三十三王各次第坐。复有诸天不得侍从见彼园观。不得入园五欲娱乐。所以者何。斯由本行功德不同。复有诸天得见园林而不得入。不得五欲共相娱乐。所以者何。斯由本行功德不同。复有诸天得见。得入。不得五欲共相娱乐。所以者何。斯由本行功德不同。复有诸天得入。得见。五欲娱乐。所以者何。斯由本行功德同故。
游戏园中。五欲自娱。一日。二日。至于七日。相娱乐已。各自还宫。彼天帝释游观画乐园。杂园。大喜园时。亦复如是。何故名之为粗涩园。入此园时。身体粗涩。何故名为画乐园。入此园时。身体自然有种种画色以为娱乐。何故名为杂园。常以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除阿须伦女。放诸婇女与诸天子杂错游戏。是故名为杂园。何故名为大喜园。入此园时。娱乐欢乐。故名大喜。何故名为善法堂。于此堂上思惟妙法。受清净乐。故名善法堂。何故名为昼度树。此树有神。名曰漫陀。常作伎乐以自娱乐。故名昼度。又彼大树枝条四布。花叶繁茂如大宝云。故名昼度。
释提桓因左右常有十大天子随从侍卫。何等为十。一者名因陀罗。二名瞿夷。三名毗楼。四名毗楼婆提。五名陀罗。六名婆罗。七名耆婆。八名灵醯嵬。九名物罗。十名难头。释提桓因有大神力。威德如是。阎浮提人所贵水花。优钵罗花。钵头摩花。拘物头花。分陀利花。须干头花。柔软香洁。其陆生花。解脱花。薝卜花。婆罗陀花。须曼周那花。婆师花。童女花。拘耶尼。郁单曰。弗于逮。龙宫。金翅鸟宫水陆诸花。亦复如是。阿须伦宫水中生花。优钵罗花。钵头摩花。拘物头花。分陀利花。柔软香洁。陆生花。殊好花。频浮花。大频浮花。伽伽利花。大伽伽利花。曼陀罗花。大曼陀罗花。四天王。三十三天。焰摩天。兜率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所贵水陆诸花。亦复如是。
天有十法。何等为十。一者飞去无限数。二者飞来无限数。三者去无碍。四者来无碍。五者天身无有皮肤。骨体。筋脉。血肉。六者身无不净大小便利。七者身无疲极。八者天女不产。九者天目不眴。十者身随意色。好青则青。好黄则黄。赤。白众色。随意而现。此是诸天十法。人有七色。云何为七。有人金色。有人火色。有人青色。有人黄色。有人赤色。有人黑色。有人魔色。诸天。阿须伦有七色。亦复如是。
诸比丘。萤火之明不如灯烛。灯烛之明不如炬火。炬火之明不如积火积火之明不如四天王宫殿、城墎、璎珞、衣服、身色光明。四天王宫殿、城墎、璎珞、衣服、身色光明不如三十三天光明。三十三天光明不如焰摩天光明。焰摩天光明不如兜率天光明。兜率天光明不如化自在天光明。化自在天光明不如他化自在天光明。他化自在天光明不如梵迦夷天宫殿。衣服身色光明。梵迦夷天宫殿。衣服。身色光明不如光念天光明。光念天光明不如遍净天光明。遍净天光明不如果实天光明。果实天光明不如无想天光明。无想天光明不如无造天。无造天光明不如无热天。无热天光明不如善见天。善见天光明不如大善天。大善天光明不如色究竟天。色究竟天光明不如地自在天。地自在天光明不如佛光明。从萤火光至佛光明。合集尔所光明。不如苦谛光明。集谛。灭谛。道谛光明。是故。诸比丘。欲求光明者。当求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光明。当作是修行。
忉利天主
帝释简介
帝释,又称帝释天,梵名ShakradevānāmIndra,释迦提桓因陀罗,简称“释提桓因”,意为“能天帝”。他居住在须弥山顶中央的善见城,为三十三天之主。因其为欲界诸天,所以并未断七情六欲。佛教相传帝释天曾率领诸天与阿修罗王大战,后来帝释天皈依佛陀,信奉佛教,并率诸天以牛头栴檀为佛陀及诸罗汉建造重阁讲堂,并以各种卧具和美食供养佛陀及其弟子。
中国佛教一般认为玉皇大帝住在忉利天。
释迦牟尼佛曾在忉利天为母亲摩耶夫人及大众宣扬地藏菩萨的功德,而说《地藏菩萨本愿经》。
帝释与人的差别
帝释是万能的,他不只管天上的事情,也管人间的事情。但他和我们人间的人没有什么分别,为什么?他也有淫欲,也有饮食,也有睡眠这三种欲念,只不过他轻一点,没有我们人间的人这么重。我们人间的人,在饮食方面,几天不吃饭,就饿得受不了;几天不行淫欲,也就觉得很不自在;几天不睡觉,那更觉得精神不够。可是这位帝释,就是一百天不吃饭也可以,两百天也可以,三百天、一年不吃饭,都可以的;一年不睡觉,也可以的;一年没有淫欲,也可以。虽然这样,不过,他还是没有断欲。
忉利天人的寿命是一千岁。以我们人间的一百年,做为忉利天的一昼夜。你想一想:他的寿命虽然一千岁,但是比我们人间多多少年?
由来
广州有个风俗,家家都供奉地主。是不是由地主升做天主呢?或者由地主做人主,再由人主又做到天主呢?不是的。那么是怎么做天主的呢?
在迦叶佛时,这位天主原本是个女人,所以你不要以为他是什么不得了的。这个女人发心为佛造一座塔庙,她是什么因缘发起这个心呢?因为她看见一座破庙,已经没有屋顶,没有天花板了。这破庙里有尊佛像,每逢刮风下雨,就会把这尊佛像所贴的金面,从脸上一道一道的冲下来。她一看,就生了一种难过的心:哎哟!这佛像已经都脏了,现在又被风吹,又被雨打,啊!这太不好吧!于是她发心要把这座庙修造好。
她想造庙,但自己没有钱,于是就找她的亲戚朋友,说:我现在要造庙,但没有钱,你们大家可不可以帮我的忙呢?你们有亲戚就找亲戚,有朋友就找朋友,我们互相做一件慈善的事情,把这座庙修好。她的亲戚朋友说:可以,我们大家互相合作来造一座庙。这么一找,恰恰就找了三十三个人,她是其中的一个发起人,另外又有三十二个,这三十二个大约多数是女人。这在历史上已不可考,也考察不出来了。若有男人,也很少的。因为男人呢?以为自己了不起,不欢喜造庙,说:这个让女人去做。所以就由三十三个女人把这座庙造好了,又造了一座宝塔。大家都拿出一点钱,共同拿出所有的力量来造庙造塔。
塔庙造完了,这三十三个人的生命结束之后,全都生到天上去了,每一个人有一层天,所以三十三个人就有三十三天。而这三十三天的中间就是忉利天天主──帝释。这是忉利天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