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五更溏泄

2022-07-11 07:29:04 百科资料

五更溏泄是一种中医学病名,即五更泄,是指每天早晨天未亮之前,即五更时分肠鸣泄泻,故又名"晨泄"。致病原因主要是肾阳虚,命门火衰,不能温养脾胃,故也称"肾泄"。《不居集·泄泻》:"五更溏泄。有肾虚失闭藏之职,五味子丸;亦有食积,香砂枳术丸;寒积理中汤;酒积葛花解酲汤。"

  • 别称 晨泄
  • 中医病名 五更泻
  • 就诊科室 内科
  • 常见病因 肾阳虚,命火不足,不能温养脾胃
  • 常见症状 肠鸣脐痛,泄后痛减等

病因

  清晨五更时即泄。每天早晨天末亮之前即肠鸣泄泻,故名"晨泄"。致病原因主要是肾阳虚,命火不足,不能温养脾胃,故又名"肾泄"。又名五更泻、五更溏泄、晨泄、瀼泄。多因肾虚所致。《病因脉治·泄泻论》论五更泄泻有肾虚五更泄泻、酒积五更泄泻、寒积五更泄泻、食积五更泄泻、肝火五更泄泻数种。

临床表现

  病人腹泄具有明确的时间性,也就是在上午的五更,也叫五更,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凌晨五点到七点的时候。肠鸣脐痛,泄后痛减,大便稀薄,混杂不消食物,形寒肢冷,四肢不温,腰漆酸冷,疲乏无力,小便清长,夜尿频多。舌质淡,舌体胖、多有齿印,脉沉细无力。

检查

  本病属于中医学里面的范畴,相当于西医学的慢性腹泻,其病因不太明确,目前认为和肠道功能菌群紊乱有关。

  1、粪便检查:出血、脓细胞、原虫、虫卵、脂肪滴等。

  2、小肠吸收功能测定:显示肠道吸收不良。

  3、X线及内窥镜检出病变位置、运动功能状态、胆石等。

  4、超声明确肠道内是否有其他占位性的疾病刺激肠道粘膜所致。

  5、小肠黏膜活组织检查。

治疗

  一、明确病因

  对症治疗五更泻是中医的一种说法。西医认为,五更泻只是老年慢性腹泻的一种症状,其本身并不是病因,可以由其他多种病因引起,如慢性结肠炎、肠结核、过敏性肠炎、肠功能紊乱等。因此,患了五更泻,首先要到医院进行检查,明确病因,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二、中药治疗

  有许多五更泻患者各项检查都正常,没有细菌性感染因素,多数为肠功能紊乱,西医叫功能性腹泻。对于这种腹泻,服中药效果一般比较好,坚持治疗一段时间,大都可以好转或治愈。

  中药治五更泻的首选药物是"四神丸",这种中成药由补骨脂、肉豆蔻、吴茱萸、五味子、生姜、大枣等6味中药组成。不仅善补命门之火,而且具有温肾暖脾、固肠止涩之功效。每天中午晚上各服6g,可以获得良好疗效,但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三、食疗法

  1、取3~5个核桃的果仁,生食或炒食,每日2~3次,服用数日后,晨间腹鸣、腹痛及泄泻会逐渐好转,连服20天左右可望痊愈。此方对体质虚弱、营养不良者尤为适宜。

  2、取适量生姜,洗净切成薄片,用米醋浸泡24小时即可。使用时,每次用3片生姜加适量红糖,以开水冲泡代茶,经常饮用。

  3、取芡实、百合、粳米各50g,加水适量煮粥,食用时加少许食盐调味;或用荔枝肉50g,山药、莲子各10g,三者混和捣碎加水煎至烂熟后,再取大米50g一起入锅,加适量水煮成稀粥。经常于每晚配餐食用,有止泻之效。

  4、取补骨脂60g,浸泡在500ml白酒中,约一周后,每晚可饮用一小盅;或用补骨脂10g,猪腰子一对(洗净切成小块)加水煎煮一小时,调味后分2~3次食用,隔日一次,连用数次,对止泻也有一定疗效。

  四、艾灸法

  选命门、天枢(双)、关元、足三里(双)等穴位进行艾灸。艾叶性味辛温,能回阳救逆、通行经脉、调理气血、祛除阴寒。在点燃时气味芳香,热力温和,善于窜透,能使热力达到深部。由于艾叶性热,不宜多用,每次灸半根或一根艾条即可,每穴5~10分钟,隔日一次或三日一次。以10次为一个疗程。注意艾条火焰与皮肤的距离,避免出现烫伤、起泡等不良反应。经过治疗,大便成形或出现便秘应停用。

预防

  1、对于急性腹泻,应彻底治疗,以防转为慢性饮食避免过于寒凉,以防伤脾肾阳气,使病迁延不愈

  2、饮食应有节制,忌食肥甘厚味,过于油腻饮食往往使腹泻加重忌生冷瓜果

  3、注意保暖,慎起居,护腰腹,避免受寒

  4、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不食不洁食物

  5、注意观察病情,寻找引起腹泻或加重病情的有关因素,注意调摄

  6、平常可以适当吃点含有乳酸菌的活菌酸奶

饮食宜忌

  1、取3~5个核桃的果仁,生食或炒食,每日2~3次,服用数日后,晨间腹鸣、腹痛及泄泻会逐渐好转,连服20天左右可望痊愈。此方对体质虚弱、营养不良者尤为适宜。

  2、取适量生姜,洗净切成薄片,用米醋浸泡24小时即可。使用时,每次用3片生姜加适量红糖,以开水冲泡代茶,经常饮用。

  3、取芡实、百合、粳米各50g,加水适量煮粥,食用时加少许食盐调味;或用荔枝肉50g,山药、莲子各10g,三者混和捣碎加水煎至烂熟后,再取大米50g一起入锅,加适量水煮成稀粥。经常于每晚配餐食用,有止泻之效。

  4、取补骨脂60g,浸泡在500ml白酒中,约一周后,每晚可饮用一小盅;或用补骨脂10g,猪腰子一对(洗净切成小块)加水煎煮一小时,调味后分2~3次食用,隔日一次,连用数次,对止泻也有一定疗效。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