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仁川级护卫舰

2022-07-09 19:15:23 百科资料

仁川级护卫舰(英语:Incheon class frigate,朝鲜语: 인천급 호위함)是韩国现代重工主导为韩国海军研制的中轻型多用途护卫舰。计划名FFX-1,是韩国海军新一代护卫舰建造计划的第一阶段产物。旨在替换东海级护卫舰和浦项级护卫舰等轻型护卫舰作为韩国海军近海巡逻反水面作战的主力。

仁川级排水量在3000吨左右,将反水面与反潜作战视为主要任务,舰上大量采用进口欧制和美制成熟装备,主桅杆一部法国泰雷兹SMART-S MK-2 3D多功能雷达,舰首一座美制MK-45 127mm舰炮,舰桥艏楼上方一座美制MK-49拉姆近程防空导弹发射装置,舰舯可安装4座4联装韩国自产SSM-700K反舰导弹,有直升机库可操作一架超级大山猫直升机。

仁川级共六艘,各由现代重工和STX海事建造三艘,首舰仁川号2010年开工,2013年1月服役。平均每艘总值估计为2700亿韩元(约2.5亿美元)。仁川级体现了韩国造舰工业近三十年来锐意发展的各项进步,尤其是舰体隐身设计、系统模块化等方面。舰艇的设计与建造施工广泛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化技术充分应用于船体流体力学与强度计算、三维立体结构设计、舰内管线及电力网线整体布置以及钢板施工时的计算机控制切割等。

  • 中文名称 仁川级护卫舰
  • 外文名称 Incheon class frigate
  • 前型/级 浦项级护卫舰
  • 次型/级 大邱级护卫舰
  • 研制时间 2007年

发展沿革

研制背景

  蔚山级、浦项级、东海级等小型护卫舰是韩国造舰产业发展初期的作品,随着她们距离除役年限越来越近,韩国也从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规划她们的后继者──新一代FFX护卫舰 。与前辈们相同,FFX将是未来韩国海军近岸防线的中坚主力,以反水面作战、近岸巡逻为主要任务;此外,FFX也能编入以独岛号两栖攻击舰、韩国未来航空母舰为核心的大洋舰队担任周边警戒任务,因此FFX必须拥有优于韩国现有护卫舰的海上持续作业能力与耐海能力。

计划明确

  新一代FFX护卫舰计划于1998年10月正式展开 ,在2001年7月至2002年2月进行初步概念设计,2002年7月确立基本性能要求。韩国国防采办项目局(DAPA)在2006年5月31日正式对外公布此计划,预算初估为18亿美元,随后在 同年10月选择现代重工作为FFX主承包商,负责设计与建造工作。现代重工于2006年7月展开FFX的基本设计工作 ,而包括现代、斗山、韩进、STX等韩国知名国防与造船厂商都将在同一个标准与流程之下合作完成此一计划。

建造发包

  2008年12月26日,韩国现代重工获得首艘FFX-I护卫舰的建造合约, 价值1400亿韩元(约1.11亿美元,不包括装备的经费);而第二至第六号舰的招标书则在2009年下达,最后一艘可将在2015年建造完毕,全部六艘预定于2012至2016年交付韩国海军,平均每艘总值估计为2700亿韩元(约2.5亿美元)。由现代重工蔚山厂建造的首艘FFX-I命名为仁川号(FFK-811) ,2010年3月开始建造,在2011年4月29日下水,2013年1月17日交舰成军。前三艘仁川级由现代重工蔚山厂建造,后三艘则由STX海洋与造船集团在斧山的船厂建造。

设计特点

基本设计

  仁川级满载排水量约3200吨,具有更好的耐海能力与续航力。仁川级的编制人数145名左右。为了兼顾适航性与航行效率,韩国造舰业经过大量模拟分析后,决定在仁川级上使用平甲板方艉舰型,舰艏部位较为尖瘦,舰体线型颇为流线,如此可提高稳定性与耐波力,并降低航行时的阻力。仁川级的舰体设计十分强调隐身性,采用简洁流畅的轮廓线条与封闭式堡垒船楼,舰体并使用雷达波吸收材料。采用三段式船楼结构,舰体中段的船楼比舰艏船楼与舰尾机库结构低一层甲板,这个部位装设了烟囱、反舰导弹 ,两艘RHIB小艇露天搭载于此处的甲板上。

动力设计

  动力方面,由于仁川级有追击敌方快速攻击艇的任务需求,并需执行长时间的近海巡逻任务,对动力主机的功率和耐力要求较高,仁川级在初期概念阶段时曾考虑过先进的整合电力推进系统,不过随后便决定采用传统的复合燃气涡轮或柴油机(CODOG)推进系统,主机组合为两具GE LM2500燃气轮机与两具MTU20V 956 TB92柴油机,最大航速超过32节,航速18节时拥有4500海里的续航力。2014年9月24日,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向韩国完成MT30燃气轮机的验收试车,将用在仁川级之后的FFX-Ⅱ计划上。

船电设计

  仁川级舰上的战斗系统由泰雷兹(Thales)-三星主导研发,从欧美先进国家引进技术、韩国方面再行整合与改良的模式发展。仁川级选定的战斗系统是英国BAE公司的KDCom1作战管理系统,仁川级的配备包括Thales的SMART-S MK-2 3D E/F频多波束对空搜索雷达 、一套瑞典SAAB的CEROS 200火控雷达、一套国产TEOOS光电追踪仪 (含IRST)、SLQ-200(v)K SONATA电子对抗/支援系统以及SLQ-261K鱼雷对抗诱饵系统(TACM)等 ,此外还有美AN/SLQ-25A拖曳式鱼雷对抗系统;水下探测方面,仁川级舰底设有一个SQS-240中频主/被动固定声纳。

武装设计

  武装方面,舰首一门MK-45 Mod4 五英寸62倍径火炮来强化对水面与岸轰能力;舰体中段则设有韩国国产的SSM-700K海星反舰导弹发射装置 ,最多四组四联装发射装置共16管。除了水面作战外,仁川级也十分注重点防空能力,舰桥后方装备一具21联装MK-49 RAM短程防空导弹发射装置(使用最新型的RIM-116B 拉姆Block 1导弹),密集阵Block 1B近程防御武器系统则安装在直升机库顶端。仁川级更重视反潜能力,舰上设置了直升机库与舰尾飞行甲板, 其直升机库可容纳一架15吨级重型直升机,操作韩国现有的超级大山猫(Lynx)反潜直升机或新购的AW-159野猫(Wild Cat,超级大山猫的改良型)。

  此外,舰上也配备两组三联装美国授权韩国国产的KMK-32鱼雷发射装置 ,隐藏在船艛两侧的舱盖内部,用来发射韩国新开发的K-745"青鲛"324mm反潜鱼雷。除此之外,舰体中段两舷各搭载一艘RHIB硬壳充气快艇,担任临检、缉捕等工作;FFX-I第一次设计时,将小艇收容于上层结构后段的舱门内, 第二次设计以后则予以简化,改成搭载于两舷甲板上。仁川级从二号舰开始,细部设计经过若干调整,例如取消安装在船楼正面的若干机械结构。

基本数据

  参考数据

  舰长

  114米

  舷宽

  14米

  吃水

  4米

  排水量

  标准2300吨

  满载3251吨

  乘员

  145人

  动力系统

  CODOG

  2×LM-2500燃气涡轮/58200

  2×MTU 20V 956 TB92柴油机/5940

  双轴

  续航力

  4500海里/18节

  航速

  32节

  船电系统

  雷达

  1×Thales SMART-S MK-2 E/F频多波束3D对空搜索雷达


  1×SAAB CEROS-200火控雷达

  声纳

  SQS-240舰首中频主/被动声纳

  其他

  1×ADD SLQ-200(v)K SONATA整合式电子战系统(含2×CSEE DAGAIE MK.2干扰弹发射装置)


  1×AN/SLQ-25A拖曳式鱼雷对抗系统


  1×ADD SLQ-261K TACM鱼雷对抗系统

  舰载武装

  舰炮

  1×MK-45 Mod4 五英寸62倍径舰炮

  导弹

  1×21联装MK-49 RAM拉姆短程防空导弹发射装置


  2~4×四联装SSM-700K反舰导弹发射装置

  近防

  1×MK-15 Block 1B近程防御武器系统

  反潜

  2×三联装324mm MK-32 Mod5鱼雷发射装置

  舰载机

  1×超级大山猫(Lynx)或野猫(Wild Cat)反潜直升机

同级各舰

  番号

  舰名

  原文

  建造

  下水

  服役

  FFG-811

  仁川

  Incheon (인천)

  现代重工

  2011年4月29日

  2013年1月17日

  FFG-812

  京畿

  Gyeonggi (경기)

  现代重工

  2013年7月18日

  2014年11月4日

  FFG-813

  全北

  Jeonbuk (전북)

  现代重工

  2013年11月13日

  2014年12月

  FFG-815

  江原

  Gangwon (강원)

  STX海事

  2014年8月12日

  2015年8月

  FFG-816

  忠北

  Chungbuk (충북)

  STX海事

  2014年10月23日

  2016年1月26日

  FFG-817

  光州

  Gwangju(광주)

  STX海事

  2015年8月11日

  2017年初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