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从江瑶浴

2022-07-07 07:05:53 百科资料

从江瑶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贵州省黔东南从江民俗瑶族洗浴,从江县瑶族瑶浴独享荣誉。2008年在各地都申报瑶浴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但鉴于从江瑶浴良好的保健效果,以及保存和发展最完善的瑶浴传统和保健理论,从江瑶浴成为唯一入选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瑶浴养生文化。

  • 中文名称 从江瑶浴
  • 遗产编号 Ⅸ-14
  • 遗产类型 民族药浴
  • 申报日期 2008年
  • 申报单位 贵州省从江县

基本信息

  文化遗产名称:从江瑶浴 所属区域:贵州 黔东南 从江县

所在区域

  贵州省黔东南从江县位于贵州的东南部,与广西接壤。从江是瑶族瑶浴的发源地,该地区位于云贵高原腹地,到处可见高山森林。丛林里都是珍贵名贵草药,从江瑶浴就地拾材成为瑶族人民治病救人的良方,因此独享荣誉。

概述

  从江,贵州黔东南一个山川秀美的地方。这里有一只瑶族在青山秀水中世代繁衍生息,过着世外桃源般与世隔绝的生活。他们绝少享受现代生命科学进步带来的各种保健功效,却始终保持健康体魄,村内长寿的老人随处可见。瑶寨内没有一个妇女患上妇科病。即使身处深山密林潮湿之地,依然没有风湿病的困扰。他们利用纯自然的养生方法创建的这个健康奇迹,正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研究发现,创造这种健康奇迹的,是千百年来一直保存下来的比吃饭还要重要的良好习惯--每天都要泡一次瑶浴。

渊源

  瑶族是最擅长瑶浴治疗和保健的民族。据民国《从江志概况》记载:"板瑶好清洁,家必备一浴桶,工作回家必药浴一次。因处深菁,又好清洁,故长寿者多。"瑶族人民千百年以来,就喜欢选择居于深山老林之中,由于与外界接触较少,生病求医困难,于是他们在于疾病做长期斗争中,发展了一套自己的医学理论--瑶族医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诊疗和用药方式。"上医治未病之病,中医治欲病之病,下医治已病之病",瑶族医学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他们善于养生保健,防患于未然,如何让身体不生病,成为瑶族医学的重中之重。他们在长期探索中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让身体不生病的不二法门,这就是瑶族药浴。他们通过采撷十万大山中的天然草药,煎熬成药水,配以热水洗浴,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三天出工

  "三天出工",亦称三泡瑶药,它是瑶族千年传世古方。瑶族妇女产后洗泡"三天出工"的药浴后,三天后就可以下地劳作,上山砍柴,不怕风吹日晒,而且形体保持苗条,肤色红润。第一天,泡第一泡神奇瑶浴:除异味,去秽气;第二天,泡第二泡神奇瑶浴:缩阴、收腹,修复受损阴道;第三天,泡第三泡神奇瑶浴:迅速恢复体力,提高免疫力。瑶寨妇女生孩子时,在不到一个小时之内,会立刻进入浴桶,在热气腾腾的瑶浴中度过。坐月子的瑶家妇女和婴儿,每天都如此。瑶族坐月妇女第三天就可以从事一般的体力劳动了。婚后的瑶家妇女,没有一个有妇科病,这是一个健康奇迹,引来无数养生保健专家的关注和研究。

发展

  因长期生活在大山,瑶浴走出大山成为一大难题。近些年来,随着文化遗产的申报,从江瑶浴才脱颖而出,走出了大山,不仅治愈了无数的绝症皮肤患者,而且在养生领域也得到了好评。08年从江瑶浴正式入选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