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硝酸钾

亚硝酸钾是一种无机化工产品,其分子式为KNO2,分子量为85.1038。
- 中文名 亚硝酸钾
- EINECS登录号 231-832-4
- 国标编号 51073
- 分子量 85.10
- CAS登录号 7758-09-9
分子结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亚硝酸钾
英文名称:Potassium nitrite
CAS号:7758-09-0
分子式:KNO2
分子量:85.1038
物性数据
1.性状:白色至微黄色棱柱形或条状结晶,易潮解。[1]
2.熔点(℃):441(350℃开始分解)[2]
3.沸点(℃):537(爆炸)[3]
4.相对密度(水=1):1.92[4]
5.溶解性:易溶于水,不溶于丙酮,微溶于乙醇,溶于热乙醇,易溶于液氨。[5]
存储方法
储存注意事项[14]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专用库房内,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远离火种、热源。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还原剂、酸类、活性金属粉末、实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合成方法
1.用氢氧化钾溶液或碳酸钾吸收硝酸盐或硝酸生产中排出的含有少量NO和NO2的尾气,因为硝酸钾与亚硝酸钾的分离比较困难,气相中必须有过量的NO,以减少硝酸钾的生成。在132℃时吸收液蒸发浓缩,然后冷至75℃结晶,经分离、干燥即得产品(可参考亚硝酸钠的生产)。
2.先将1200g碳酸钠溶于1100mL水中。将1250g亚硝酸钠溶于1340mL水,在搅拌下将两溶液混合,并在水浴上蒸发。至混合液的相对密度在70℃时为1.47为止。冷却至室温,滤去沉淀,再将滤液蒸发至相对密度为1.62(20℃),冷却析出亚硝酸钾结晶,进行重结晶一次。此法只有在用量较大时,才会得到较好的结果。
3.将50%的碳酸钾水溶液加热,然后加入热的50%的亚硝酸钠水溶液(超过理论量4%),进行反应:
将溶液加热蒸发浓缩至密度为1.47(70℃时),滤去碳酸钠结晶,冷却后,再次滤去碳酸钠结晶,滤液蒸发浓缩至密度为1.62(20℃时),冷却结晶,结晶进行重结晶,以进一步除去碳酸钠,重结晶得到的结晶于60~70℃下干燥。母液可循环使用。
4.用亚硝酸钠、氢氧化钾和草酸经两步反应制取亚硝酸钾:
过滤后,蒸发浓缩滤液,将先结晶出来的草酸钠滤去,加适量硝酸钙进一步去除草酸钠,过量Ca2+离子用碳酸钾除去。继续浓缩结晶,冷却结晶,结晶用水重结晶后,得试剂亚硝酸钾。
主要用途
1.用于制造苯胺染料及偶氮染料,医药,治金上用于镍钻分离,也用于有机合成和钢铁的分析。2.亚硝酸钾是我国允许使用的发色剂。亚硝酸钾还能抑制多种厌氧性梭状芽孢菌,特别是对肉毒梭状芽孢杆菌有特殊的抑制作用。我国规定可用于腌制畜、禽肉类罐头和肉类制品,最大使用量0.15g/kg;残留量(以亚硝酸钠计)肉制品不得超过0.03g/kg,腌制盐水火腿残留量0.07g/kg。3.用作分析试剂,用于医药及有机合成等。[15]
系统编号
CAS号:7758-09-0
MDL号:MFCD00011408
EINECS号:231-832-4
RTECS号:TT3750000
PubChem号:24858797
毒理学数据
1.急性毒性[6] LD50:200mg/kg(大鼠经口)
2.刺激性 暂无资料
3.致突变性[7] 微生物致突变性:3300μg/皿
计算化学数据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
2、氢键供体数量:0
3、氢键受体数量:3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5、互变异构体数量: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52.5
7、重原子数量:4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13.5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2
生态学数据
1.生态毒性 暂无资料
2.生物降解性 暂无资料
3.非生物降解性 暂无资料
4.其他有害作用[8] 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
性质与稳定性
1.在350℃开始分解生成氧化钾,并放出氧化氮气体。有潮解性。溶于0.35份水,其水溶液呈碱性。能被稀酸分解生成亚硝酸酐。与有机物接触、摩擦或撞击、能引起燃烧或爆炸,并放出有毒和刺激性的过氧氮和氧化氮气体。它在肉中所含的乳酸的作用下游离出亚硝酸,进而分解出亚硝基(-N0),后者能与肌红蛋白生成鲜红的亚硝基肌红蛋白而起护色的作用,并能产生特殊的风味。
2.稳定性[9] 稳定
3.禁配物[10] 强还原剂、强酸、活性金属粉末
4.避免接触的条件[11] 受热
5.聚合危害[12] 不聚合
6.分解产物[13] 氮氧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