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人之为学

2022-07-03 19:29:30 百科资料

一个人做学问求进取,若不能前进则必然后退。要重视实践,要博学审问,要经常与同行切磋,这些为学之道,都是值得提倡的

  • 作品名称 《与友人书》
  • 作者 顾炎武

原文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① ,独学无友,则孤陋②而难成;久处一方③,则习染④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⑤,无车马之资⑥,犹当⑦博学审问⑧,古人与稽⑨,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⑩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11)之士,虽子羔、原宪之贤(12),终无济于天下。

注释

  选自《与友人书》,作者顾炎武。

  孤陋:学问和见识浅薄。

  方;地方。

  习染:沾染上某种习气。习:这里指不好的习惯。 染:沾染

  穷僻之域:贫困偏僻的地方。域:地方

  资:费用。

  犹当:还应当。

  审问:详细考究。

  古人与稽:与古人相合。稽:相合。

  庶(shù)几:差不多。

  面墙:对着墙壁,即一无所见的意思。

  子羔、原宪之贤:子羔、原宪那样的贤能。子羔,即高柴,春秋卫人;原宪,字子思,春秋鲁人。二人都是孔子的学生。(有贤名)。

  济:对……有用

  勉:勤勉;努力

译文

  一个人做学问求进取,若不能每天前进则必然每天后退。孤独地学习而不和朋友(互相交流启发),就必然学识浅薄难以成功;长久住在一个地方,就会不知不觉地沾染上某种习气。不幸住在穷乡僻壤,而又没有(雇用)车马的盘缠,还应当广泛地学习、详细地考究,与古人相合,来探求学习里边哪是对的哪是不对的,这样差不多能得到十分之五六(的收获)。

  如果既不出门(拜师友),又不读书,那就是不学无术的人,即使(你有)像子羔、原宪那样的贤能,终究不能对社会有好处。

练习题

  1.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A.犹当博学审问(询问,盘查) B.无车马之(钱财,费用)

  C.则孤陋而难成(学识浅薄,见识不广) D.蔗几可得十之五六(差不多)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一个人做学问求进取,若不能每天前进则必然每天后退。

  3.作者强调"人之为学"应注意哪些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体会到:一个人如果不和别人交流,限于个人的小天地里,就会孤陋寡闻或学习效果不佳;反之,我们的思维会因在交流中受到启发而变得越发灵活,学习效果也会相应得到提高.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