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仗义

2022-07-08 23:43:03 百科资料

仗义,汉语词语,拼音为zhàng yì,意思是指主持正义;谓讲义气。东北方言中意为理直气壮,有"嚣张"的意思。

  • 中文名称 仗义
  • 拼音 zhàng yì
  • 词性 褒义词
  • 出处 《汉书·贾谊传》
  • 释义 指主持正义,谓讲义气

解释

  1. 主持正义。2. 谓讲义气。

出处

  《汉书·贾谊传》:"顾行而忘利,守节而仗义,故可以托不御之权,可以寄六尺之孤。"

  唐 李德裕《荐处士李源表》:"自 天宝 之后,俗尚浮华,士罕仗义,人怀苟免。"

  《明史·程启充传》:"帝曰:' 守仁 一闻 宸濠 变,仗义兴兵,戡定大难,特加封爵,以酬大功,不必更议。'"

  元·无名氏《来生债》第四折:"则为我救困扶危,疏财仗义,都做了注福消愆。"

  明 施耐庵《水浒》第十四回《赤发鬼醉卧灵官殿 晁天王认义东溪村》 原来那东溪村保正姓晁,名盖,祖是本县本乡富户,平生仗义疏财,专爱结识天下好汉。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十八回:为他面黑身矮,人都唤他做黑宋江;又且于家大孝,为人仗义疏财,人皆称他做孝义黑三郎。

  明 施耐庵《水浒》第二十七回《母夜叉孟州道卖药酒 武都头十字坡遇张青》这阳谷县虽是个小县份,倒有仗义的人;有那上户之家都资助武松银两;也有送酒食钱米与武松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八回:都头既然如此仗义,小人便救醒了。

  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自己只是在家中广行善事,仗义疏财。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回:"象你做这样慷慨仗义的事,我心里喜欢,只是也要看来说话的是个什么样的人。"

  沈从文《泥涂》:"这个人做事真是特别仗义热心!"

  张之路《羚羊木雕》:"他们不知道,万芳是个多么仗义的好朋友。"

例句

  1.古代包青天为民仗义执言。

  2.他们这么不仗义,我们也就别客气了!

  3.这个人太仗义了。

  4.小明对我很仗义

  5.他是一个很仗义的朋友。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